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充滿空間的液體(Fluid filled space)即在人體中發揮重要作用的新器官“間質組織”。
據英國《獨立報》3月28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偶然發現了人體內的一種新器官——“間質組織(Interstitium)”,它可能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之一,可充當“減震器”,減輕人體組織受到的損害,而且,其可能與癌癥的擴散有關。最新發現不僅將重塑我們對人體的理解,還有助研發新的癌癥測試方法。
這些間質組織位于皮膚之下,以及腸道、肺部、血管和肌肉內部,并連接在一起形成由強大的柔性蛋白質網支撐的網絡,其間充滿了液體。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雜志上撰文,首次將間質組織歸為新器官,并對其功能進行了研究。
西奈山貝斯以色列醫學中心的醫生戴維·卡爾-洛克博士和佩德羅斯·貝尼亞斯博士在研究病人的膽管尋找癌癥跡象時,發現有些洞與以前已知的人體解剖結構不匹配,于是,他們向紐約大學病理學家尼爾·斯希斯博士尋求專業幫助,無意中發現了間質組織。這種現象并非個例。研究人員檢查了12名癌癥患者的膽管組織樣本,并在每個樣本中都找到了這一結構。
研究人員解釋稱,傳統的檢查身體組織的方法讓他們與間質組織失之交臂。長期以來,科學家在解剖過程中,無意識地破壞了間質組織的結構,當其中的液體被排空,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它們僅是一層簡單的結締組織,因此,人們從未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研究還發現,間質組織不僅出現在膽管中,還出現在許多重要的內臟器官周圍。當身體組織遭到外部沖擊時,它能起到緩沖作用。另外,腫瘤中的癌細胞可通過間質組織進入淋巴系統,因此,作為人體內流動液體的“高速公路”,間質組織可能會“為虎作倀”,助癌癥在人體內擴散,因此,深入理解這一新發現有助科學家開發新的癌癥檢測方法。
斯希斯說:“新發現有望推動醫學領域的巨大進步,比如,間質組織液體的直接取樣可能成為一種強有力的診斷工具。”
·“目前尚無人源性SpV模型,這限制了對人體內SpV核團發育、功能及其病理機制的研究。因此,構建SpV類器官將為研究人類大腦提供新穎且重要的(有時甚至是唯一的)窗口。例如,如果希望在人源遺傳背景下研究......
中新網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作為哺乳動物中目前所知唯一的磷酸鹽外排蛋白,XPR1如何一馬當先、以一己之力挽救磷失衡細胞于“水火之中”?這一此前備受矚目的未解之謎,被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研究所破解。......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肝膽胰與肝移植外科劉昌教授、曲凱教授團隊與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王文教授、邱強教授、王堃教授團隊合作,在肝臟功能起源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揭示了基因組重復事件在肝臟再生等復......
科技日報北京7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包括美國弗吉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在內的研究團隊,首次開發出一種可“按需打印”且能與人體相容的器官構建模塊。這將為研究各種疾病進展和相應療法帶來極大助力。研究......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麻省總院于3月16日實施一例臨床異種腎移植,這位男性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已于美國當地時間4月3日下午出院回家。“這是全球第一例接受基因編輯豬的器官移植走出醫院的病人。”華中科技大學同......
美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血液檢測新方法可分析人體器官的老化,或能更好地預測疾病風險和老齡化影響。研究者對逾5000人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其中近20%的人表現出某一器官明顯加速老化或器官特異性疾病,這可能會增......
導讀:實現了從血漿蛋白質組學分析中挑選出的器官特異性衰老標志物 新研究在血漿中發現了器官特異性的衰老標志物,可以突顯個體在一個或多個器官中的衰老速度超過正常。"我們的研究引入了使用......
部分民眾總感覺“陽康”后一直有不舒服的現象,在近期中國科學家發表的一項重磅研究中得到了分子層面的科學論證:新冠病毒會對部分感染者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涉及肺、腎、腦、運動能力、血糖、疲勞、嗅/味覺異常、......
脊髓作為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大腦和周圍神經的重要橋梁,支配著全身各種運動功能。而這些運動調節功能的主要執行者則是脊髓內一群稀少(僅占脊髓全部細胞約0.3-0.4%)而又關鍵的細胞——運動......
依靠“冷凍技術”,穿越千年,在未來蘇醒,這是科幻小說中常有的情節。雖然,目前實現冷凍和復活整個生物體還很遙遠,但冷凍器官的科技進展還是給人們帶來不少驚喜。近期,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的一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