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邊緣海與大洋地質重點實驗室(OMG)研究員夏少紅團隊聯合南京大學與日本東北大學等團隊,在俯沖帶水合/脫水作用與大地震產生關系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地球物理學研究雜志:固體地球》。茍濤助理研究員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夏少紅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南京大學教授黃周傳與日本東北大學教授趙大鵬為共同作者。
俯沖帶是地球上最大的地震聚集帶,產生了全球90%以上的地震,是8級以上大地震的主要發生區域。俯沖大洋板塊與上覆板塊之間的大型逆沖斷層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斷層之一,上下板塊之間的摩擦耦合不斷積累著巨大的應變能,到達足夠程度后發生錯動可觸發高達9級的板間地震,可造成災難性的破壞。因此,板間大地震的產生規律一直是社會公眾和科學界關注的焦點問題。
大洋板塊水合/脫水是地球進行水循環的關鍵途徑,也是造成俯沖帶異質性的重要過程。海水沿斷層裂隙進入大洋板塊巖石圈,通過水合作用(如蛇紋石化)形成含水礦物,可造成巖石流變學性質的顯著改變。同時,隨著板塊俯沖,大量地表水被運輸到地球內部,其中大部分通過板塊脫水釋放到地幔中,深刻地影響著俯沖帶殼幔結構與應力狀態。然而,由于缺乏對板塊水合/脫水程度的三維約束,上述過程能否影響俯沖帶板間耦合和地震產生尚未取得較好認識。
針對上述問題,研究團隊利用美國阿拉斯加前弧海底地震儀和陸地臺站天然地震數據,通過地震層析成像反演獲得了高精度P波速度(Vp)、S波速度(Vs)和波速比(Vp/Vs)三維結構。研究結果表明,俯沖太平洋板塊內部地震波速顯示出不同程度的降低,據此,研究人員對蛇紋石化程度進行了估算,發現其水合程度沿海溝走向的顯著變化。
在已有約120年未發生8級以上地震的舒馬金群島,俯沖板塊水合程度最高,這可能是由于洋脊處形成的化石組構近平行于海溝方向,加強了俯沖外緣隆起處彎曲斷層的水合作用,生成的大量蛇紋石導致板塊強度降低,板間耦合較弱,因此板塊界面難以形成大地震。同時,俯沖板塊水合程度由西向東減小,并且表現出不平滑的變化趨勢,這與板間耦合沿海溝走向的分段變化特征,以及2020-2021年兩次板間大地震的同震位移空間展布密切相關。這些現象表明該地區俯沖板塊水合程度的空間變化可能影響了板間耦合和大地震破裂。
此外,在舒馬金群島和科迪亞克島,由于上覆板塊和地幔楔表現為低速、高波速比特征,同時俯沖板塊內具有更頻繁的地震活動,深部板塊的變質脫水可能更加強烈。而脫水過程中釋放的含水流體向上遷移和聚集,又促進了板塊界面深部構造震顫與長周期慢滑移事件的產生。
1月9日,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海南研究院揭牌儀式暨第一屆深海礦產資源青年學術論壇在三亞崖州灣科技城舉行。海南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李國梁,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華軍,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三亞市人民政府黨組......
人人都知道海水是咸的,那么在覆蓋占地球面積70%的海洋里,不同位置的海水會一樣咸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遙感衛星去“看”。然而,這件說起來簡單的事,卻困擾了科技界很多年。11月14日,我......
隨著全球水產養殖產業的發展,每年會產生大量海藻、牡蠣殼等廢棄物。而這些廢棄物通常被堆放在垃圾填埋場、近海灘涂或直接丟棄到海洋中,對土壤、自然水域及海洋生態系統帶來環境影響。為促進水產養殖的可持續發展,......
11月13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氣象部門陸海融合的數字化網格預報業務體系、海洋氣象服務業務體系初步構建,圍繞我國責任海區和近海海域的臺風、冷空氣、大風、海霧、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提供監測預報預警評......
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AmericanGeophysicalUnion,AGU)公布2024年度AGU會士(AGUFellow)以及各大獎項評選結果。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近海海洋......
8月20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關于保護和永續利用自然資源扎實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全國......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按照《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的規定,中國海洋學會組織專家對31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進行了初審,共計24項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通過初審,現對初審結果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4年7月30日-20......
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太平洋學會評審組)初審工作已結束,共有20項申報成果通過初審。其中,科技進步獎10項,青年科技獎10項。根據《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有關規定,現將初審結果......
7月20日,第四屆國際海洋前沿科學與技術暑期學校開幕式在深圳舉行。來自全國100多個高校院所的研究生、博士后、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及中小學教師等共計300多人齊聚深圳。據介紹,此次暑期學校以“海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