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馮新亮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余彥教授合作,基于多組分添加劑的協同效應,開發了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新型“雞尾酒電解液”,通過在正極和負極上協同形成穩定和快離子傳輸的電極/電解液界面,提升了商業鈷酸鋰的4.6V高電壓和5C超快充性能,并能在寬溫度范圍(-20~45℃)內穩定運行。相關成果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上。
鈷酸鋰因其高的體積、重量能量密度而成為3C電子產品的主要正極材料。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鋰離子電池必須實現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長的循環壽命、更快的充電能力和更寬的工作溫度范圍。原則上可以通過提高充電截止電壓來進一步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然而,高壓下電解液持續的氧化分解、不均勻正極-電解質界面的過度生長和遲緩的界面動力學仍然是阻礙鈷酸鋰實現高壓、快充的關鍵問題。迄今為止報道的最先進的電解質仍然無法兼顧高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隨著能量密度的增加,緩慢的界面動力學極大地限制了上述兩個指標的同時實現。
該工作中,研究團隊開發的基于多組分添加劑協同的新型“雞尾酒電解液”,可提升商業化鈷酸鋰在4.6V高電壓、超快充和寬溫條件下的工作能力。“雞尾酒電解液”通俗來說,是一種特殊的電解液“配方”,它借鑒了調制雞尾酒的方法,即通過選擇和調配不同的組分,以達到優化電池性能的目的。
團隊利用多種表征手段證實了這種“雞尾酒電解液”通過LiPF6、LiPO2F2等多組分之間的協同效應,在正極和負極表面分別形成薄且堅固的電極/電解液界面膜,有效緩解了正極表界面結構降解和界面副反應,并加速界面反應動力學,即使在高倍率下也能抑制負極側鋰枝晶的生長。因此,商業化鈷酸鋰表現出優異的長循環穩定性、快充、倍率性能和寬溫運行能力。研究發現,在5C超快充下經過1000次循環,容量保持率高達73.2%;石墨||鈷酸鋰實用性軟包電池在2000次循環后具有72.1%的容量保持率,展示出工業應用潛力。
此外,團隊還將基于多組分添加劑協同的電解液推廣應用到其他先進的高鎳和無鈷正極,證明了該工作所開發的“雞尾酒電解液”具有通用性和普適性,為發展高能量密度的快速充電電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王鵬飛教授課題組在高安全鈉金屬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團隊設計了一種雙陰離子配位的具有局部高濃度結構的磷酸酯類電解液,并在正極表面形成了薄而穩定的富含磷/硼的梯度CEI。相關研......
開發高能量密度二次電池是電動汽車和智能電網等長續航和大規模儲能產業發展的核心動力之一。然而,嵌入反應通過單電子轉移提供的比容量有限,因此現階段的商用鋰離子電池難以滿足電化學儲能體系不斷增長的性能需求。......
發展極端低溫電池對于寒冷氣候下人類活動以及極寒條件下太空探索和深海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低溫下的電解液尤其是水系電解液存在易凍結的問題,阻礙了電池在低溫下應用。H2O-solute相圖存在三類典型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馮新亮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余彥教授合作,基于多組分添加劑的協同效應,開發了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新型“雞尾酒電解液”,通過在正極和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德國德累斯頓工業大學馮新亮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余彥教授合作,基于多組分添加劑的協同效應,開發了一種具有普適性的新型“雞尾酒電解液”,通過在正極和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和研究員袁治章團隊在堿性鋅鐵液流電池電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通過調節鋅活性物質的配位結構,揭示了其對鋅沉積的影響機制,實現了堿性鋅鐵液流電池的高效穩......
能量型鋰金屬電池作為下一代電化學儲能技術,是電動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發展的基礎。然而,在構建高比能鋰金屬電池的條件(如欠鋰、低電解液用量等)下,鋰枝晶不可控生長和中間產物穿梭等問題制約了產業化進程。與......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2023年7-8月,我國鋰離子電池(下稱“鋰電池”)產業延續增長態勢。根據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企業信息和行業協會測算,7-8月全國鋰電池總產量超過180GWh,同比增長23%。鋰電池環......
7月7日,山東海科新源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科新源”)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成功上市。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數量達到5574.08萬股,占發行后總股本的25%,募集資金總額約11.14億元,將主要投......
近日,長沙理工大學賈傳坤教授、丁美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唐奡研究員、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周光敏教授,利用溴離子絡合鋅離子的方法來提高鋅/鋅離子電對氧化還原可逆性和穩定性。研究發現,溴離子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