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小良熱帶海岸帶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以下簡稱小良站)站長、生態中心研究員王法明團隊,基于小良站長期模擬氮沉降試驗樣地,揭示了氮沉降增強真菌驅動熱帶森林土壤有機碳固存的潛力及其機制。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功能生態學》。
真菌是凋落物的主要分解者,驅動植物源碳向土壤的轉運,因此,弄清真菌群落對氮沉降的響應有助于理解熱帶森林土壤有機碳動態變化的機制。依據不同生態功能,真菌群落可劃分為不同生態功能群。這些功能群通常對相同的環境變化有截然不同的反應,但是,關于在氮沉降背景下,熱帶森林土壤中不同生態功能群與相關功能潛力的變化及其與土壤有機碳動態的關系等認識仍不清晰。
該研究基于小良站長期模擬氮沉降試驗樣地,研究探討了氮沉降對熱帶森林真菌群落、功能潛力和土壤碳組分的影響。研究發現,施氮土壤的總有機碳、溶解性有機碳、顆粒態有機碳和真菌殘體碳均高于對照組土壤。真菌群落分析發現,施氮土壤的真菌群落以多面手腐生菌占優,其中,葉片腐生菌比對照組增加近93倍。這些變化伴隨著木質纖維素分解酶豐度的增加,表明植物源碳的降解潛力加劇。
此外,與對照組相比,施氮促使土壤中催化氨基糖(真菌殘體標記物)生物合成的殼聚糖酶豐度提高1.37倍,增強了真菌殘體碳對有機碳庫的貢獻(提高1.42倍),這些均與土壤中較高的Ca2+、溶解性有機碳含量和參與有機酸合成的腐生菌豐度密切相關。這些結果表明,長期氮沉降輸入可增強腐生菌的豐度和活性,提高土壤有機酸產量,通過釋放養分和溶解性有機碳直接或間接地支持真菌生長,從而導致更多的真菌殘體碳貢獻于土壤有機碳庫,提高土壤有機碳的固持能力。
該研究結果強調了真菌生態功能群及功能潛力變化在解析土壤有機碳動態變化的重要性。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1365-2435.14380
近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植物分類與多樣性研究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研究揭示了真菌異養植物與菌根真菌的共生關系。相關成果發表于《功能生態學》(FunctionalEcology)。植物......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真菌“生物混合機器人”。圖片來源:美國康奈爾大學科技日報北京9月1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由真菌和計算機組成的“生物混合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能夠將真菌的......
盡管人工智能(AI)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突破,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智能水平,但它們仍然依賴于20世紀50年代奠定計算基礎的硅基硬件。假如人們能夠擺脫傳統束縛,創造出由生物材料構成的計算機,那將會是怎樣的一......
盡管人工智能(AI)領域已經取得了顯著突破,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智能水平,但它們仍然依賴于20世紀50年代奠定計算基礎的硅基硬件。假如人們能夠擺脫傳統束縛,創造出由生物材料構成的計算機,那將會是怎樣的一......
前不久浙江德清鄧女士因家中蘋果上長出白色蘑菇收到中國 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樣性與分子進化課題組研究人員求購私信一事引發網友的廣泛關注不少人依舊好奇這株跨越2000多公里的傳奇“蘑菇”如......
近日,暨南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教授關柏鷗團隊與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張宏團隊合作在侵襲性真菌感染早期檢測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將目前真菌感染的檢測時間從24小時縮短至30分鐘。相關成果發表于《先......
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特別是化石燃料燃燒和農業施肥的增加,陸地生態系統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輸入量顯著上升。據預測,未來幾十年全球氮沉降量將比當前高出1至3倍,磷沉降量也在過去20年內激增了4......
科學家在真菌的進化中發現了一個“臨界點”,該臨界點會抑制真菌生長并塑造其形狀。相關論文發表在《細胞報告》雜志上,研究結果表明,環境因素的微小變化可導致進化結果的巨大變化。菌絲的適應性景觀表明,自然形狀......
近期,證監會官網披露,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丹娜生物”)上市輔導驗收,輔導機構為招商證券,派出機構為天津證監局。圖片來源:證監會官官網信息顯示,丹娜生物成立于2014年,主要致力于......
入秋之后有些人出現了,眼睛、鼻子奇癢無比,噴嚏眼淚止不住地流。很多人以為是感冒,其實是秋季花粉過敏在作祟,目前,我國多地已經進入,秋季過敏高發期。為什么秋季過敏比春天嚴重?夏秋季節最常見的過敏原是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