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一周的早出晚歸,每個人都想在周末睡個懶覺。盡管感覺很好,但在周六、周日早上多睡幾個小時,其實并非有益健康的好習慣。根據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發表在最新的《歐洲營養雜志》上的論文,這可能會對腸道微生物組的健康造成嚴重破壞。
研究發現,不規律的睡眠時間與腸道健康的負面影響之間存在聯系。即使睡眠模式看似只有微小的變化,比如工作日按照鬧鐘早起,周末睡到自然醒,也會影響生物節律和新陳代謝,甚至可能對腸道細菌種類產生負面影響。
這項研究由近1000名成年人參與,比較了保持規律睡眠時間(即每周每天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和起床)和不保持規律睡眠時間的參與者的血液、糞便和腸道細菌。
研究發現,睡眠中點時間(睡眠時間和起床時間之間的中間點)僅90分鐘的差異就會產生腸道微生物組組成的差異。假后返工時差會導致對腸道不友好的飲食選擇,例如更多的含糖飲料、更少的水果和蔬菜,這會顯著影響微生物組,從而導致炎癥、代謝問題和心血管風險。
鑒于此,為了規律的生物鐘和健康的腸道細菌,普通人應盡量在一周中的每一天都保持同一時間起床。起床時間越規律,身體就越容易在每晚同一時間感到疲倦而入睡。
廣東省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文峰團隊同合作者,系統揭示了中華蜜蜂腸道菌Gilliamellasp.G0441通過微生物群-腸-腦軸調控宿主對新煙堿類殺蟲劑烯啶蟲胺抗性的分子機制。近日,相關成果在線......
記者3月17日從海南大學獲悉,該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熱帶益生菌團隊,在益生菌腸道自適應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揭示了植物乳植桿菌在腸道定植的新機制,為開發更有效的益生菌制劑提供了理論基礎。相關成......
2024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1.87%,比2023年提高2.17個百分點,保持較快增幅。監測結果顯示,2024年全國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34.74%,農村居民為29.11%,較2023年分別......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分析了70歲老人的大腦圖像,并估計了他們大腦的生物年齡。研究發現,炎癥和高血糖水平等對血管健康有害的因素,與看起來更老的大腦有關,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看起來更......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并不是一回事。但現實中,很多人卻將二者混為一談。”近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雅特聘教授李立明在第二屆中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大會上介紹,預防醫學是醫學的范疇,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并不是一回事。但現實中,很多人卻將二者混為一談。”近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雅特聘教授李立明在第二屆中國群醫學及公共衛生大會上介紹,預防醫學是醫學的范疇,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
“我家孩子從沒使用過阿奇霉素,咋也耐藥了?”今年8月初,在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蓮前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長李華向醫生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在兒科門診,患兒家長頻繁向醫生提出這個問題。事實上,不僅是兒童,很......
人們知道水果、蔬菜和谷物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對人類腸道乃至整個身體的健康都非常有益,但其原理是什么呢?來自丹麥技術大學和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揭示,膳食纖維能影響結腸內細菌的行為,從而增加體內的有益物質,減......
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記者張夢然)人類腸道內平均含有約100萬億個微生物,其中許多微生物都在不斷爭奪有限的資源。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合作,在微生物的爭奪中看到了開發新型抗生素的潛力。合作......
對107項有關飲酒會如何影響人類在特定年齡死亡風險的研究進行的回顧性分析,得出結論:嚴謹的研究都表明,即使攝入少量酒精也會縮短人的預期壽命,只有一部分有嚴重缺陷的研究才聲稱適度飲酒對人類有益。“人們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