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02-15 20:25 原文鏈接: 科學家構建小麥籽粒發育中的轉錄調控圖譜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路則府團隊在《生物技術通報(英文)》(aBIOTECH)發表了文章,構建了小麥籽粒發育不同階段的全基因組染色質開放圖譜以及基因表達圖譜,并對小麥籽粒發育中關鍵轉錄因子的調控網絡進行了解析,揭示了小麥籽粒發育中亞基因組的分化調控,同時發掘了共調控淀粉與蛋白合成的轉錄因子,為小麥品質的改良提供理論基礎。

    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是全球糧食安全最重要的作物之一,提供了人類消耗熱量和蛋白質的1/5以上。普通小麥是異源六倍體(AABBDD, 2n=6x=42),基因組大小約15G,其中90%以上為非編碼區,蘊含豐富的調控元件。小麥三個亞基因組基因表達模式和水平的分化被認為是小麥多倍體優勢形成的基礎,但是基因表達分化產生的基礎并不清楚。小麥籽粒主要由種皮、胚乳和胚組成,其中胚乳是儲存器官,在籽粒發育過程中積累大量淀粉和蛋白質,是面粉的主要來源。因此,闡明小麥籽粒發育過程中的轉錄調控網絡,挖掘影響小麥籽粒發育的關鍵調控因子,對解析小麥產量和品質形成的分子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研究團隊結合ATAC-seq和RNA-seq數據,分析了小麥籽粒不同發育階段(授粉后5、9、15、20天)的全基因組開放染色質區域以及基因表達模式,發現染色質可及性變化與基因的表達水平呈正相關關系,并且隨著種子逐漸成熟,遠端開放染色質的比例逐漸增加。

    該團隊進一步鑒定了不同階段特異開放的染色質區域的轉錄因子結合位點,發現不同發育階段參與的轉錄因子存在豐富的亞基因組偏好性。其中在小麥授粉后的5天和9天的胚乳中,NAC、bZIP和SPL等轉錄因子在A亞基因組上的開放染色質區域中顯著富集;而在小麥授粉15天、20天的籽粒中,NAC、ARF和MYB等轉錄因子在B和D亞基因組上的開放染色質區域中顯著富集。

    作者同時預測了關鍵轉錄因子與淀粉和貯藏蛋白生物合成相關基因之間的潛在相互作用網絡,并采用雙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對該網絡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NAC100對淀粉合成通路和谷蛋白合成途徑均具有轉錄激活活性,并且多個轉錄因子可以同時協同調節小麥淀粉和蛋白質合成途徑。

    該研究提供了小麥籽粒發育的順式調控元件以及反式作用因子等大量資源,并構建了小麥籽粒發育過程中的轉錄調控網絡,為小麥產量和品質調控的分子機制研究提供基礎,相關數據可以在數據庫(http://43.138.109.113/WELab)中查詢使用。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家基金(海外)、中央公益性科學機構基礎研究基金、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基礎研究基金資助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科技創新計劃的支持。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裴洪翠和碩士研究生李雨珊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路則府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相關文章

    《自然》:研究解碼全球小麥百年種質多樣性

    6月17日,《自然》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領銜的一項國際合作研究成果。科研人員引進和利用20世紀初收集的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的小麥種質資源,綜合運用基因組學、遺傳學、生物信息學和......

    古麥今用現代小麥找回丟失的遺傳基因

    記者18日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獲悉,6月17日23時,《自然》刊登了該所(嶺南現代農業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深圳分中心)研究員程時鋒團隊聯合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等國內外多家優勢單位完成......

    “小麥—冰草”開辟小麥高產育種新途徑

    5月底,河南新鄉的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試驗基地里,小麥即將成熟,麥浪翻滾,一片金黃,這片地里種植的小麥品種中,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立會團隊創制的90個“小麥—冰草”遠緣雜交創新......

    小麥家族上新!國家審定通過135個小麥新品種

    日前,農業農村部發布品種審定公告,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根據《種子法》《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辦法》有關規定,嚴格審核把關,審定通過了135個小麥新品種。從審定品種情況看,重點在兩個方面取得了新進......

    保護種糧積極性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主糧農業保險全面鋪開

    糧食安全關乎國計民生,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更是端穩中國飯碗的底氣所在。實施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政策,能夠幫助種糧農民有效抗御風險,保護種糧積極性,守護好農民“錢袋子”。不久......

    中國“種子銀行”保存超萬種近10萬份種子

    中新網北京6月1日電(記者孫自法)野生生物種質資源采集、保存和利用設施被譽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種子銀行”,其“存貸賬目”狀況如何備受關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一角。......

    普冰“煉成”:為小麥種業注入新動能

    戈壁灘上有一種野草,莖稈細韌,葉子堅硬窄短內卷,花序粗壯,小穗緊密平行排列成兩行。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冰草。由于冰草營養豐富,適口性佳,被各種家畜所喜食,成為中國北方干旱及半干旱地區人工草地種植的重......

    全國小麥抗赤霉病育種工作推進會議召開

    為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方案、推動我國小麥抗赤霉病新品種選育,在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科學技術司領導下,國家農業生物育種專項(小麥)、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小麥)、國家小麥育種聯合攻關、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

    綜合技術助力小麥高質高效大面積單產提升

    5月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原研究中心、作物科學研究所與棉花研究所聯合主辦高產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中麥578高質高效大面積單產提升綜合技術展示現場觀摩暨產業化對接會。豐收在望的示范區中麥578。中國農科院......

    妙!我國科學家為小麥注入“植物疫苗”

    “病原真菌是‘敵人’,真菌病毒是‘敵人’的‘敵人’,而‘敵人’的‘敵人’不就是咱們的‘朋友’嗎?”5月9日,“植物疫苗促進小麥抗病、提質增產綠色技術”現場觀摩活動在湖北省襄陽市舉行。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姜......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