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Horticulture Research 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中心郎曌博研究組題為Genome Editing for Horticultural Crop Improvement 的綜述論文。 該文系統總結了不同的基因編輯技術特別是CRISPR系統的優缺點,基因編輯技術在園藝作物上的研究現狀,以及基因編輯在園藝作物育種上的應用和挑戰。
園藝作物為人類的飲食健康、藥用以及審美需求做出了巨大貢獻,是農業生產一個重要部分。當代消費者對于園藝產品的產量和質量有了更高的需求。所以,改良園藝作物適應可持續生產要求一直是科學研究的重點。
該論文強調,有價值的遺傳變異是作物改良的基礎。傳統育種中利用的遺傳變異主要產生于自然過程或者是物理、化學誘變。這些變異發生概率低,突變位點不可預測,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長了育種周期。新興的基因編輯技術則能夠克服這些不足之處,已經在園藝作物研究中展現了巨大的科研與應用價值。目前基因編輯技術研究在園藝作物上主要集中于番茄和土豆,同時被編輯的目的基因主要是參與生長發育、代謝以及對外在環境脅迫的響應等基因。基因編輯的有效性和目的性,無外源DNA的再生遺傳材料和遺傳改良作物監管法規的開放正在促進園藝作物中的基因編輯的研究與應用。然而,該論文也提出:確定合理的目的性狀、闡釋性狀的功能基因、提高編輯效率和分離無性繁殖作物中基因編輯引入的外源DNA等仍然是面臨的挑戰。
郎曌博研究組博士后許杰猛為論文的第一作者,郎曌博為論文的通訊作者;同時朱健康研究組華凱也參與了論文撰寫。
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研究員閆森/教授李曉江團隊首次將CRISPR/CasRx系統應用于亨廷頓舞蹈癥大動物模型的治療,并成功在多種疾病模型中驗證了其有效性。CRISPR/CasRx系統的成功......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與應用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基因編輯平臺——“最小通用遺傳擾動技術(mvGPT)”。這一平臺集成了基因精確編輯、基因表達激活與抑制等多重功能,為研究DNA功能原理、治療遺傳性......
南非更新了國家健康研究倫理指南,其中增加了關于可遺傳人類基因組編輯的新章節。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擔憂。受精后5至9天、處于囊胚階段的人類胚胎圖。圖片來源:JuanGaertner/SciencePhoto......
近日,生物工程學院智能生物制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基因編輯與合成生物工程課題組劉嶸明教授受邀在生物工程領域國際權威Top期刊《生物技術發展趨勢》(TrendsinBiotechnology)發表題為“在工......
生物法合成NMN有新突破。據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所消息,該所通過開發從頭合成途徑提高煙酰胺單核苷酸(NMN)產量,實現超過100倍的NMN產量提升。報道稱,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通過系統工程化改造大......
圖二甲雙胍逆轉靈長類多維衰老時鐘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1921006、92168201、92149301)等資助下,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員與曲靜研究員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
近日,引正基因宣布完成戰略融資,由戈壁大灣區旗下管理的AEF大灣區創業基金投資。引正基因是一家精準基因組編輯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基因編輯平臺型技術公司,專注基因編輯工具底層技術開發。公司開發的基于C......
科技日報北京9月23日電 (記者張夢然)瑞士蘇黎世大學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聯合團隊通過設計小而強大的TnpB蛋白開發出一種變體。該變體修飾DNA的效率提高了4.4倍,成為一種緊湊、有效的基因......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