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號航天員的第三次出艙活動,是中國空間站組裝形成“T”字基本構型后的首次出艙活動。跟此前的出艙活動相比,這一次艙外活動對航天員的操作復雜度以及精細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次出艙活動主要安排有艙間連接裝置的安裝、艙外全景攝像機的抬升以及艙外工具的調整,并且需要在小機械臂上再安裝一個助力把手。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選拔訓練室主任 王焰磊:我們首次使用兩個機械臂,就是大臂小臂形成組合臂的狀態下支持出艙活動任務。因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單臂的長度已經很長了,那么兩個臂組合以后長度更長,它的柔性、剛性等和我們單臂狀態下是有一些區別的。在這種情況下載人去支持完成出艙任務,也是我們做首次的一個驗證。
空間站組裝形成“T”字基本構型后,航天員出艙活動中在艙壁上的爬行距離對比以往將會更長,因此機械臂支持轉移的范圍將需要更大。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員選拔訓練室主任 王焰磊:“T”字構型下,氣閘艙是在問天艙的末端,相當于是在“T”字構型的一個末端。機械臂帶人到各個作業點,它的路徑轉移會比以前更長,所以機械臂的運動時間也會更長,這是一個主要的特點。
這次出艙活動中,航天員需要在三個艙段之間建立硬質連接,保障后續航天員在艙外各個作業點之間爬行都有相應的路徑。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之后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
日前,2024年中國航天大會在湖北武漢開幕。在主論壇上,受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大會學術委員會委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部長王巍發布了2024年宇航領域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
4月24日,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湖北武漢舉行。活動期間,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教授顧行發牽頭研發的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業務版)上線發布,并為第三批試點應用單位授牌。上線發布現場。......
4月25日,中國航天大會-地外天體探測與小行星防御論壇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行,本次論壇是2024年中國航天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獻、王焰新,中國工程院院士鄧宗全、童小華等專家學者出席......
4月24日,湖南衡陽南岳區在南岳完小組織開展系列航天科學教育活動,慶祝第9個“中國航天日”,為12000余名青少年播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種子。南岳是一座千古人文與現代科技充分融合的名山,傳為祝融火神......
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個“中國航天日”,由北京市海淀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主辦的“極目楚天共襄星漢”——2024年海淀區中小學“中國航天日”科普實踐活動在北京衛星制造廠科技園隆重舉行。參加本次活動的......
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1所(京)研制的64臺雙楔式閘閥在全球最大丙烷脫氫裝置——中景石化有限公司90萬噸/年丙烷脫氫裝置成功運行,標志著這一關鍵設備的國產化工作取得圓滿成功,使11所(京)成為國內首......
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部獲悉,該部近日正式發布諦聽S10工業級四足機器人,提出多類型機器人協同的智慧巡檢解決方案,涵蓋遠程場景監控、實時環境監測、應急事件處置和智能巡檢分析等功能。據介紹,“諦聽”的......
北京時間2024年3月21日13時27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遠征三號上面級,成功將云海二號02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用于大氣......
2月24日,由中國科協舉辦的2024年第二期中國科技會堂論壇在京舉行。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本期論壇以“商業航天:太空領域新賽道”為主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空間主動光電技術重點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