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殺手減數分裂驅動因子(killer meiotic driver, KMD)是一類自私的遺傳元件,能殺死在減數分裂中不攜帶該基因的配子,從而增加自身傳遞給后代的幾率。該研究在裂殖酵母中發現tdk1是一種新型殺手基因。殺手基因通常需要毒藥和解藥兩個組分來實現選擇性殺傷。然而tdk1只表達一種蛋白質產物,該蛋白質通過結構變化可以同時充當毒藥和解藥,從而代表一種新機制。
裂殖酵母主要以單倍體形式進行無性繁殖,但在饑餓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有性繁殖。在有性繁殖期間,不同性別的單倍體細胞融合形成雙倍體,然后經過減數分裂形成四個單倍體孢子。在營養生長和減數分裂期間,Tdk1蛋白質形成無毒性的四聚體結構。但在孢子中,Tdk1 靠近羧基的區域會轉變為毒性的六聚體構象,并和乙酰化組蛋白閱讀器Bdf1 結合。毒性Tdk1還能形成超分子聚合體,在有絲分裂過程中阻止染色體的分離,殺死不攜帶tdk1基因的孢子。但在攜帶tdk1基因的孢子,萌發過程中新合成的Tdk1能拆解這些有毒的超分子聚合體,從而發揮解毒藥的作用。
總之,該研究發現了一種新型自私遺傳元件,并揭示其單一蛋白質產物利用結構雙重性同時實現毒藥和解藥功能的分子和結構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顯楊課題組在《結構生物學的當前觀點》發表綜述,全面總結了利用非天然堿基對系統賦能分子標尺技術及其應用。隨著全球對由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疾病的關注度增加,如何通過深入理......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10月9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華大基因聯合武漢兒童醫院、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中山大學等多家機構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在《細胞》子刊《細胞基因組學》上以封面、專輯的形式發表了6篇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孕期生......
北京時間10月9日下午5點45分許,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DavidBaker獲獎,以表彰其在計算蛋白質設計方面的貢獻;另一半則共同授予英國科學家DemisHassabis和JohnM......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科技日報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張佳欣)25日發表在《自然》雜志的一項研究稱,西班牙基因組調控中心和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基因突變對蛋白質穩定性的影響遵循著極其簡單的規律。這一發現對加速開發......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夏瑞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開發了一種基于基因共線性進行物種基因組基因結構注釋矯正的工具——SynGAP(Synteny-basedGenestructureAn......
科技日報訊 (記者雍黎)記者9月9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教授代方銀團隊發現了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中進行研究,揭示了其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