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中心研究員張奠湘團隊聯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研究揭示異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樣性演化。相關研究發表于PNAS。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教授Lawrence D. Harder也對該研究做出重要貢獻。該研究是張奠湘團隊在報春花科異型花柱交配系統演化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之一。
繁殖是植物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階段。在繁殖過程中雌雄配偶的交配組合受到植物本身生物學特征,以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響。不同的交配組合除了影響植物產生后代的數量,也影響了其傳遞給后代的遺傳多樣性,進而導致群體間的遺傳分化,性系統的轉變,甚至最終促進新物種的形成。因此,揭示物種的交配多樣性及其影響因素對于研究其演化具有重要意義。
異型花柱多態性是一種由超基因(S-locus supergene)控制的花形態結構的多樣性,表現在群體中有兩種或者三種雌雄蕊相互異位的花。這種花的多態性結構至少出現在28個被子植物科中,主要是為了促進異交授粉,提高花粉傳遞精確性。然而由于基因突變,以及生物因子(例如傳粉者)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作用,有時異型花柱多態性結構難以穩定維持,在群體間和群體內產生極大變異,最終促進植物交配系統的多樣性演化。
在該項工作中,研究人員以異型花柱植物迎陽報春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子標記的手段檢測不同群體的母系交配集合(自交率,花型間交配比例,雄配偶多樣性),探討異型花柱多態性結構的演化趨勢。迎陽報春具有極高的花型變異,包括二型花柱群體,混合群體和同型花柱群體;并且迎陽報春不同于典型異型花柱植物,具有自交親和性,傳統定義的非法授粉(授粉不親和)在迎陽報春中能夠正常產生種子。因此,迎陽報春的不同群體分別有6種,12種和2種交配組合,是研究植物交配系統演化的理想模式。
該研究有五個方面的發現:一是,同型花柱群體的自交率最高,混合群體的自交率是二型花柱群體的約2倍;二是,從二型花柱群體到混合群體,再到同型花柱群體,雄配偶多樣性顯著下降,并且配偶多樣性和群體的自交率呈顯著的負相關關系;三是,花型間異交/花型內異交比例在不同群體間具有顯著差異,但和群體的自交率以及配偶多樣性沒有顯著相關性;其中DWS群體主要發生花型間交配,因此其二型花柱多態性能夠維持;而WWS群體主要發生花型內交配,二型花柱多態性可能難以維持,朝著單態花型的方向演化;四是,隨著海拔升高,長喙傳粉昆蟲訪花顯著降低,在這些生境中同型花柱可能會取代二型花柱,群體將演化為具有高度自交的同型花柱群體,或者具有混合交配系統的同型花柱群體;五是,將群體的花型頻率納入考慮,發現除DWS外幾乎所有的多態群體都接近于隨機交配,不支持達爾文關于異型花柱群體主要促進花型間異交的假說。
相關研究與傳統教科書所描述的異型花柱植物中對稱性的異型交配不一致。在二型花柱和混合群體中,自交親和性,雌雄蕊隔離變異以及植物與傳粉昆蟲的相互作用常常導致非選型(異型)交配的偏離,進而導致花型多態性結構的崩潰和替代性的繁殖策略演化。通過量化伴隨這些轉變的早期的交配多樣性,該研究強調了群體的交配模式在花的表型分化和生殖隔離演化中可能發揮的關鍵作用。
據了解,張奠湘團隊前期已經以迎陽報春為研究對象,揭示了異型花柱向同型花柱轉變的遺傳后果和相關生態因子,驗證了同型花柱起源于與超基因(S-locus)相關的主效基因的基因突變/重組,并發現CYP734A50基因所在的基因共表達模塊與花柱長度調控顯著相關,最后發現從異型花柱向同型花柱轉變伴隨著花氣味的丟失,是一種新的自交綜合征。接下來,張奠湘團隊將綜合繁殖成功,近交衰退和父母本兩個維度的交配多樣性來衡量在移栽實驗中同型花柱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二型花柱個體,為交配系統轉變提供實證研究案例。
上述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面上項目和新疆聯合基金等項目的資助。
繁殖是植物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在繁殖過程中雌雄配偶的交配組合受到植物本身生物學特征以及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共同影響。不同的交配組合影響植物產生后代的數量、植物傳遞給后代的遺傳多樣性,導致群體間......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植物中心研究員張奠湘團隊聯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的研究人員,揭示異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樣性演化。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異型花柱多態性是一種由超基因控制的花形態結構的多樣......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中心研究員張奠湘團隊聯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研究揭示異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樣性演化。相關研究發表于PNAS。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教授LawrenceD.Harder也對該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中心研究員張奠湘團隊聯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研究揭示異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樣性演化。相關研究發表于PNAS。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教授LawrenceD.Harder也對該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中心研究員張奠湘團隊聯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研究揭示異型花柱植物的交配多樣性演化。相關研究發表于PNAS。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教授LawrenceD.Harder也對該研究......
對雄雌蛛正在交配,30秒后,雄蛛強烈地“彈飛”了,很快,它又順絲爬回來“尋求”交配,然后再次“彈飛”,循環往復......在一次出野外采集蜘蛛的時候,湖北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張士昶被蜘蛛的這一“奇特”......
有性生殖是地球上生物進化的重要推動力,其方式多種多樣,并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人體病原真菌白色念珠菌有性生殖方式的獨特之處在于:一種叫white-opaque的形態轉換過程參與對該菌交配的調控。Whi......
激發神經以交配對于約會而言,做出每一個舉動都需要有勇氣,而如今據一項在魚身上進行的新研究報告稱,神經——尤其是神經細胞,還在雌性的與其所知的雄性交配的意向性中扮演著某種角色。在不同的物種中,從魚至靈長......
意大利科學家對赫爾曼陸龜的性生活進行了研究。意大利科學家對赫爾曼陸龜的性生活進行了研究。北京時間11月20日消息,科學家對赫爾曼陸龜的幼體進行了親子鑒定,以了解儲存的精子如何影響受精過程。雌性赫爾曼陸......
莉亞是第一只被人類看到使用測水工具的猩猩。如今她又創下另一個第一:第一個面對面交配被拍入鏡頭的猩猩。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和德國萊比錫馬克斯蒲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的團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