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4-09 21:14 原文鏈接: 研究生就業已呈個性化與多元化特征

    4月8日,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網上調劑服務系統”開通。這意味著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已進入收尾階段。今年考研的學生獲得了比以往更多的社會關注,其原因在于2024年的考研報名總人數為438萬,相比2023年減少了36萬人,這是該指標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下降。

    出現這一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多輿論將其歸因于相較本科生,研究生的就業優勢正在下降。因此,理性的個體便選擇放棄“死磕”考研。

    這無疑是研究生就業的一個最新變化。而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研究生畢業生規模也越來越大的背景下,對于此類研究生就業變化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筆者團隊依托網絡平臺,對全國范圍內不同學歷層次(包括專科、本科、碩士和博士)的高校在學學生進行了就業預期調查。其中,我們專門對碩士和博士這兩個群體進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系列有意思的結論。

    首先是碩士生的就業預期。出乎很多人意料,僅有29.48%的碩士生表示他們期待進入職場,該比例與本科生基本持平。本科生不期待進入就業市場,可能源于其還想繼續讀研,而碩士生依然不期待進入職場的現象就需要認真對待了。

    經過分析,筆者團隊發現碩士生將能提供廣闊就業機會和豐富資源的大城市作為其職業發展的首要選擇。同時,他們也很看重穩定的工作崗位和工作環境,以及工作單位的聲譽,對于經濟穩定與職業保障有很高的需求。正因如此,在全球經濟普遍疲軟、我國經濟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背景下,碩士生并不期待進入職場也就能理解了。

    進一步分析還發現,目前不期待進入職場的學生中,很多人相信未來就業環境將比現在更好,對未來職業發展保持樂觀態度。

    在不同學歷層次的學生中,認為所讀學校的名氣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就業結果的學生比例最高的是碩士生。這也能部分解釋2024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報名人數為何稍稍下降。因為根據2021年的數據,“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學研究生占全國研究生總數的58.7%,而“雙一流”建設高校的研究生很多都是保送錄取的,因此有部分學生對去非“雙一流”高校讀研的就業前景并不看好,進而選擇不考研。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所有不同學歷層次的學生中,碩士生成為了認為“專業技術能力”會影響就業結果比例最低的群體。同時,和本科生與博士生相比,更大比例的碩士生認為自己所學專業是“天坑專業”,進而導致專業認同度較低。

    這一現象意味著碩士生對自己的就業規劃不會拘泥于所學專業,而更多基于自己學校在就業市場上的名氣與口碑進行擇業。這也表明碩士生在就業選擇上將呈現鮮明的個性化、多元化特征。

    在博士生的就業預期方面,首先不難理解的是,在所有學歷層次中,博士生是期待開啟工作模式比例最高的群體。畢竟作為學歷層次最高且在校時間最長的群體,博士生普遍知曉自己的學生生涯馬上就要結束。

    其次,在所有學歷層次中,博士生希望自己從事的工作能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和貢獻的比例最高,這可能因為博士層次和知識生產、科技創新的關系最為緊密。

    再次,由于年齡原因,博士生也是所有學歷層次中,最有可能在擇業時考慮未來子女情況的群體。這提示那些想引進博士生的城市與單位,除了給博士畢業生提供有利于施展才能的平臺外,還需有針對性地承諾為其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和成長環境。

    最后,在工作穩定與工作自由之間,博士生更傾向于追求工作自由。他們更注重自主性和靈活性,希望能夠有更大的自主權和決策權來規劃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工作方式。

    上述發現說明博士生和碩士生在就業預期上雖然有明顯差異,但是兩者的就業都呈現出個性化與多元化特征。

    基于以上判斷,筆者建議用人單位,尤其是員工中研究生比例較低的單位在準備招聘研究生時,要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化與多元化需求,營造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以吸引研究生前來。

    此外,與本次調查中那些相信未來的就業環境會更好的研究生相同,筆者團隊對于碩博士畢業生的就業與職業發展前景,同樣持積極、樂觀的態度。

    (作者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教授,本文為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劃課題“對全國研究生培養全過程的追蹤調查”〈課題編號:2022THZWJC29〉的研究成果)


    相關文章

    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和卓越研究生工作站名單公布

    省教育廳省科技廳關于公布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和卓越研究生工作站名單的通知蘇教研函〔2024〕11號各設區市科技局,各有關高校:根據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印發的《關于做好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

    研究型大學“研本倒掛”將成趨勢

    彭湃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副教授近日,部分大學研究生招生超過本科生的“研本倒掛”現象又一次引發了公眾的關注。部屬的蘭州大學、地方辦的廣東工業大學等都出現了此類現象。在筆者看來,“研本倒掛”在國內大......

    上海交大公布研究生新生大數據:最小19歲,最大58歲

    9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迎來了2024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報到,并公布了研究生新生大數據。上海交大介紹,該校今年啟動了全新的研究生課程綜合改革,將以學分調整計劃為基礎和牽引,逐步推進包括課程體系重塑計劃、......

    蘭大在校研究生總量首超本科生,多所高校本研倒掛

    蘭州大學日前發文宣布,2024年,在校研究生總量首次超過本科生總量。近年來,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規模逐年擴大,其中在2019年研究生年度招生人數已超過本科生。校方認為,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研究生總量超過本......

    如何高質量讀研?復旦導師帶你入門|贈書

    開學了!從本科生真正進入研究生階段后,不少“研0”新生會面臨一段時間的“迷茫”期。怎么做科研?如何融入學術圈子?論文怎么寫?這些問題都需要同學們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解決。事實上,研究生階段與本科時期的學習......

    延長研究生學制:不能止于“拿時間換成績”

    近期,國內多所高校在其發布的研究生招生考試調整通知或招生簡章中,明確提出將延長研究生學制。此舉引發了廣泛的關注。比如,廣西師范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于今年7月底發布公告,將教育學部和文學院的多個學科教學......

    保持節奏,我讀研的一些經驗分享

    編者按:陳曦,中國科學院大學2024屆遺傳學專業博士畢業生(培養單位: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跟隨導師王二濤研究員圍繞水稻的共生與免疫信號平衡開展研究,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上......

    江蘇新增286個研究生工作站

    日前,江蘇省教育廳發布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擬認定結果,286個研究生工作站入選。研究生工作站將發揮校企雙方優勢,切實加強產學研合作,提升研究生培養質量。此前,各申請單位根據省教育廳、省科技廳《......

    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擬認定結果公示

    根據省教育廳、省科技廳《關于做好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和江蘇省卓越研究生工作站申報的通知》,在單位申報、高校推薦的基礎上,省教育廳委托省高校科技發展中心組織專家對2024年江蘇省研究生工作站申報......

    培養機構職責缺位是研究生導學問題頻出的深層原因

     李鋒亮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教授近年來,高校中因導學關系出現嚴重問題而引發社會輿論關注的事件時有發生,尤其是多起學生實名舉報事件,幾乎每次都能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其中,研究生培......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