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特任教授談鵬團隊在《先進能源材料》期刊上發表論文,相關研究工作將提升對于鋰氧氣電池多孔電極中伴隨微觀結構變化的電化學與傳質耦合機理的科學認識,為新一代電極設計提供指導。
鋰氧氣電池因極高的理論能量密度而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過氧化鋰作為固體放電產物,一方面堵塞電極孔隙,阻礙低濃度氧氣在多孔電極中擴散;另一方面,鈍化電極表面,造成電子轉移受阻。然而,明確電池失效的根本原因仍具有挑戰性。受限于表征技術和均質模型,目前對于多孔電極內部電化學和傳質耦合機理還缺乏定量認識。
為排除孔連通和分布不均勻性造成的干擾,研究團隊設計并構建一種傳輸通道陣列排布且定向可控的多孔電極,允許活性物定向傳輸。因此,通道單元的活性物質傳輸路徑、通量,電化學反應界面和產物儲存空間都可以定量。針對通道單元,構建了非均質的三維瞬態模型,以反映整個電極中電勢場和濃度場的時空分布細節。
聯合實驗和仿真結果表明,多孔電極的傳輸通道尺寸達到臨界值(r1和r2,r2> r1)時,將影響鋰氧氣電池的工作機制:當通道單元內徑低于r1時,氧氣傳輸作為電化學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其耗盡導致了低放電容量。當內徑處于r1和r2之間時,電子傳輸的影響逐漸顯著,粒徑分布發生逆轉;氧氣側的局部響應電流受電子傳輸限制,隔膜側的局部響應電流受氧氣傳輸限制。當內徑超過r2,放電結束時,全電極范圍的膜狀過氧化鋰沉積至極限厚度,電池失效歸因于電子轉移能力喪失。
此外,該項工作首次定量分析了超氧根的分布和擴散特性。在過氧化鋰膜未沉積到極限厚度時,超氧根遵循氧氣分布特點,從氧氣側擴散到隔膜側。當氧氣側的過氧化鋰率先達到極限厚度時,超氧根的濃度分布和擴散方向發生逆轉,由低氧區向高氧區擴散。
研究人員表示,經過實驗驗證,相關結論對于無序孔電極具有普適性和啟發性意義。對于微孔電極,提升氧氣在電解液中的溶解度和擴散速率是強化電化學性能的有效方式;而對于大孔電極,應通過電極修飾、催化劑設計等途徑提升過氧化鋰膜電導率并降低其沉積率,以緩解固-液界面鈍化。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enm.202302816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程科學學院特任教授談鵬團隊在《先進能源材料》期刊上發表論文,相關研究工作將提升對于鋰氧氣電池多孔電極中伴隨微觀結構變化的電化學與傳質耦合機理的科學認識,為新一代電極設計提供指導......
新三板創新層公司超音速(833753)新增專利信息,專利權人為超音速,發明人是張俊峰、葉長春、王士對、邱潤濤。專利授權日為2023年10月31日,專利名稱為“鋰電池包藍膜的檢測裝置”,專利類型為中國實......
光譜分析,是一項重要的分析方法,常用來檢測物體的物理結構、化學成分等指標,被廣泛應用在材料研究、生物醫學、化學分析、食品工業和環境檢測等領域,為科學研究、工業生產和環境保護等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光譜......
檢驗檢測能力驗證(ProficiencyTesting),是指是利用實驗室間比對來確定檢驗檢測機構從事特定測試活動的技術能力的活動。檢驗檢測能力驗證作為證明技術機構檢測能力的一種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是......
10月25日,深圳、北京、上海三地同步召開了第二批深市上市公司集中路演活動,主題為“跨越成長乘風起”。17家具有代表性的優質龍頭上市公司出席了此次活動,與廣大投資者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其中,寧德時代、國......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2023年7-8月,我國鋰離子電池(下稱“鋰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7-8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180GWh,同比增長23%。鋰電池環......
近日,山東濰坊一家科技型企業經過十年攻關,自主研發出具備一流水平的技術產品,并在近幾年里和多個廠家成功配套,行業應用效益明顯。企業同時也提到,一方面通過......
7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孫金華教授和王青松研究員團隊與暨南大學郭團教授團隊合作,成功研制出可植入電池內部的高精度、多模態集成光纖器,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對商業化鋰電池熱失......
據多家媒體報道,日前,一輛城際公交車行駛在104國道南京段,突然間車輛起火,造成2死5傷。后經調查,公交車起火是由于一名乘客將鋰電池電瓶放入背包中,司機并未發現,鋰電池電瓶發生自燃。鋰電池引起火災已經......
電沉積鋰(Li)金屬,對高能電池至關重要。然而,同時形成的表面腐蝕膜稱為固體電解質界面(SEI),使沉積過程復雜化,這使得人們對鋰金屬電沉積的理解很差。在此,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Yu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