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顧東風教授領銜的團隊研究發現,長期暴露于大氣細顆粒物污染(PM2.5)可顯著增加中國人群腦卒中及其亞型發病風險,相關成果刊發在《英國醫學雜志》。
空氣污染,特別是PM2.5污染是全球重大的環境和公共衛生問題。我國大氣PM2.5污染水平遠高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然而,2013年之前由于我國缺少成熟的大氣污染物地面監測網絡,居民長期PM2.5暴露及其健康危害效應的證據嚴重缺乏。顧東風團隊利用國際先進的衛星遙感反演技術,評估得到了我國長時間(2000-2015年)、高空間分辨率(1km×1 km)網格化大氣PM2.5濃度,并結合中國人群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對PM2.5長期暴露與腦卒中發病風險的關系進行了研究。
據介紹,這是一項在我國12萬自然人群中開展的前瞻性隊列研究,覆蓋南北方15個省市的城鄉居民,最長隨訪時間達23年。通過開展問卷、體檢、生化檢測,全面收集研究對象個體人口學特征、生活方式、病史、體重、血壓、血糖等多種健康指標。基于衛星遙感技術評估研究對象居住地大氣PM2.5濃度。
結果顯示,隊列人群大氣PM2.5平均暴露濃度為64.9微克每立方米,濃度范圍為31.2~97.0微克每立方米。與PM2.5低暴露人群(小于54.5微克每立方米)相比,長期生活在大氣PM2.5濃度為78.2微克每立方米以上環境的人群,腦卒中發病風險增加53%。
研究人員表示,按照腦卒中亞型分析,缺血性和出血性腦卒中的發病風險分別增加82%和50%。進一步研究暴露反應關系曲線,發現大氣PM2.5暴露與腦卒中及其亞型發病風險呈近似線性關系,即隨著長期PM2.5暴露濃度的升高,腦卒中發病風險也顯著增加。PM2.5每升高10微克每立方米,總腦卒中、缺血性腦卒中、出血性腦卒中發病風險分別增加13%、20%和12%。
該研究指出,與大氣污染短期暴露健康效應不同的是,長期暴露的健康效應更側重于污染物對人體的累積損傷。而對于不同類型的腦卒中,大氣污染物的致病機制也可能存在差異。既往研究提示,PM2.5可引起血小板活化,促進凝血,從而導致血栓形成;長期暴露于PM2.5也可能通過增加血漿細胞因子的釋放,引起炎癥反應,加速動脈粥樣硬化,進而增加缺血性腦卒中發生風險。而對于出血性腦卒中,PM2.5長期暴露可能通過觸發動脈血管收縮、引起血壓升高和內皮功能障礙等增加腦血管破裂發生風險。
PM2.5長期暴露與腦卒中發病風險之間的暴露-反應關系的定量估計,對于評估我國大氣污染的疾病負擔和制定相關公共衛生政策至關重要。目前全球疾病負擔研究主要綜合兩方面研究證據:低濃度范圍健康效應主要來自發達國家隊列研究,高濃度范圍通過室內固體烹飪燃料、二手煙和主動吸煙的健康危害進行模擬。這種通過模擬得到健康效應的方法沒有考慮PM2.5毒性在不同污染源之間的差異,可能影響健康效應估計。
據悉,該研究首次報道了我國大陸地區PM2.5長期暴露與腦卒中及其亞型發病風險的關系,為PM2.5污染的慢性健康危害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對于我國及全球范圍內其他高污染國家在大氣污染防治和腦卒中預防方面具有重大意義,為相關環境和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據。
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實習研究員黃克勇、博士后梁鳳超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顧東風為該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我國大氣污染的慢性健康風險研究”的支持。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賴仞課題組牽頭在森林山蛭(俗稱“旱螞蟥”)中鑒定了活性多肽sylvestin,該活性多肽對短暫性缺血性腦卒中及永久性缺血性腦卒中均表現出顯著的治療作用,同時在實驗動......
腦卒中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其中缺血性腦卒中占所有腦卒中類型的85%。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神經外科團隊一直致力于腦卒中的研究,在缺血性腦卒中、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出血等......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國家心血管病中心顧東風教授領銜的團隊研究發現,長期暴露于大氣細顆粒物污染(PM2.5)可顯著增加中國人群腦卒中及其亞型發病風險,相關成果刊發在《英國醫學雜......
腦卒中是指因大腦供血異常所引起的腦損傷,通常分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兩類,前者即腦梗死,后者即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腦卒中占70%以上。2019年10月29日是第14個世界卒中日,今年的宣傳......
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發現,一種新的神經刺激療法可以增加腦血流,進而降低24小時內發生最常見的腦卒中患者的致殘程度。這一重要發現發表于近期的《TheLancet》雜志。一項針對1000......
腦卒中在≥80歲的老人中較為常見,且年齡越大,卒中后的功能預后越差。80歲以上的腦卒中患者約占所有卒中患者的三分之一,這是一種常見的社會現象,約17%發生在85歲以上的人群中。最近的幾項試驗已經證實血......
據統計,每5人死亡中就至少有1人死于腦卒中。而生活飲食習慣與腦卒中的發生關系密切,如高鹽高脂飲食、吸煙、飲酒等都已證實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因此,過年期間,腦卒中的預防更不能松懈。鄰居的叔中風了前幾日,......
來自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酸奶、奶酪、黃油和牛奶中的飽和脂肪不僅不會增加老年人心臟病風險,還能降低患中風的幾率。圖片來源于網絡美國休斯頓大學研究團隊歷時22年,對3000名65歲以上參試者進行追蹤研......
“抗擊腦卒中需要對卒中防治的各個環節進行干預,包括公眾對卒中疾病的認知、縮短120急救運轉時間、規范卒中急性發作期的救治及后續康復治療、構建標準化的卒中中心數據庫,推進區域化卒中信息網絡平臺建設工作等......
腦卒中是世界成年人殘疾的主要原因?在中國每年約250萬人新發腦卒中,有750萬腦卒中幸存者,其中15%~30%的患者遺留終生殘疾,且這些患者對醫療保健系統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臨床觀察及實驗室研究發現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