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駐中國空間站已滿兩周,如今已基本整理完貨包,正在進一步開展在軌科學實驗工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近日公布了三名航天員在軌工作視頻,展示航天員設置飲水分配器、檢測水質的過程。
據測算,航天員每人每天需要飲用2公斤水。為了確保航天員長期駐留的工作、生活用水,除了定期從地面送上太空的用水,空間站內還會進行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進入“太空家園”后的首要工作就是重新設置供水系統與水質檢測。
畫面中,航天員首先設置了飲水分配器。據了解,從飲水分配器中流出的水維持在45攝氏度,適宜的水溫為航天員的緊湊工作增添了舒適感。
由于在軌貯存的水不是流動的,為確保航天員們的在軌用水安全,航天員需要定期進行水樣微生物檢測,避免致病微生物滋生,影響健康。有專家指出,某些微生物還會對空間站的材料結構產生影響,容易引起設備故障。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劉洋戴著口罩與手套,正在進行水樣微生物檢測操作,陳冬根據說明書在旁指導。
保障飲水安全的同時,“神十四”航天員的“太空餐包”也十分豐富。航天員不僅能蘸著醋吃上“頭伏餃子”,還將在中秋節享用中秋晚宴和月餅等節日食品。此外,地面工作人員還為航天員們設計準備了一些小零食,包括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堅果、糖果、飲料等。
據介紹,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于6月5日進駐中國空間站,開啟6個月的在軌駐留。剛進入天和核心艙時,艙內整齊擺放著許多貨包,如今已經基本被乘組整理完畢,航天員們已經在進一步開展在軌科學實驗工作。(完)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7月20日21時40分,經過約8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六號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出艙活動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已......
央視網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
“我每天做600個俯臥撐、600個仰臥起坐和上千次跳繩,這些已經成為我的‘標配’。”前不久,神舟十六號乘組首次亮相時,航天員景海鵬的一番話令許多網友感佩。成為航天員需要具備怎樣的身體素質?為了能順利上......
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載人月球車研制方案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據載人月球探測工程規劃,2030年前中國人將實現首次登陸月球,其間兩名航天員將駕駛載人月球車開展科考活動,根據當前任......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也是我國航天員隊伍“新成員”——航天飛行工程......
5月29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發布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將于北京時間5月30日9時31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和桂海潮組......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由指令長景海鵬、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3名航天員組成。這是我國第三批航天員首次執行飛行任......
4月24日,在第8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中國科技館舉辦“致敬航天員——筑夢航天主題聯動科普活動”。活動現場,由中國科技館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共同實施的“航天員簽名墻”項目首次對公眾展示。后續,......
“兩岸攜行共望星空”航天科普展,29日在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啟幕,神舟十四號返回艙、降落傘、航天服等航天實物,天和核心艙1:1模型等一件件珍稀展品亮相此次科普展,全面展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發展成就......
搭乘神舟十四號飛船從天宮返回的2萬粒馬鈴薯種子經過催芽,目前迎來首個種植季。在位于山東德州的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幾天,科研人員正在指導工人對上萬株馬鈴薯“實生苗”進行移栽。與傳統育種相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