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2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該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從原法的6章34條增加到8章60條,其中規定,每年9月為全國科普月。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石宏指出,修訂科學技術普及法是全面總結我國科普事業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加強科普事業法治保障的現實需要。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為新時代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科技部科技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培訓處處長、研究員彭春燕說。

      突出科普重要地位,確立全國科普月

      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性工作。現行的科學技術普及法自公布施行以來,對促進科學技術普及、提高公民科學文化素質、推動創新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科普事業蓬勃發展,但還存在對科普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等問題。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從法律層面明確新時代科普的使命和定位,強調國家把科普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動科普與科技創新緊密協同,充分發揮科普在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事業發展中的作用。

      參與了此次修訂工作的彭春燕表示:“這明確了科普要和科技創新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共同支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科技強國建設。”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還將每年9月確立為全國科普月。

      此前,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等系列主題科普活動已舉辦多年。其中,全國科普日活動已舉辦了20多年,舉辦規模大、時間長,實踐上已覆蓋近一個月的時間,獲得了公眾廣泛認同和積極參與。

      “科普月的設立,則通過法律的形式將全國科技周、全國科普日等國家科普示范活動的經驗做法進一步強化,集中一定時間段向公眾開展科普活動。九月也是新學年的開始,集中組織科普活動也能和學校的教育形成有效銜接。”彭春燕說。

      強化社會力量參與,凝聚科普工作合力

      多年來,我國科普領域存在高質量科普產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社會關注度和重視度不高的問題。

      “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強化了全社會科普責任,政府、社會、市場共同推動構建大科普格局。”彭春燕說。

      具體而言,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充分發揮教育機構在科普中的作用,對高等學校、中小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學前教育機構等如何開展科普作出專門規定;鼓勵科普的專職化和專門化,規定有條件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機構、高等學校可以設置專職科普崗位和專門科普場所;促進企業結合科研生產實踐開展科普;鼓勵企業將自身科技資源轉化為科普資源,向公眾開放實驗室、生產線等科研、生產設施。

      石宏介紹,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還注重發揮社會團體的作用,明確規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類社會團體等應當組織開展專業領域科普活動;強調完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科普功能;規定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規劃展覽館等文化場所應當發揮科普教育的作用;規定國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科普事業,鼓勵社會力量依法設立科普獎項。

      “這有利于促進更多主體參與到科普工作中,推動形成公益性與市場化、產業化相融合的科普服務。”彭春燕說。

      促進科普活動開展,強化科普人才隊伍建設

      為促進科普活動開展,強化科普人才隊伍建設,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增加了“科普活動”和“科普人員”兩章。

      石宏介紹,在促進科普活動方面,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鼓勵有關機構、企業等依托現有資源并根據發展需要建設科普創作中心;規定國家鼓勵在職業培訓、農民技能培訓和干部教育培訓中增加科普內容;規定科普內容應當具有合法性、科學性,國家加強對科普信息發布和傳播的監測與評估,對傳播范圍廣、社會危害大的虛假錯誤信息,科學技術或者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及時予以澄清和糾正。

      在科普人才隊伍建設方面,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規定國家加強科普工作人員培訓和交流,建立專業化科普工作人員隊伍;規定科技領軍人才和團隊應當開展科普,鼓勵和支持老年科學技術人員積極參與科普工作;規定國家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職業學校設置和完善科普相關學科和專業;規定國家完善科普志愿服務制度和工作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鼓勵相關單位建立符合科普特點的職稱評定、績效考核等評價制度,為科普人員提供有效激勵。

      “這實際上打通了科研到科普的全鏈條,將激發更多科研人員投身科普事業。”彭春燕說。

    相關文章

    科學技術普及法完成首次修訂為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2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該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從原法的6章34條增加到8章60條,其中規定,每年9月為全國科普月。全國人大常......

    科學技術普及法完成首次修訂為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12月2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該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訂的科學技術普及法從原法的6章34條增加到8章60條,其中規定,每年9月為全國科普月。全國人大常......

    正式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2024年修訂)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2024年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四十三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于2024年12月25日修訂......

    關注!《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修訂后發布

    2024年11月,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已修訂并印發《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實施細則》,主要修訂內容與政策亮點如下:修訂內容《實施細則》修訂內容共涉及31條,其中包括新增3條、......

    56個項目獲2023年度大連市科技獎

    11月27日,大連市科技大會召開。會上解讀了《大連市進一步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為獲得2023年度大連市科學技術獎勵的科學家和獲獎項目代表頒獎。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22年來首次修訂!筑牢大國科普基石

    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國家科普能力建設在提速。11月4日,科學技術普及法修訂草案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這是科學技術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來的首次修訂。科普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海南省科技廳組織召開海南省“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

    10月14日,海南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召開海南省“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編制工作座談會。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科技部人才交流開發服務中心,以及相關單位的16名專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

    人類感官中嗅覺反應最慢?研究發現比之前認知快近10倍

    嗅覺經常被認為在人類感官中的反應最慢,事實確實如此嗎?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人類行為》北京時間10月14日夜間在線發表中國科研團隊完成的一篇神經科學論文指出,人類對一次嗅聞中氣味的時間......

    2023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揭曉首次設置特等獎

    9月2日,全省科技大會、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石家莊召開,對獲得2023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的項目和人員進行表彰。253項(人/組織)被授予2023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其中,河北省首次設置科學技術......

    四川省科技廳公示擬新建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擬新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的公示根據《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川科基〔2020〕9號)等文件的有關要求,現對擬新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進行公示(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4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