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動物大腦處理信息方式的啟發,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團隊基于尖峰神經網絡開發出一種新型導航系統,有助構建出更智能的機器人。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IEEE機器人學報》。
機器人在復雜現實環境中導航的能力仍然差強人意。此外,機器人通常需要依賴能耗大、計算要求高的人工智能系統進行訓練,這無疑限制了它們的廣泛應用。
尖峰神經網絡是一種生物啟發型的人工神經網絡,設計靈感源于生物神經系統內神經元的工作方式。這種網絡特別適合與神經形態硬件協同工作,可快速處理信息并顯著降低能耗。
在新研制的導航系統內,這些尖峰神經網絡如同一個個模塊,彼此并不獨立,而是集結成一個整體,協同工作。它們利用視覺輸入信息來識別位置,從而完成導航任務。
這一模塊化的方法具有諸多優勢,比如增強了系統在不同光照、天氣等條件下,識別出同一地點的能力。此外,新系統還通過圖像序列而非單個圖像,將位置識別準確率提高了41%。
團隊在低功耗機器人身上對該導航系統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尖峰神經網絡可顯著降低計算成本。
團隊表示,這一成果為在供電受限環境下工作的自主機器人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導航系統,未來有望在太空探索和搶險救災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受動物大腦處理信息方式的啟發,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團隊基于尖峰神經網絡開發出一種新型導航系統,有助構建出更智能的機器人。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IEEE機器人學報》。機器人在復雜現實環境中導航的能力......
受動物大腦處理信息方式的啟發,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團隊基于尖峰神經網絡開發出一種新型導航系統,有助構建出更智能的機器人。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IEEE機器人學報》。機器人在復雜現實環境中導航的能力......
“北斗”導航系統首次與醫療界牽手了。昨天,記者從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獲悉,上海十院神經外科與上海交大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重點實驗室、上海北斗導航創新研究院等機構聯合共建上海十院神經重癥智慧醫學診治中心,將......
5月26日,在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上,北斗全球高精度數據服務平臺TruePoint正式發布,北斗全球產業化成果初現。TruePoint平臺由中國衛星導航領域企業......
2018年11月19日02時,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第42、43顆北斗導航衛星。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系統第十八、十九顆組網衛星。標志著北......
近日記者獲悉,我國今年計劃發射18顆左右“北斗三號”組網衛星,可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服務;到2020年底,將建成35顆衛星的全球覆蓋系統,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導航和授時等服務。5月18日下......
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們,出門如果沒有手機導航,會感覺自己像盲人一樣不會走路。而讓人更無法忍受的,則是傻導航的瞎導亂導,“我就老跟導航吵架,氣得我把手機摔了的心都有。”有網友說。“導航功能可精確到1米以內......
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第九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認可的航行安全通函,這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成為全球無線電導航系統的組成部分,取得面向海事應用的國際合法地......
第三屆導航年會第九分會學術報告“有了北斗,有了我們的羲和系統,就能夠實現室內外的定位。比如,可以在地下停車場快速找到合適的停車位,在小區里方便地找到朋友家門口,在會議中心找到該去的會議室,在展覽館找到......
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于5月16日至19日在廣州召開,本屆年會的主題是“走向應用的北斗”。來自國內外衛星導航系統主管部門和衛星導航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約1500人參會,本屆年會通過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