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由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日前報告說,他們在獵戶座星云中心發現了具有圓偏振性質的紅外光,這為地球最初的氨基酸來自地球以外提供了新證據。
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成分,可以認為是一切生命的種子。地球上最初氨基酸的來源有多種主張,比如有的科學家認為,氨基酸是在發生雷電或隕石撞擊地球瞬間,在地面生成的;也有科學家認為,氨基酸是隨著隕石一起降落到地面上的。
科學家認為,此次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氨基酸是隨著隕石降落地面的說法,原因是這種說法結合獵戶座星云圓偏振光的發現,能夠解釋關于生命的一個重大謎團。
氨基酸分左型和右型兩種,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對稱一樣。奇怪的是,構成地球生命的蛋白質幾乎都是由左型氨基酸組成的。
參與研究的日本國立天文臺夏威夷觀測站的研究員福江翼說,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與獵戶座星云等發出的圓偏振光有關。
圓偏振光是振動軌跡為圓形的一種偏振光,它分為左旋和右旋。圓偏振光的特殊性質是左旋圓偏振光與右旋圓偏振光是分開傳播的,而且右旋的圓偏光選擇性破壞右型氨基酸,左旋的圓偏振光選擇性破壞左型氨基酸。
福江翼分析說,可能的一種假設是,一批攜帶有氨基酸的隕石受到來自獵戶座星云等大型星云右旋偏振光的洗禮,結果隕石上只剩下左型氨基酸。這批隕石輾轉跋涉,降落在地球上。其上的生命種子幸運地發育成地球生命的祖先。由于這是一件發生幾率極小的事件,因此可能再沒有其他類型的生命種子做到同樣的事情。結果,組成地球生命的氨基酸就全部源自那批幸運的生命種子,均為左型氨基酸。
研究小組的科學家認為,由獵戶座星云發出的圓偏振光推導出的這一假設,為地球最初的氨基酸來自地球以外提供了新證據。下一步,科學家準備繼續觀測獵戶座星云以外的正在形成恒星的領域,探索圓偏振光在大型星云中是否具有普遍性,以驗證以上假設。
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種以炎癥細胞持續浸潤為特征的慢性破壞性疾病,可導致功能障礙和多器官衰竭,最終增加死亡風險。然而,直到現在,還沒有有效藥物來阻止這一過程。細胞外核酸與內源性蛋白或多肽(例如LL37)的復......
自身免疫疾病是一種以炎癥細胞持續浸潤為特征的慢性破壞性疾病,可導致功能障礙和多器官衰竭,最終增加死亡風險。然而,直到現在,還沒有有效藥物來阻止這一過程。細胞外核酸與內源性蛋白或多肽(例如LL37)的復......
在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CCZ)平坦漆黑的海底,散落著形似土豆的黑乎乎的東西。這些不起眼的礦藏被稱為多金屬結核(又稱錳結核),它們影響著深海生態系統,也有著許多未被科學家發掘的秘密。這些礦藏是深......
近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開發了氨基酸(AminoAcid,AA)質譜檢測方法,精準定量人體血液中氨基酸含量,有助于評估個體營養狀況和監測疾病治療療效,助力臨床精準診斷和個性化醫療。氨基酸的生理......
7月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科研團隊與中科捷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長沙舉行游離氨基酸檢測技術專利獨占實施許可簽約儀式。雙方將全力推......
研究示意圖。圖片來源:《自然·通訊》雜志美國夏威夷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沒有生命存在的情況下,含硫有機分子烷基磺酸能在太空中自然形成,并由彗星和小行星攜帶到地球。這表明地球上最初生命形式......
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一直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謎題。科學家不斷追尋,提出了一些解釋,但仍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答。近年來,科學家競相在實驗室中模擬約40億年前早期地球的環境,試圖重現生命誕生的化學反應。物理......
生命從單一的微生物形態演化到現在復雜的生態系統,其中充滿了爭議和謎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地球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一直是一個引人入勝的謎題。科學家不斷追尋,提出了一些解釋,但仍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解答。近年......
《自然》3日發表的實驗室研究發現,穿過巖石裂縫的熱流,如火山或地熱系統中的熱流,能凈化與生命的化學起源相關的分子。該研究可解釋生命最初的基本成分如何從復雜的化學混合物中形成。由相互連接的巖石裂縫組成的......
中新網北京4月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化學論文稱,研究人員通過實驗室實驗發現,穿過巖石裂縫的熱流如火山或地熱系統中的熱流,能凈化與生命化學起源相關的分子。這項實驗研究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