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8-18 17:46 原文鏈接: 研究表明,現代黃河水系在125萬年前就開始形成了

    蘭州大學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日本島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單位聯合,在三門峽盆地中心實施了環境鉆探并開展合作研究,獲取了黃河貫通三門峽歷史完整的巖芯檔案,通過與盆地邊緣露頭剖面的對比,明確了巖芯108米處河道沉積物的首次出現是黃河在三門峽地區留下的最老印跡。近日,相關研究結果在《科學通報》發表,明確了現代黃河水系的形成時代,為研究世界大江大河的形成演化歷史和水系發育模式提供了新視角。

    “幾”字灣的形成和三門峽貫通東流入海是現代黃河水系形成的重要標志,但由于黃河中游地區缺少河流演化完整的沉積記錄、下游地區河流頻繁改道不易獲得第一手資料,當前對現代黃河水系的形成時代還存在15萬年前、不晚于88萬年、不晚于120萬年、150-160萬年前、500萬年前等觀點分歧,對其形成原因也存在不同認識。

    三門峽是黃河干流上的最后一段峽谷,是連接黃河中游和下游的咽喉地帶,在黃河水系形成演化研究中占據關鍵地位。過去,中外科學家主要圍繞三門峽盆地及周邊地區的露頭剖面開展研究,但由于晚新生界地層出露不連續,研究剖面往往由多個相距數公里的短剖面拼接而成,加之構造復雜、植被覆蓋度高、地層風化嚴重,在剖面對接、沉積相劃分、年代測定等方面均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是造成現有認識分歧的重要原因。

    在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發虎的協調和布署下,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地貌演化與新生代環境研究團隊教授王鑫、胡振波、聶軍勝、潘保田等聯合合作單位共同開展研究。

    團隊通過系統的沉積學、古地磁定年、物源分析(Sr-Nd同位素&重礦物組合)、古環境代用指標記錄(粒度&易溶鹽)研究表明,自125萬年前開始,三門峽盆地河流沉積物開始大規模發育、上游鄂爾多斯地體的碎屑物質開始大量涌入、沉積環境經歷了從封閉型咸水-微咸水湖環境到開放型河流環境的顯著轉變。綜合新開展的地貌分析證據、潘保田團隊發表的系列黃河中游黃河階地證據、近年來發表的邊緣海沉積等證據,研究團隊提出了現代黃河水系在125萬年前開始形成、中更新世全球氣候轉型期海平面的加速降低對其形成有重要影響的新認識。


    相關文章

    第二屆CCF黃河論壇舉行

    5月11日,第二屆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黃河論壇(CHHC2024)在鄭州舉行。本次論壇以“智能、生態、創新、發展”為主題,眾多院士、高校校長、國家領軍人才和產業界精英匯聚一堂,共同探討未來IT發展......

    地球環境所揭示黃河流域水體砷的富集機制

    砷(As)因極強的毒性和致癌性,危害身體健康。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脫貧攻堅的重要區域。黃河流域的水質安全成為限制流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黃河流域水體As濃度較高,但水體As的富集機制、來源與......

    黃河有了準確生日!地下水述說黃河前世今生

    “黃河有了準確生日。”10月18日,最新一期國際權威地學期刊《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EarthandPlanetaryScienceLetters)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研究所研究員龐忠和等中......

    第31屆“世界水日”丨今年我國將深入推進母親河復蘇行動

    3月22日是第31屆“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2023年“世界水日”的主題是“加速變革”。從3月22日到28日是第36屆“中國水周”,主題是“強化依法治水,攜手共護母親河”。水是萬物之源,也是萬物之本。......

    黃河山東段出現本年度首次流凌

    記者今天(12月17日)從山東黃河河務局了解到,受強冷空氣影響,山東省沿黃地區出現大幅降溫天氣過程,12月16日,山東省內沿黃地區最低氣溫-10.3~-7.1℃。受其影響,12月17日,黃河利津宮家險......

    《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印發

    關于印發《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的通知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河南省、四川省、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

    研究表明,現代黃河水系在125萬年前就開始形成了

    蘭州大學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日本島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單位聯合,在三門峽盆地中心實施了環境鉆探并開展合作研究,獲取了黃河貫通三門峽歷史完整的巖芯檔案,通過與盆地邊......

    研究表明,現代黃河水系在125萬年前就開始形成了

    蘭州大學與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日本島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單位聯合,在三門峽盆地中心實施了環境鉆探并開展合作研究,獲取了黃河貫通三門峽歷史完整的巖芯檔案,通過與盆地邊......

    研究發現:現代黃河水系于125萬年前開始形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23.shtm新華社蘭州8月17日電(記者張文靜)經過多年努力,蘭州大學地貌演化與新生代環境研究團......

    第二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戰略研討會召開

    8月16日,第二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戰略研討會在京召開。這是繼2020年中國林科院黃河生態研究院批復設立以來舉辦的第二次機制性學術盛會。會上,與會專家共同總結和探討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面臨的重要......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