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自然》雜志23日發表的研究,科學家發現一塊魚類化石其胸鰭擁有手指樣附體,為理解脊椎動物的手的起源帶來了全新線索。這是迄今最完整的希望螈樣本,其代表了魚類向陸地脊椎動物過渡的演化階段,同時其也是第一次在已知動物化石身上發現了手指與鰭“鎖”在一起的現象,揭示了人類的手部是如何由遠古魚類的魚鰭一步步進化而來。
骨骼殘骸顯示,四足動物的形象大約出現于3.74億年前,但是一些較古老的化石包含四肢樣的骨骼,可能暗示四足動物起源甚至更早。在此之前,脊椎動物向陸地拓展的演化記錄一直主要依靠少數來自中晚泥盆世(3.93億至3.59億年前)的四足動物樣希望螈目化石。但是,這些化石無一能揭示胸鰭的完整骨骼結構。
加拿大魁北克大學里穆斯基校區和澳大利亞福林德斯大學研究人員,此次描述了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希望螈目化石;這塊化石長1.57米,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的埃斯屈米納克地層。研究團隊利用高能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確定了其胸鰭的骨骼結構,發現其中存在兩個清晰可辨的手指和另外3個推定可能存在的手指,但是胸鰭仍保留了鰭條。
福林德斯大學的古生物學戰略教授約翰·隆表示,此次發現了一種名為希望螈的四足類魚類完整標本,揭示了脊椎動物手部進化的非凡新信息。這也是科學家們第一次“毫無爭辯”地在已知的動物化石身上發現了手指與鰭“鎖”在一起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發現了一個既像手又像魚鰭的結構,正在從魚鰭向手進化的“過渡結構”。
科學家從中發現,所謂的魚鰭上有關節的部分,很像如今大多數動物手上的指骨。他們總結表示,這種骨骼結構是在胸鰭中發現的最像四足動物的例子,而且認為脊椎動物的手起源于希望螈胸鰭內的骨型。
近日,科學家通過掃描3.19億年前的魚化石,發現了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完整大腦。該大腦及其腦神經約1英寸長,屬于一種已經滅絕的藍鰓魚。美國密歇根大學的這項最新發現,為摸清當今主要魚類“鰭魚”的神經解剖和早......
一個多世紀前,一塊3.19億年前的魚化石在英國一煤礦中被發現。它的頭骨顯微CT掃描圖表明,這是迄今保存完好的世界上最古老脊椎動物大腦。據掃描,該大腦及其腦神經大約有2.5厘米長,屬于已經滅絕的早期輻鰭......
近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林強研究員團隊取得了“基因單個位點敲除導致整個動物器官丟失”的創新性研究進展,揭示了海馬基因tlx1的特異性位點突變(tlx1A208T)調控......
中新網北京10月26日電(記者孫自法)包括人在內的脊椎動物使用聲音通訊從何而來?一項國際最新研究稱,這可能起源于4.07億年前的共同祖先。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演化研究論......
近日,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副教授盧建國團隊成功構建脊椎動物基因組復制數據庫DupScan和一站式分析平臺,實現了脊椎動物基因組復制的的可視化分析。相關研究發表于NucleicAcidsResearch......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LMB)研究員林強團隊和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王大志團隊等合作完成的海洋魚類恒溫與環境適應機制解析的最新研究進展,發表在T......
近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學家對生活在太平洋沿岸水域的近三分之二巖魚物種的基因組進行了比較,并揭示了導致它們壽命大相徑庭的一些基因差異。相關研究結果發表于《科學》。太平洋巖魚是生活在從阿拉斯加到加......
脊椎動物的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在發育過程中會通過V(D)J重排產生多樣化的細胞表面受體來識別外來抗原,參與機體的適應性免疫過程。這些在基因組上串聯分布的V、D、J片段兩端帶有重組信號序列(Recom......
脊椎動物的胚胎在形成初期十分脆弱,快速的細胞分裂和環境壓力使它們容易發生細胞增殖錯亂和凋亡,從而導致胚胎干細胞的死亡,這也被認為是早期胚胎發育失敗(不育、流產)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在缺乏專門免疫細胞......
根據英國《自然》雜志23日發表的研究,科學家發現一塊魚類化石其胸鰭擁有手指樣附體,為理解脊椎動物的手的起源帶來了全新線索。這是迄今最完整的希望螈樣本,其代表了魚類向陸地脊椎動物過渡的演化階段,同時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