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生殖細胞瘤(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s,TGCTs)是14-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 約占到所有睪丸腫瘤的95%。TGCTs根據不同來源可以分為精原細胞瘤(seminoma)和非精原細胞瘤,精原細胞瘤約占TGCTs的60%以上,是常見的類型。目前,已有研究認為seminoma是原始生殖細胞(PGC)向前精原細胞發育過程中出現異常而產生。原始生殖細胞是人類生殖細胞的唯一起源,在雄性中胚胎發育至13周左右時,原始生殖細胞進入有絲分裂抑制階段,分化為前精原細胞。一些多能性相關基因如OCT4、NANOG、TFAP2C等的表達被抑制,在此后的生殖細胞中不再表達。而在seminoma中,TFAP2C 等多能性基因作為seminoma的marker基因在成年睪丸中仍然高表達。然而,TFAP2C等在seminoma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對seminoma的分子特性及腫瘤微環境缺乏了解。
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郭靖濤與合作者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multi-omics analysis of human testicular germ cell tumor reveals its molecular features and microenvironment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了seminoma腫瘤細胞與PGC的相似性,揭示了轉錄因子TFAP2C直接調控腫瘤細胞遷移和侵襲,并探究了腫瘤微環境對seminoma的影響。
該研究對來自患者的精原細胞瘤樣本進行單細胞測序。為探究seminoma腫瘤細胞與正常生殖細胞之間的關系,研究將腫瘤細胞與各個階段生殖細胞進行比較,包括PGCs、胚胎期生殖細胞(state f0)和不同階段成年生殖細胞。研究發現,在轉錄水平上,seminoma腫瘤細胞與PGCs具有更相似的基因表達模式,且擁有共享的基因表達,其中包括在PGCs中編碼具有重要作用的轉錄因子的基因TFAP2C、POU5F1、NANOG 和 SOX17。這些基因的表達模式在空間轉錄組數據中得到了驗證。
該研究探討了這些異常表達的基因在seminoma腫瘤細胞中的作用。利用單細胞染色質可及性測序技術,研究發現TFAP2C的結合motif在seminoma腫瘤細胞中顯著富集,說明TFAP2C作為轉錄因子參與seminoma的發生發展。為了進一步驗證,研究在seminoma細胞系中敲降了TFAP2C的表達,發現敲降后大量基因出現下調,且腫瘤細胞的遷移和侵襲能力顯著降低。結合CUT&Tag(Cleavage Under Targets and Tagmentation)測序,研究得到了TFAP2C直接調控的346個基因,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細胞遷移和細胞粘連等通路,結合體外功能試驗,表明TFAP2C直接調控seminoma腫瘤細胞的遷移和侵襲,促進腫瘤進展。
通過對腫瘤免疫微環境的分析,研究人員鑒定了15個免疫細胞亞型,發現seminoma的微環境處于免疫抑制的狀態,且不同功能狀態的免疫細胞的空間分布具有異質性。巨噬細胞主要富集在腫瘤的邊緣部分,研究發現seminoma中的巨噬細胞高表達MMP9,該基因是胞外基質降解的主要參與者。同時在腫瘤中對MMP9起激活作用的CTSK在巨噬細胞中也顯著富集。因此,研究人員推測或許seminoma中的巨噬細胞可以通過分泌MMP9和CTSK來促進生精小管的破裂,從而幫助腫瘤細胞向外侵襲。通過分析微環境中的細胞互作,研究發現腫瘤細胞主要通過分泌MIF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作用于周圍環境,促進腫瘤進展。
這項研究利用多組學測序技術,首次對seminoma進行系統分析,揭示seminoma腫瘤細胞的分子特性和腫瘤微環境,為seminoma的來源和探究靶向治療提供了更加充足的數據支持,也為生殖細胞的發育提供了更多視角。
多組學技術聯合揭示seminoma分子特性和免疫微環境。(a)模式圖(b)PCA顯示seminoma腫瘤細胞與PGC更相似(c)TFAP2C結合motif顯著富集在seminoma腫瘤細胞中
有性生殖是生物適應復雜多變環境的重要方式,也是物種延續與生物多樣性形成的關鍵。生殖細胞即雌、雄配子的產生是生物完成有性生殖的前提。長期以來,植物生殖細胞研究聚焦于孢子體世代占優勢的種子植物類群,但在以......
睪丸生殖細胞瘤(Testiculargermcelltumors,TGCTs)是14-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約占到所有睪丸腫瘤的95%。TGCTs根據不同來源可以分為精原細胞瘤(semi......
睪丸生殖細胞瘤(Testiculargermcelltumors,TGCTs)是14-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約占到所有睪丸腫瘤的95%。TGCTs根據不同來源可以分為精原細胞瘤(semi......
睪丸生殖細胞瘤(Testiculargermcelltumors,TGCTs)是14-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約占到所有睪丸腫瘤的95%。TGCTs根據不同來源可以分為精原細胞瘤(semi......
睪丸生殖細胞瘤(Testiculargermcelltumors,TGCTs)是14-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約占到所有睪丸腫瘤的95%。TGCTs根據不同來源可以分為精原細胞瘤(semi......
睪丸生殖細胞瘤(Testiculargermcelltumors,TGCTs)是14-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約占到所有睪丸腫瘤的95%。TGCTs根據不同來源可以分為精原細胞瘤(semi......
睪丸生殖細胞瘤(Testiculargermcelltumors,TGCTs)是14-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約占到所有睪丸腫瘤的95%。TGCTs根據不同來源可以分為精原細胞瘤(semi......
睪丸生殖細胞瘤(Testiculargermcelltumors,TGCTs)是14-44歲男性中最常見的惡性實體瘤之一,約占到所有睪丸腫瘤的95%。TGCTs根據不同來源可以分為精原細胞瘤(semi......
原始生殖細胞(primordialgermcell,PGC)是精子和卵子在胚胎期的祖先細胞(progenitorcell),是遺傳物質代際傳遞的細胞載體。因此,PGC是開展基因編輯和轉基因等遺傳操作的......
11月9日,北大第一醫院腫瘤轉化研究中心張寧團隊與北大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張澤民團隊、北大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朱繼業團隊緊密合作,在《自然》雜志發表了題為“Livertumorimm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