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5-23 14:22 原文鏈接: 碳中和目標的綜合環境能源效益可能被低估

    我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深刻的能源結構轉型,尤其是大幅增加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重。然而,現有綜合評估研究多基于氣象-化學解耦的空氣質量模型,難以表征由于氣溶膠減排帶來的大氣邊界層高度提升和更好的擴散條件,以及由此帶來空氣質量提升的放大效應;以及由于氣溶膠減排使得地面能接收到更多的太陽短波輻射和略微更強的地表風速,從而提升可再生能源的資源潛力和穩定性。

    碳中和目標下空氣質量-人群健康-清潔能源的互饋機制

    北京大學覃櫟課題組與南京大學黃昕課題組,以及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資深研究團隊合作,共同構建氣象-化學在線耦合的綜合評估模型框架并開展了大量情景的數值模擬實驗,系統評估了考慮正反饋機制時,中國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所帶來的空氣質量、人類健康和可再生能源性能的協同效應。成果論文近日刊于《自然-地球科學》上。

    研究發現,相較于2060年基線情景,由于污染物排放量的減少以及氣溶膠氣象反饋效應的加成,到2060年實現中國碳中和目標將使全國人口加權的PM2.5濃度降低約39μg/m3,并避免57%過早死亡人數(113萬人;95%置信區間:0.97-1.29百萬人)。老齡化人口往往會抵消中國碳中和目標的健康效益,但基線死亡率的同時降低則會充分補償老齡化帶來的健康效益損失。

    其中,降低的氣溶膠氣象反饋效應在京津冀地區能分別帶來7.1 (6.5%), 5.6 (6.9%), 4.3 (6.6%) μg/m3 的人口加權PM2.5濃度降低,并相應減少23000(21000-26000) 由于PM2.5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

    中國碳中和目標帶來的空氣質量、人類健康和可再生能源協同效應主要集中在中部、北部和東部電網,這些地區的省級空氣污染和人口暴露度普遍減少約80%(>40μg/m3)。實現碳中和后,人口加權PM2.5濃度的降低程度尤為顯著,并且最顯著的可再生能源增加發生在能源需求最高的東部省份,有助于緩解能源供需之間的地理不匹配。

    總體而言,中國碳中和目標帶來的空氣質量、人類健康和可再生能源協同效應主要集中在空氣質量亟需改善和能源需求較大的地域。

    然而,中國實現碳中和后的空氣質量(約12.1 μg/m3)仍然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最新空氣質量指南,57%和99%的人口暴露于超過10和5 μg/m3的PM2.5濃度。增加的可再生能源資源潛力可能為實現碳中和后解決剩余空氣污染和相關健康損害提供額外助力。

    研究結果顯示,全球發展中和污染國家對碳中和的承諾可能會在氣溶膠減排、空氣質量改善和可再生能源資源潛力提升之間產生重要的正反饋效應,這些效應可以通過減弱的氣溶膠氣象反饋作用和更好的空氣污染擴散條件而被放大。

    該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項目的支持。


    相關文章

    碳中和目標的綜合環境能源效益可能被低估

    我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需要深刻的能源結構轉型,尤其是大幅增加風光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中的比重。然而,現有綜合評估研究多基于氣象-化學解耦的空氣質量模型,難以表征由于氣溶膠減排帶來的大......

    “碳中和基金”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

    4月27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40周年院慶之際,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共同發起的“碳中和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啟動儀式上,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碳中和基金”項......

    “碳中和基金”啟動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

    4月27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40周年院慶之際,由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與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郝吉明共同發起的“碳中和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啟動儀式上,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碳中和基金”項......

    國家認監委關于明確直接涉碳類認證規則備案要求的通知

    國認監〔2024〕3號國家認監委關于明確直接涉碳類認證規則備案要求的通知各認證機構:為推動碳達峰碳中和質量認證制度體系建設,引導和規范直接涉碳類認證活動順利開展,根據《認證機構管理辦法》和《市場監管總......

    “新三樣”碳足跡國家標準項目提案征集,碳達峰建設一直在行動

    近日,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征集“新三樣”碳足跡國家標準項目提案的通知》(原文見附件),為深入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按照《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

    行業轉型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如何展開?專家這樣說……

    2023年11月1日,在中國清潔空氣政策伙伴關系(CCAPP)、清華大學碳中和研究院、能源基金會聯合主辦的CCAPP2023年度會議暨《中國碳中和與清潔空氣協同路徑(2023)》報告發布會上,針對行業......

    遼寧出臺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到2025年突破百項綠色低碳關鍵核心技術

    為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支撐作用,遼寧省科技廳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遼寧省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3—2030年)》,明確了該項工作的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方案設定一系......

    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標準專項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下達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于下達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標準專項計劃及相關標準外文版計劃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國家標準化發展綱......

    稀土城市礦產支撐碳中和研究獲進展

    稀土,特別是鐠、釹、鏑、鋱等永磁元素是支撐低碳能源技術發展的戰略性礦產資源,被國際學界稱為“關鍵金屬”。剖析稀土元素-能源轉型-氣候目標間的關聯關系,解析稀土元素從“自然礦產”到“城市礦產”轉化遷移規......

    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歷史性時刻!“雙碳”工作未來······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2月27日共同舉辦《中國碳達峰碳中和進展報告(2023)》發布暨“碳達峰碳中和”研討會。報告顯示,我國“雙碳”政策體系正加快構建,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