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9月6日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李曉峰課題組首次發現了由湯加火山爆發激發的深海內波現象。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在學術期刊《海洋學報》英文版上。
海洋內波振幅可超200米,傳播距離達幾百公里,主要在水下生成和傳播。內波傳播過程中會伴隨波致流,因此產生強烈的剪切力,從而對海洋生態環境、海上工程和水下航行、通信等具有重要影響。內波通常是由于潮地相互作用和內潮演化機制等生成,并且主要在全球大陸架附近海域生成和傳播。研究團隊利用多源衛星圖像首次發現了由太平洋湯加火山爆發而激發的深海內波。
據介紹,湯加火山位于太平洋西南部,1月15日湯加火山爆發,向海洋和大氣中釋放了大量能量,并激發了海嘯。靜止軌道衛星捕捉到了湯加火山的爆發全過程及其在全球激發的大氣震蕩。本文利用衛星圖像,發現了由湯加火山爆發而在北部Tonga島嶼附近激發的海洋內波,生成的內波波峰線長達67公里,傳播速度約為1米/秒,具有典型的內波特征波長尺度。該研究表明,火山爆發不僅會導致大氣波動,也會在海洋中激發內波等動力過程。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太陽再次爆發X級耀斑打破2017年紀錄記者從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了解到,北京時間2024年2月23日06時34分,位于太陽表面北緯17度東經26度的活動區13590爆發X6.3級大耀斑,......
英國研究人員利用衛星捕獲的圖像證實,今年1月爆發的湯加火山產生了有史以來最高的羽流。這也是第一次看到火山噴發的羽流穿過較低的大氣層延伸到了中間層,相關研究結果11月3日發表于《科學》。1月15日,南太......
記者9月6日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李曉峰課題組首次發現了由湯加火山爆發激發的深海內波現象。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在學術期刊《海洋學報》英文版上。海洋內波振幅可超200米,傳播距離達幾百......
記者9月6日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李曉峰課題組首次發現了由湯加火山爆發激發的深海內波現象。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發表在學術期刊《海洋學報》英文版上。海洋內波振幅可超200米,傳播距離達幾百......
最新研究發現,2022年1月湯加火山爆發產生的最初海嘯波高達90米,大約是2011年日本海嘯的9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說,湯加火山爆發應該為國際組織敲響警鐘。他們聲稱,用于探測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的探測和......
1月15日,湯加火山噴發,沖擊波遍布全球,并向高空噴射出一股水蒸氣,將數十億公斤的水注入平流層。圖片來源:MAXARVIAGETTYIMAGES1月15日,湯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島火山在海底噴發,重創了這......
近日,科學家們在南極洲觀看到了一種罕見的現象。本應在隆冬時節一片黑暗的南極洲上空,卻被耀眼的粉紅色霞光籠罩。造成這種現象的,居然與發生在今年一月份、距離南極洲7000公里的湯加火山噴發有關。為何與湯加......
重力波是中高層大氣中無時不在的大氣擾動現象,重力波的產生、傳播、和耗散過程對于中高層大氣的動力學、光化學、輻射、以及能量收支產生重要影響。巖石圈以及低層大氣強烈擾動事件(例如:地震、火山、臺風、雷暴等......
今年年初湯加火山噴發威力巨大,經證實為有儀器記錄的地球大氣層內發生的“最大爆炸”,超過任何一次核爆試驗以及20世紀以來的其他火山噴發。據英國廣播公司15日報道,美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分析多種儀器收集的數據......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了解到,自從南太平洋島國湯加的火山多次猛烈噴發以來,由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光所研制的搭載于高光譜觀測衛星上的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EMI),發揮單日覆蓋全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