心腦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威脅,其根本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過高顯著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展,降低血液中LDL-c含量是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肝臟中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是清除血液中LDL-c的關鍵蛋白分子,是多個降脂藥物的直接或間接靶點,如PCSK9抑制劑和他汀類藥物均是通過升高肝臟LDLR水平來達到降低血液膽固醇的目的。
近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羅婕副教授和宋保亮教授在《循環》(Circulation)(IF=30)雜志發表研究論文,發現凝血因子prekallikrein(PK,KLKB1基因編碼)結合LDLR,促進LDLR溶酶體途徑降解,抑制PK可以顯著提高動物肝臟中LDLR蛋白水平,降低血液中LDL-c水平,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進展。該成果為治療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靶點。
科研人員利用LDLR作為誘餌蛋白從去脂血清中捕獲與LDLR相互作用的蛋白質,質譜鑒定出PK蛋白。免疫共沉淀實驗證實PK同LDLR相互作用,同時PK過表達誘導LDLR通過溶酶體途徑降解,抑制PK的表達顯著升高細胞表面的LDLR蛋白水平。PK主要在肝臟表達然后分泌到血液循環系統。研究人員收集了一批志愿者的血液樣品,發現PK蛋白同LDL-c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表明PK蛋白通過影響LDLR穩定性來調節血液膽固醇水平,很可能成為一個新的降血液膽固醇的靶點。
倉鼠血脂代謝與人類更相近。研究人員采用倉鼠作為血脂研究模型,發現PK缺失的倉鼠肝臟中LDLR蛋白水平顯著升高,血液膽固醇水平極大程度降低。研究人員在PK缺失的LDLR雜合敲除的小鼠中,也同樣檢測到肝臟LDLR水平升高,血液膽固醇水平下降。這證明了PK確實可以在多種動物水平通過LDLR蛋白水平來調節血液膽固醇含量。
研究人員發現PK缺失的倉鼠接受PCSK9抗體治療可以進一步升高肝臟LDLR蛋白水平,并降低血液膽固醇含量,表明抑制PCSK9和PK在降低血液膽固醇方面具有疊加效應。
總得來說,研究人員發現凝血因子PK可以結合LDLR,促進LDLR溶酶體途徑降解。抑制PK可以穩定肝臟的LDLR達到降低血液膽固醇的目的,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該研究發現PK有可能成為一個新的心腦血管疾病治療靶點。
武漢大學高等研究院王金凱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武漢大學羅婕副教授和宋保亮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科技部和騰訊基金“科學探索獎”的資助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21.056491
據英國《新科學家》網站14日報道,英國科學家指出,血液中某些蛋白質水平升高或許預示著在未來十年內罹患癌癥、心臟病或運動神經元疾病的可能性更高。他們開發出了一款基于血液中蛋白質相關信息的模型,將這一模型......
暴雨和積水容易引發腸道傳染病以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皮膚粘膜接觸雨水、洪水,也會引起各類疾病。做好個人健康防護,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做好健康防護掌握10個要點做好10項防護措施:一、飲用水衛生。不喝生水,只......
研究背景:了解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心血管疾病(CVDs)的整體和特定類型負擔的時序趨勢以及其相關的風險因素對于有效的和有針對性的預防策略和措施至關重要。我們旨在在全球、地區和國家層面提供15-39歲青少......
研究背景:了解青少年和年輕成年人心血管疾病(CVDs)的整體和特定類型負擔的時序趨勢以及其相關的風險因素對于有效的和有針對性的預防策略和措施至關重要。我們旨在在全球、地區和國家層面提供15-39歲青少......
基于細胞的治療方案是目前醫藥研發的前沿領域,有望通過其獨特的作用機制攻克一系列頑固疾病,拯救無數患者。近年來,細胞療法在臨床部署和制藥市場的擴張中都經歷了爆炸式增長,尤其是2017年諾華的替沙侖賽(t......
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范圍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是CVD的常見并發癥,也是CVD的已知危險因素。飲食干預是CVD預防的關鍵組成部分,其中就包括限制紅肉消費。大部分膳食指南都建議限制紅肉和加工......
研究人員發現,向患者展示其動脈中斑塊堆積的圖像不僅能教育他們,還能提供解決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風險因素的動力。心血管疾病(CVD)是全世界的主要死因,估計每年造成1790萬人死亡。動脈粥樣硬化是心血管疾......
發表在《老年學雜志》上的新研究表明,管理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因素可能有助于保護老年人的身體功能。大約10%的老年人會出現肌肉無力和身體功能減退,從而導致不良的健康結果和殘疾。該研究發現,血管措施與......
發表在《老年學雜志》上的新研究表明,管理心血管疾病(CVD)風險因素可能有助于保護老年人的身體功能。大約10%的老年人會出現肌肉無力和身體功能減退,從而導致不良的健康結果和殘疾。該研究發現,血管措施與......
西方飲食和腸道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或會驅動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以及進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然而,導致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特定微生物和其代謝介導子目前研究人員并未發現。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Na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