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雜志網站日前報道,一個由多國科研機構組成的國際委員會3日發表報告稱,可遺傳人類基因組編輯(HHGE)當前還達不到安全、有效地應用于人類的相關標準,各國在決定是否批準這類技術進入臨床應用前,應展開廣泛的討論并進行嚴格監督。
這一國際委員會名為“人類生殖系基因組編輯臨床應用國際委員會”,由來自10個國家科研機構的18名代表組成,包括美國國家醫學院、國家科學院以及英國皇家學會等。
這份報告稱,人類胚胎的基因組一旦被編輯,除非有確切證據顯示精準改變基因組能帶來可靠結果,且不會導致意想不到的變化,否則不應該用于生育。而目前包括CRISPR技術等在內,沒有任何基因組編輯技術能夠達到這一標準。
基因組編輯是指在特定基因中插入、刪除或更換DNA(脫氧核糖核酸)片段。理論上,基因組編輯可改變特定的遺傳特征,因而不僅能修改胚胎基因、消除遺傳病,也能增強生理特征,但這種“設計嬰兒”涉及倫理和多種技術問題——編輯人類胚胎的主要危險在于會出現意想不到的“脫靶效應”,且這些DNA變化在胚胎植入母體前無法檢測到。
該報告對HHGE的潛在用途進行了分類,根據風險情況創建了一個6級結構。報告說,如果一個國家決定批準HHGE技術的應用,初期也應將這類技術限定在預防嚴重單基因遺傳病的范圍內,并且這類技術只應在沒有其他選擇時才考慮使用。此外,這份報告也為各國及國際層面在HHGE技術方面的監管提供了基礎指導建議。
委員會聯席主席凱·戴維斯說:“當前仍需更多研究來驗證基因組編輯技術應用在人類胚胎上的效果,以確保能夠精確修改并且不會出現脫靶效應。”
基因組編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推動了作物改良,但以DNA形式遞送基因編輯工具的方式存在外源DNA整合風險和脫靶效應。近年來,無外源DNA殘留的基因組編輯遞送技術備受關注。盡管基于核糖核蛋白的遞送策略在......
一份指南提出,英國應成立一個專門委員會,監督所有使用干細胞培養的胚胎模型的研究。這是英國首個此類研究指南。據《科學》報道,近日,由英國劍橋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工作組發布了這項實踐準則,旨在消除長期存......
基因組編輯,特別是CRISPR-Cas9方法,為嚴重聯合免疫缺陷(SCIDs)和其他遺傳疾病提供了革命性的解決方案。巴伊蘭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他們的GExHDR2.0策略加強了這種方法,旨在實現精確的基......
近日,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卞小瑩教授和張友明教授團隊在微生物基因組編輯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相關研究成果以“ImproveddsDNArecombineeringenablesversatilemul......
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被《科學》雜志列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2020年10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病原學研究所的EmmanuelleCharpentier博......
日前,兩篇在線發表于《自然》雜志的論文引來了廣泛關注:來自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兩支團隊在干細胞領域取得突破,成功在體外誘導分化出了類似人類胚胎早期的結構,對于理解人類早期胚胎發育有著重要意義。《自然》同期......
一直以來,我們對人類生命起源的探索從未停止,但是由于人類胚胎資源的限制,我們對胚胎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組織器官發育的了解非常局限。人類早期胚胎主要由上胚層(epiblast,EPI)、原始內胚層(pri......
處于囊胚期的胚胎由三種細胞組成:上胚層細胞(Epiblast,Epi)、原始內胚層細胞(PrimitiveEndoderm,PrE)以及滋養層細胞(Trophoblast,TE)(圖1)。其中上胚層細......
通過基因組的定向與特異改造而實現作物的精準設計和培育是作物遺傳改良研究的重要問題,基因組編輯有望為該問題的解決提供重要策略與途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高彩霞研究組致力于植物基因組編輯......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據美國《科學》雜志網站日前報道,一個由多國科研機構組成的國際委員會3日發表報告稱,可遺傳人類基因組編輯(HHGE)當前還達不到安全、有效地應用于人類的相關標準,各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