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細胞化學可用來顯示細胞內離子定位分布,目前用得比較多的是顯示細胞內鈣的分布,通常需結合EDX能譜分析。細胞內鈣離子分布是高度隔室化的,形成鈣離子濃度不同的鈣池,正常情況下,細胞內胞漿、線粒體、核等部位都有鈣的分布;在大多病理情況下(如缺血、缺氧、中毒等),細胞內鈣可升高,并且進入到細胞內的鈣很多進入到線粒體內。細胞內鈣離子細胞化學的原理是:首先用磷酸鹽或草酸鹽與鈣離子反應,在原位形成沉淀,然后再用焦銻酸鹽反應,替代磷酸鹽或草酸鹽形成焦銻酸鈣,焦銻酸鈣在電子顯微鏡下為電子致密物質。
實驗材料 | 組織 |
---|
試劑、試劑盒 | 磷酸鉀戊二醛蔗糖焦銻酸鉀鋨酸 |
---|
實驗步驟 | 1. 組織切成約 1 mm3 的小塊,用 0.09 mol/L 磷酸鉀(或草酸鉀)-3% 戊二醛(pH 7.3,用 0.1%~1% KOH 調 pH)固定 4 h 以上,4℃。也有人推薦固定早期用微波照射,以加速固定液滲入細胞內部(關于微波照射使用情況參見有關章節)。
2. 固定后用 0.09 mol/L磷酸鉀(或草酸鉀)-4% 蔗糖(pH 7.3)漂洗2~4 h,換液3 次。
3. 1.5%~2% 焦銻酸鉀-1% 鋨酸4℃ 固定 2 h。
4. pH 10 的蒸餾水漂洗 3 次×10 min,以洗盡殘留的焦銻酸鹽。
5. 脫水、包埋同常規,切片,染色或不染色。
6. 電鏡觀察。 展開 |
---|
注意事項 |
1. 焦銻酸鉀常溫溶解很慢,加熱至 90~100℃ 則可很快溶解。
2. 應用磷酸鉀或草酸鉀結果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心、肝、腎、腦等組織、血細胞及培養細胞都可以用。
3. 焦銻酸鹽還能與鈉、鎂等離子反應,形成沉淀,因此需控制實驗條件,使焦銻酸鹽主要與鈣反應,少或不與鈉、鎂反應,用 1.5%~2% 焦銻酸鉀 4℃ 反應較為合適(在此反應條件下的實驗進行 EDX 能譜分析,結果表明沉淀中不含或極少含鈉、鎂)。
4. 焦銻酸鉀滲透到細胞內速度很慢,如果組織用灌注固定,再用振蕩切片機切成薄片,效果較好。
5. 細胞內有離子鈣及結合鈣,并且二者可以相互轉換。從理論上講,與磷酸鹽(草酸鹽)-焦銻酸鹽反應的應為離子鈣,但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完全如此,部分結合得不是很牢固的結合鈣也可能與磷酸鹽(草酸鹽)-焦銻酸鹽反應形成沉淀。
6. 切片后染色,常規觀察,可同一般染色。如果要做能譜分析,則不染色,必要時可在鋨酸固定后再用 1% 鋨酸 2% 亞鐵氟化鉀固定,以提高反差。 展開 |
---|
其他 | 來源:《免疫組織化學實驗技術及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