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14日晚消息,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即將撤離空間站核心艙組合體,返回東風著陸場。自去年“入住”中國空間站以來,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已經在軌超180天,其間,三名航天員不僅創造了多個中國航天新紀錄,還解鎖了不少太空新技能、體驗了豐富的在軌生活。

      創造新紀錄

      去年10月16日,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搭乘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進入太空,成為中國空間站第二批“住戶”,目標之一是創下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間長達6個月的新紀錄。

      在軌以來,三名航天員迎來不少高光時刻。此次任務是翟志剛時隔十三年再次飛往太空。作為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剛去年又進行了兩次出艙活動,成為目前出艙次數最多的中國航天員。

      同樣是第二次執行飛行任務的王亞平如今已成為累計在軌時間最長的中國航天員。此外,她也是中國首位兩次進入太空以及首個進駐中國空間站的女航天員,并邁出了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此次任務是葉光富的“飛天首秀”。作為第二批航天員中最年輕的一位,葉光富首次前往太空就面臨半年的長期駐留和一次艙外活動,這無疑是個不小的挑戰,但葉光富表現得可圈可點。在出艙任務中,葉光富不僅初次站上機械臂抬升全景相機,還和翟志剛協同完成了艙外“人工運貨”新試驗。

      解鎖新技能

      首次在太空駐留半年,三名航天員在工作生活中解鎖了不少新技能,共執行兩次出艙任務,完成兩次太空授課,并通過“天宮對話”等天地連線活動與中外青少年友好互動。

      去年11月7日,三名航天員迎來首次出艙任務。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翟志剛和中國首位出艙女航天員王亞平一起出艙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時隔13年,當翟志剛再次在太空說出“我已出艙,感覺良好”時,王亞平和葉光富先后接龍“我一會兒出艙,感覺良好”“我下次出艙,感覺良好”,默契上演了一出太空“感覺良好三重奏”,被人們稱為“感覺良好乘組”。

      執行出艙活動、科學實驗等任務的同時,航天員們還承擔了太空科普工作。去年12月9日,三名航天員進行了中國空間站首次太空授課,向青少年們演示失重條件下的神奇現象。其間,王亞平拿出一朵和女兒在地面一起制作的花朵折紙,輕輕放進水膜中,原本小小的折紙在水中“綻放”開來,引來現場學生一片掌聲。

      元旦當天,神舟十三號乘組與來自北京、香港、澳門的大學生“面對面”談夢想、講奮斗;在即將“回家”之際,航天員們近日又與美國中小學生視頻連線答疑,讓中國空間站太空科普走出國門,再次向世界展現中國空間站向國際開放“朋友圈”的包容友好姿態。

      在軌過佳節

      此次“太空出差”,中國航天員首次實現了在太空跨年、度春節、過元宵。佳節之際,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總是“準點”從太空送來祝福。

      為了在軌迎新春,三名航天員提前貼“福”字、寫春聯、掛燈籠,在中國紅的點綴下,“太空之家”被裝扮得年味滿滿。同時,“太空理發店”繼續“營業”。三名航天員變身“發型師”,互相理發,剪發型、剃鬢角、修劉海、清碎發,技術十分嫻熟,輕松實現在太空“精神換發”。

      除夕夜,航天員們不僅享受了地面工作人員專門準備的年夜飯“標配”餃子,飯后還在空間站收看了春晚直播。在壬寅虎年正式到來的時刻,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手持“福”字和對聯,通過視頻向地面全體中國人送上新春祝福。

      與跨年時的新春祝語不同,三名航天員的元宵節祝福則是發揮各自所長。在《2022年元宵晚會》上,王亞平在空間站古箏彈奏《茉莉花》開場;翟志剛揮毫潑墨,剛勁有力地寫下謎面,和葉光富一起送上太空燈謎“白云蓬蓬生足下”“懷抱寰宇懸浮立”。在太空慶佳節的同時,航天員也將中國傳統文化帶去了太空。

      天地之間見差異,但天地之間的交流更見共鳴。從出艙、太空授課等重大任務到過節、理發、針灸等生活細節,回顧駐留太空的時光,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不僅實現對挑戰的突破、新紀錄的達成,太空生活也充滿了文化味、趣味性和新鮮感。人們期待,未來隨著中國空間站進入建造階段,中國人的太空在軌“日常”也將繼續“上新”。

    相關文章

    雙光子顯微鏡首獲航天員皮膚三維圖像

    近日,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使用由我國自主研制的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開展在軌驗證實驗任務并取得成功。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能以亞微米級分辨率清晰呈現出航天員皮膚結構及細胞的三維分布,具備對皮膚表層進行結構、組......

    出“門”遛彎兒時,航天員都做什么?

    2月10日,航天員費俊龍和張陸,在艙內航天員鄧清明的密切配合下,結束了長達7個小時的出艙活動,順利返回“問天”實驗艙。肯定有航天愛好者好奇:經常從媒體看到航天員出艙的新聞,他們出去都干什么?事實上,作......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擇機執行第一次出艙活動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擇機執行第一次出艙活動。自北京時間2022年11月30日順利進駐空間站組合體以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70天,先后完成了與神舟十......

    神舟十五號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將于近日擇機執行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將于近日擇機執行第一次出艙活動。自北京時間2022年11月30日順利進駐空間站組合體以來,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工作生活70天,先后完成了與神舟十......

    揭秘!他們助航天員出艙活動“一臂之力”

    最近一段時間,神舟十五號航天員正在為首次出艙活動進行任務準備。與此同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空間站機械臂操控團隊也在同步展開相應的準備工作。為了確保航天員在機械臂的輔助下順利執行各項艙外作業,飛控團......

    容易:長二F火箭航天員專屬“神箭”

    把航天員們送到太空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專為載人航天工程研制的,30年間一共發射了17次,次次成功。它和其他火箭有什么不同呢?總臺記者日前對長二F火箭的總設計師容易進行了專訪。總臺央視記者吳天白:長......

    黃偉芬:為航天員搭就通往太空的堅實天梯

    當航天員在剛剛建造完成的中國空間站內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飲用著循環水、吃著口味豐富的飯菜、忙碌而有序地工作、在獨立的小空間里安心入睡……有一群人,正在時刻關注著航天員在天上的一舉一動。他們,是離航天員最......

    多項技術為航天員照亮歸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0864.shtm傘花在空中綻放,牽引神舟十四號返回艙緩緩下落。日前,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

    “嚴寒+暗夜”,如何讓航天員感受到回家的溫暖

    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返回,這也是東風著陸場首次迎接在冬季夜間執行搜救任務的挑戰。面對嚴寒和暗夜帶來的諸多困難,地面是如何準備和應對的?夜間搜索發現目標難由于直升機飛行的快捷性,航......

    神十四航天員順利到家“太空行李”有何特別?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題:“神十四”航天員順利到家“太空行李”有何特別?作者馬帥莎12月4日,在中國空間站出差了183天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踏上返回地球之旅。飛船返回艙拖著黃色尾焰,像......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