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通大學吳一平教授以論文第一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周國逸教授以通訊作者于《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線上發表研究成果,詳細闡述半個多世紀以來西江流域降水模式的變化特征及干濕演化機制,首次發現了降雨強度和地形相互作用下造成了水文變化的空間分異機制;即,降雨強度增強的同時加劇了西江上游(西南地區)干旱和下游(東南地區)的洪澇風險,從而揭示了降水增強和地形差異共同導致西江流域上下游地區兩種截然相反的水文效應。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王浩院士、香港大學陳驥教授、中山大學陳曉宏教授認為,這一研究不但豐富了我們對大流域上下游干旱和洪澇的科學認知,而且可以直接為西江流域極端水災害的高效防控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和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