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米光子系統中,極化激元是一種由入射光與材料表界面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電磁模式,能夠實現納米尺度上光信息的傳輸和處理。極化激元材料是構建光電互聯芯片的重要材料基礎。然而,由于光學材料本身的損耗限制,極化激元光子器件在應用推廣方面存在一定困難。
為了解決這一挑戰,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戴慶與香港大學教授張霜團隊合作,提出了一種實用的解決方案,借助多頻率組合的復頻波激發來實現虛擬增益,補償了光子器件的本征損耗。該合成復頻波技術是一項精巧且普適的技術,此前研究團隊已經分別實現了極化激元平板超透鏡成像質量提升和極化激元光學傳感靈敏度的提高。近日,團隊恢復了氮化硼和氧化鉬聲子極化激元波導器件的無損傳輸和光學干涉性能。因此,合成復頻波技術可以靈活地應用于不同的光子系統,為提升多頻段光子器件的性能開辟了新的發展道路。
戴慶團隊長期研究原子制造技術下的高壓縮極化激元以應用于極化激元傳感芯片和光電融合光子芯片等。未來有望利用合成復頻波技術突破光子芯片跨尺度異質集成發展中面臨的光損耗制約,推進光子芯片在光電互聯、光子傳感和光子計算等領域中的應用。
相關研究成果以Compensating losses in polariton propagation with synthesized complex frequency excitation為題在線發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
在納米光子系統中,極化激元是一種由入射光與材料表界面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電磁模式,能夠實現納米尺度上光信息的傳輸和處理。極化激元材料是構建光電互聯芯片的重要材料基礎。然而,由于光學材料本身的損耗限制,極......
在納米光子系統中,極化激元是一種由入射光與材料表界面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電磁模式,能夠實現納米尺度上光信息的傳輸和處理。極化激元材料是構建光電互聯芯片的重要材料基礎。然而,由于光學材料本身的損耗限制,極......
近期,利用光學非線性的力量,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科研團隊創建了一個全光開關,可以實現使用光子進行數據處理。團隊基于鈮酸鋰材料制造出集成光子器件,該器件可以將光限制在狹小的空間內。空間越小,同等功率下的光強......
8月6日至8日,光學前沿——第三屆全國信息光學與光子器件學術會議(CIOC2010)在廣西桂林召開。大會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主辦,廣西師范大學與中國激光雜志社聯合承辦。上海光機所干福熹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