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部獲悉,該部近日正式發布諦聽S10工業級四足機器人,提出多類型機器人協同的智慧巡檢解決方案,涵蓋遠程場景監控、實時環境監測、應急事件處置和智能巡檢分析等功能。
據介紹,“諦聽”的名字來源于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記》中通曉萬物、忠誠機敏的靈獸。諦聽S10機器人最高速度超過每秒4米,可背負20公斤以上載荷,異常識別準確度達99%以上,連續作業時間超過4小時,能在55攝氏度至零下30攝氏度區間工作,可應用于海上變電站、鉆井平臺、建筑工地、智慧工廠、應急消防等場景。
四足機器人智能巡檢效果圖。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供圖
作為足式機器人,諦聽S10機器人具有優異的越障能力,可以輕松穿越樓梯、碎石、狹窄空間等復雜地形。憑借高智能、高可靠、高安全特點,其能夠適應高低溫、雨水鹽霧等嚴苛使用環境,通過加裝不同傳感器可以滿足不同行業的巡檢需求,攜帶機械臂可以進行現場處置,攜帶貨物籃可以進行物資運輸。
據了解,二部群智感知創新中心多年來致力于機器人大腦和小腦的核心技術研發,將適應動態環境的自主導航定位、毫米級缺陷識別與異常檢測、基于感知的落足點規劃、真彩色三維環境建模等先進技術賦予低成本四足機器人。目前,研發團隊正在持續提升諦聽S10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8月21日至23日,由中國宇航學會主辦,中國宇航學會返回與再入專業委員會、蘭州大學等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進入、減速、著陸與上升(EDLA)技術全國學術會議在甘肅蘭州召開。本次會議以“探索浩瀚宇宙,自由空......
梁思禮在天津梁啟超故居。中國航天報微信公眾號資料圖2024年8月24日,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導彈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院士誕辰100周年。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航天報”微信公眾號發布......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的中國航天科技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主席團成員之一,世界首位且迄今唯一被授予馮·卡門獎(譽為“宇航科學諾貝爾獎”)的女航天科技專家,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原主任,資源衛星工......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郭超凱馬帥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2日6時23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6月2日6時9分,嫦......
2024年5月19日,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的活動上,中國航天科普大使、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勇,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中國的航天與空間科學探索》的科普報告。 劉勇研......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之后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
日前,2024年中國航天大會在湖北武漢開幕。在主論壇上,受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大會學術委員會委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部長王巍發布了2024年宇航領域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
4月24日,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湖北武漢舉行。活動期間,廣州大學地理科學與遙感學院教授顧行發牽頭研發的國家遙感數據與應用服務平臺(業務版)上線發布,并為第三批試點應用單位授牌。上線發布現場。......
4月25日,中國航天大會-地外天體探測與小行星防御論壇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舉行,本次論壇是2024年中國航天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獻、王焰新,中國工程院院士鄧宗全、童小華等專家學者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