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14日在西太平洋下潛考察卡羅琳海山。航次首席科學家徐奎棟介紹,這是人類首次對這座海山進行科學考察。
海山又稱海底山,是指從海底計高度超過1000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卡羅琳海山位于地球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南側,雅浦海溝東側。
據12日至13日“科學”號獲得的最新地形掃描數據,按50米等深線計算,這座海山南北向長約15海里(27.78千米),東西向長約5海里(9.26千米),實際面積是海圖測算面積的5倍多。海山最高處距海平面約28米,山頂部是一個橢圓形盆地。
徐奎棟說,“發現”號首次下潛的位置在海山南麓,位于水下約1500米處,這里地勢相對平緩,以確保“發現”號安全下潛。
“首次下潛,‘發現’號將對海山南側1500米至500米深的區域進行調查,了解海山的精細地形、底質類型和生物多樣性等信息并獲取生物和地質樣品,”徐奎棟說,“在這個區域的海面上,我們看到了成群的海鷗、飛魚等,這預示卡羅琳海山區可能具有較高的生產力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我們將利用‘發現’號從不同方向對這座海山進行剖析。”
在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支持下,科研人員此前已對雅浦-馬里亞納島弧的兩座海山進行了調查,這兩座海山距離只有180公里,但共有物種的比例只有12%左右,其他生物均不相同。
卡羅琳海山和上述兩座海山形成一個三角區,此次科學家就是要通過對卡羅琳海山的環境與生物生態調查,探秘三個海山生態系統的共性、特性及其背后的驅動因素。
典型的海山由死火山形成,且以硬底為主,有些海山形成以有孔蟲砂或珊瑚砂為主的軟底沉積。全球海洋中估計有逾3萬座海山,其中60%以上分布在太平洋。
海山最主要的特點是生物資源豐富,這是因為洋流遇到海山會向上走,即形成上升流,將海底的營養鹽帶到海山上方,吸引生物在這里聚集。同時,上升流會改變海山上方流場,形成特定環境將生物吸引在海山周邊。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團隊通過科考取樣和實驗室分析發現,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隆起部分玄武巖的形成早于其東側海山鏈的玄武巖,而且兩處玄武巖同位素相同,說明這座海山的成因接近從未被證明過的“地幔柱假說”。......
我國新一代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執行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于8月7日從深圳起航,9月5日返回三亞,圓滿完成熱帶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系統的多學科綜合調......
中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搭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14日在西太平洋下潛考察卡羅琳海山。航次首席科學家徐奎棟介紹,這是人類首次對這座海山進行科學考察。海山又稱海底山,是指從海底計高度超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