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海猛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提出了一個人地關系評價的新方法,對2000—2020年中國網格尺度的人地關系進行了系統評估,發現人與自然在中國大部分區域正逐步趨于和諧。相關成果發表于《國際人居》。
理解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復雜關系對于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和提升人類福祉至關重要。然而,目前還缺乏網格尺度的科學評估方法和實踐,難以滿足生態系統網格化調控與管理的需求。
該研究引入了一種基于Sen+MK檢驗的四象限圖解新方法,可在網格尺度上識別人與自然系統的演化動態。科研人員基于該方法對中國范圍內人與自然協調與沖突進行了系統分析,重點解析了城市化地區和自然保護區的人地關系動態特征,并且基于因果推斷,揭示了社會經濟活動對中國不同類型區域生態系統質量的影響。
研究發現,2000—2020年中國人地協調區域面積是沖突面積的2.4倍,自然保護區政策和各類生態工程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鍵。城市土地擴張仍是導致人地沖突的關鍵因素,80%的城市擴張區屬于人地沖突類型。與以往的經驗不同,該研究發現人類活動的增加并不必然損害生態系統質量。在中國,經濟發展反而有助于人地關系走向和諧共生。
研究人員表示,當前我國正處于美麗中國建設和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的關鍵時期,該研究成果為評估不同尺度和區域的人與自然動態關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支持,能夠識別政策調控重點區域,為政府推進生態治理和國土空間開發提供科學參考。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habitatint.2024.103282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海猛聯合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提出了一個人地關系評價的新方法,對2000—2020年中國網格尺度的人地關系進行了系統評估,發現人與自然在中國大部分區域正逐步趨......
12月6日,索尼集團公司(索尼)和《自然》近日宣布了首屆“索尼-《自然》技術女性獎”入圍名單,從中將選出三名最終獲獎者,并于2025年2月5日在東京舉行的頒獎典禮上揭曉。“索尼-《自然》技術女性獎”于......
10月9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總干事格蕾泰爾·艾吉拉博士簽發致信,祝賀南山國家公園候選區正式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是全球首個自然保護區的最佳實踐標準,聚焦“良......
科技日報北京9月27日電 (記者張夢然)軌道角動量(OAM)單極子目前是理論物理學研究的重點,因為它為新興的軌道電子學帶來巨大的實際優勢。最近,科學家結合理論分析與瑞士光源(SLS)的實驗工......
21時做B超,卵泡還在;21時30分進入手術室,雌激素些許下降;21時40分,卵泡壁已經塌陷,通常這種情況下很難再取到卵了……這是今年7月26日晚,中信湘雅生殖與遺傳專科醫院(下稱中信湘雅醫院)麓谷總......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個全國生態日。當日,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教育館開館。 揭牌開館。周翔宇攝該館分為“五岳獨秀”“萬物共生”“走進自然”三個版塊,充分結合南岳衡山的自然資源和人......
2024年2月9日,大年三十清早,上海大學新型顯示技術及應用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楊緒勇習慣性地查看了一下郵箱。新郵件的發件人赫然是Nature編輯部。“希望是文章被接收的好消息。”楊緒勇懷著緊張又......
大模型有許多“崩”的時候,但有一種崩潰叫做“自毀前程”——近日,《自然》發表在封面的一篇論文指出,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項由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
日前,學術期刊《自然》及其子刊的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英國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舉行了罷工。據《科學》報道,這是《自然》155年出版歷史上的第一次罷工,是9個月來引起研究界極大關注的一場爭議的最新升級......
岳龍鳳村一株自然生絨毛皂莢大樹旁,發現一株野外新生絨毛皂莢,該植株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株野外自然狀態下由種子萌發的絨毛皂莢幼苗。 2024年5月14日拍攝到的野生絨毛皂莢種子自然繁殖的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