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季風爆發前,喜馬拉雅山中部南坡暴雨暴雪等極端降水事件頻發,對該地區冰川變化、植物生長和居民生產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這種極端降水的水汽來源及水汽輸送的動力機制尚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環境變化與多圈層過程團隊研究員余武生與合作者,在喜馬拉雅山南坡中部亞東溝的阿桑站點開展日尺度的降水穩定同位素(δ18O)觀測工作,對比周邊地區的Tezpur、Darjeeling及Kathmandu等站點日降水δ18O數據,并結合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發布的全球氣候和天氣第五代再分析數據集,剖析了季風爆發前印度洋水汽向喜馬拉雅山中部南坡輸送的驅動機制。

      研究顯示,季風前大部分降水δ18O值較高且相對穩定,主要受西風水汽和局地水汽影響。然而,該時段降水δ18O值出現多次異常低值,且通常對應于異常高的降水。這種極端降水及其對應的異常δ18O低值是異常的水汽輸送所致。進一步,研究發現,在極端降水事件發生時,阿拉伯海附近出現一個巨大的類似于反氣旋的異常環流。這一異常環流被稱為類反氣旋,且縮小時將成為反氣旋。沿類反氣旋(或反氣旋)外緣的孟加拉灣水汽被類反氣旋順時針旋轉,掠過阿拉伯海,裹挾阿拉伯海水汽,依次經由阿拉伯海西部和北部海岸,輸送到喜馬拉雅山脈南坡。與正常狀態相比,該類反氣旋輸送水汽的路徑變長,淋洗效應增強,導致喜馬拉雅山南坡降水δ18O出現異常低值。同時,類反氣旋的大小和位置影響降水δ18O降低的程度。周邊地區的Tezpur、Darjeeling和Kathmandu等站點均捕捉到類似季風前的異常δ18O低值信號,且均對應于類反氣旋、反氣旋等異常環流的發生。上述成果有助于科學家探討喜馬拉雅山中部季風前極端降水事件的形成過程。

      進一步,喜馬拉雅中部冰芯δ18O記錄的低值(高值)通常被用于指示強季風(弱季風)。然而,該研究發現季風前降水δ18O會出現異常低值,且與強降水相對應。季風前降落在喜馬拉雅中部冰川上的暴雪比季風期的更難融化,更利于保存。在這種情況下,季風前暴雪的δ18O信號可以成為冰芯記錄中更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利用冰芯δ18O記錄重建古氣候時,若不考慮冰芯中所記錄的季風前暴雪的異常δ18O低值,或增加不確定性。

      近期,相關研究成果以Different Dynamics Drive Indian Ocean Moisture to the Southern Slope of Central Himalayas: An Isotopic Approach為題,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喜馬拉雅中部南坡季風前極端降水的水汽來源及輸送機制

    季風爆發前,喜馬拉雅山中部南坡暴雨暴雪等極端降水事件頻發,對該地區冰川變化、植物生長和居民生產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這種極端降水的水汽來源及水汽輸送的動力機制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環境變......

    研究揭示喜馬拉雅中部南坡季風前極端降水的水汽來源及輸送機制

    季風爆發前,喜馬拉雅山中部南坡暴雨暴雪等極端降水事件頻發,對該地區冰川變化、植物生長和居民生產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然而,這種極端降水的水汽來源及水汽輸送的動力機制尚不清楚。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環境變......

    全球陸地極端降水及占比的研究獲進展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對1950年以來全球陸地強降水事件的頻率和強度可能增加以及21世紀強降水頻率或比例可能增加的問題達成共識。而極端降水事件的增加主要導致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災害發生,對......

    研究揭示歷史降水變率與未來極端降水預估的聯系

     典型區域極端降水預估約束(左:亞洲北部夏季極端降水;右:歐洲冬季極端降水)。(課題組供圖) 近年來破紀錄的極端降水和洪澇頻繁襲擊全球各地,最新氣候模式在定量預估區域極端降水的變化......

    基于觀測降水變率約束極端降水預估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破紀錄的極端降水和洪澇頻繁襲擊全球各地,如2021年東亞和歐洲的暴雨、2022年巴基斯坦洪澇,都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經濟損失。氣候變化應對需要準確可靠的氣候預估信息,未來極端降水事件如何變化是一個眾......

    研究揭示不同溫升情景下中亞天山地區極端降水變化特點

    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提出,至少在過去的2000年中,觀測到全球平均地表溫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與1850-1900年相比,2011-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增加了1.09°C,2020年甚至達到......

    極端降水對短命植物層片結構和生產力影響的研究進展

    極端降水是生態系統功能改變的驅動因素之一,對荒漠生態系統影響顯著。已有研究表明,中亞干旱區增溫幅度遠超全球平均水平,使得該地區極端降水出現的頻次增加。短命植物層片作為中亞荒漠生態系統重要組分,決定著生......

    我國學者證實火山爆發使全球干旱區顯著變濕

    全球干旱區占陸地面積的41%,全球38%以上的人口居住于此。作為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災害最敏感的地區之一,理解干旱區對輻射強迫的響應具有重要科學和社會意義。前人研究集中于人為外強迫(如溫室氣體,人為氣溶膠......

    大氣所揭示2℃溫升目標下季風區極端降水事件變化及影響

    季風是指大范圍的盛行風向,隨季節變化而顯著變化,伴有雨季和旱季等季風氣候。世界上著名的季風區通常被劃分為三部分,即亞洲-澳洲季風區(簡稱“亞澳季風”,包括印度季風/南亞季風、東亞季風、西北太平洋季風和......

    研究發現極端降水削弱氮肥對土壤呼吸激發作用

    近日,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丁維新課題組在極端降水事件影響土壤呼吸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論文在線發表于《全球變化生物學》。土壤呼吸是陸地生態系統排放到大氣二氧化碳的最大通量,在全球碳循環中起著重要作用。極......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