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2-31 10:23 原文鏈接: 科學傳統對于創新有什么意義?

    12月25日,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科學文化研究支撐中心主辦的“‘科學傳統與創新’學術研討會”在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以下簡稱科學史所)舉辦。會上,專家學者們探討了科學傳統與創新的關系、科學文化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系、科學文化與原始創新的關系、中國古代科技傳統及其現實意義。

    中科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李真真指出,當科學越來越通過社會經濟回報提升彰顯自己的社會角色、獲取更大的社會資源,在新的科學生態系統下,挖掘傳統對于創新有什么意義,如何使科學傳統賦能創新,是考驗當今科技政策和管理智慧的關鍵問題。“科學傳統包含有科學精神、科學范式、科學制度等多重含義。”李真真說。

    在科學傳統對于科學精神的影響方面,科學史所研究員、副所長關曉武認為,中國古代科技在現代科學研究中具有文化建設基石的歷史價值。

    “中國科技史已成為世界科學史的重要領域。”清華大學教授馮立昇表示,我國古代的許多偉大發明創造,不僅推動中華文明的進步,對世界文明的進程也產生了重要影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李成智通過分析北斗導航系統立項自上而下、漸進的決策過程,以及“三步走”發展戰略逐步形成的過程指出,北斗系統發展中產生的多種工程技術創新和技術突破,是文化自信、科技自強的典型代表。

    在科學傳統對科學范式的影響方面,清華大學教授楊艦認為,移植期中國的科學研究有兩種不同的進路,即中國科學的前沿和科學前沿的中國,直到今天,這仍是科學研究在中國的展開所擁有的重要特色。我們的創新之路將是在兩者的互動中走向融合。

    科學史所研究員張柏春以科學史所的發展為例指出了傳統對當前研究范式的影響,他提出,老一輩學者形成了“史實考證與成就闡述”的優良學術傳統,“新史料(一手文獻、考古)、新方法、新觀點”的原則也在指導一代代學者開展研究工作。近年來,科學史所也在研究新問題、開拓新方向、嘗試新方法上展開新的探索。近現代科技史的重心已經轉移到中國,中外交流史和比較史研究開始興起,科技戰略研究成為新的方向,科學傳播研究促進科技史研究成果轉化,世界科技史研究亟待加強,科學史所正在努力嘗試新的研究模式,試圖突破“成就闡釋”模式。

    在科學傳統對于科學制度的影響方面,清華大學教授李正風提出,探索建制化科學的新形態非常重要,使后發追趕并成功超越成為可能。科學知識生產的技術、組織、制度創新很重要。但需要對科學知識生產特征、規律的新認識,需要敏銳把握當代的新特征、新趨勢的激勵更廣泛的力量、配置更多樣的要素參與科學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是解放科學生產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探索科學建制新形態、促進科學傳統新變革的重要方向。

    針對我國創新文化和創新生態建設現存的學風作風有待優化,科研誠信意識不足,科技倫理治理有待健全等問題,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教授任福君表示,當前創新文化與創新生態建設的重點任務是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建設良好學風和倫理治理體制;突出創新文化的重要地位,厚植創新文化土;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增強創新生態內在活力。


    相關文章

    多部門聯合印發《科學道德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要點》

     2023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要點 2023年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科學家精神和加強作風學風建......

    織構壓電陶瓷研究成果在《科學》期刊發表

    4月7日,《科學》期刊在線發表了西安交通大學在高性能織構壓電陶瓷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晶粒定向排列的鋯鈦酸鉛陶瓷》(Leadzirconatetitanateceramicswithalignedcr......

    重磅!BCEIA2023雙碳戰略下的可持續科學與技術高峰論壇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我國提出了力爭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傳統能源低碳綠色化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途徑。但目前新能源器件(如燃料電池......

    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

    近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辦公廳關于2022年度前沿科學中心立項建設的通知》,南開大學“有機新物質創造前沿科學中心”獲批立項建設,這標志著該校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平臺建設上取得了新突破。據悉,“有機新物質......

    6載磨劍,中國團隊領銜的野火研究登上《科學》

    近日,清華大學主導的一項關于北方野火的國際合作研究登上國際科學頂刊Science(《科學》)。研究發現2021年北方森林野火二氧化碳排放創歷史新高,占當年全球野火碳排放的23%。而二十年前這一比例通常......

    重磅!國務院機構改革提請審議: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該議案提到,加強科學技術部推動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優化科技創新全鏈......

    關于征集CSTMFC98科學實驗標準化領域團體標準的通知

    ......

    探索教師“科學加”做法,培育學生“科學家”潛質

    2023年3月2日下午,由北京市海淀區教委和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首期“海淀區中小學科技教師系列培訓”(以下簡稱“培訓班”)開班儀式在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基礎研究進行第三......

    2023年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結果公布!

    各有關單位:根據《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和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瓊科規〔2021〕12號)和《海南省省級財政科技項目立項評審工作細則》(瓊科規〔2022〕29號)規定,經公開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行......

    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交流會暨青少年科普報告在津召開

    中新網天津2月23日電(龐喻文)23日,由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辦,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單位承辦的2021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交流會暨青少年科普報告會”在......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