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表層反氣旋渦對黑潮垂直結構影響示意圖 課題組供圖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于非團隊在次表層渦與臺灣以東黑潮相互作用的研究上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地球物理學研究雜志:海洋學》上。
黑潮作為北太平洋一支強勁的西邊界流,對北太平洋氣候和水文變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黑潮流經的臺灣以東海域,是大洋中尺度渦活躍的區域之一。
此前,針對中尺度渦與黑潮相互作用,科研人員已經展開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次表層渦對黑潮影響的研究還未展開。次表層渦有別于常規的中尺度渦,其渦旋核心(溫度異常、鹽度異常以及流速核心)通常位于100m-1000m的海水次表層。開展次表層渦與黑潮相互作用的研究,對認識黑潮次表層變化及其對區域氣候調制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于非研究團隊基于2014年十月臺灣以東23°N斷面觀測數據,發現了一個水平尺度約470km的次表層反氣旋渦。根據次表層渦溫鹽流特征分布,研究人員設計了次表層渦的識別方案,使用OFES模式數據對北太平洋次表層渦進行了識別追蹤,發現了次表層渦在北太平洋廣泛分布。
基于對次表層渦的研究積累,研究團隊最新的研究成果明確了次表層反氣旋渦到達臺灣以東黑潮的概率;揭示了次表層反氣旋渦對臺灣以東黑潮垂直結構影響的機制,在次表層反氣旋渦的作用下,黑潮流速核心出現在次表層;證明了次表層反氣旋渦的出現,會導致黑潮流幅和流速增加,黑潮流量因此大幅增加。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青促會項目的支持。
論文相關信息:https://doi.org/10.1029/2022JC018950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尹寶樹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合作,針對海洋障礙層結構反演重構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環境研究通訊》(EnvironmentalResearchCo......
在讀博士生馮其明 海洋所供圖在讀博士生王馨 海洋所供圖12月5日下午6時許,在青島第一海水浴場發生了暖心的一幕,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兩名在讀博士生馮其明和王馨,在海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92.shtm近日,青島市總工會公布2022年度“青島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r......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95.shtm日前,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牽頭制定的中國水產學會團體標準《海洋牧場牡蠣礁建設技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098.shtm 基于構建模型的不同海區內孤立波預報結果 課題組供......
雙方合影 海洋所供圖走訪考察當地海藻養殖狀況 海洋所供圖日前,應印尼國家研究創新署海洋研究中心(RCO-BRIN)所長UdhiHernawan邀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在海洋活性天然組合物減肥降脂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國際營養學期刊《營養素》上發表。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肥胖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據統計,我國居民超重和肥胖人群已經接近總人......
實驗室常壓培養深海偏頂蛤共生體基因表達變化 課題組供圖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松課題組在深海偏頂蛤與甲烷氧化內共生菌共生互作機制研究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生......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亞南極模態水區域性變化差異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地球物理學研究雜志:海洋學》上。亞南極模態水潛沉和向北輸運是大洋經圈環流(MeridionalOver......
次表層反氣旋渦對黑潮垂直結構影響示意圖 課題組供圖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于非團隊在次表層渦與臺灣以東黑潮相互作用的研究上取得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地球物理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