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桶裝水抽檢菌落總數超標”的新聞在公眾中激起了波瀾。據報道,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的2014年第二階段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部分知名水企均因菌落總數超標而登上“黑榜”。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隨后發布了關于包裝飲用水國家監督抽檢結果的相關說明,澄清了此次“菌落總數超標”是媒體對同一次檢測結果的重復報道,那么,“桶裝水菌落總數超標”究竟如何判斷?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在說明中表示,今年9月,協會就已要求會員企業采取行動、加強自查。經調查,在樂百氏、娃哈哈、怡寶等企業對出廠產品自查時,未發現菌落總數超標,后經查證,發現菌落總數超標可能是流通過程中搬運時蓋子松動或桶身滲漏等缺陷所致。
華西醫大附二院教授李載明說,人類本就生活在與細菌共存的世界中,細菌的種類繁多,但絕大多數是對人體有益的,只有極少數“致病菌”才對人體有害。
菌落總數并非是檢測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的科學指標,而在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和歐盟等相關標準法規中,也均未設立菌落總數指標。
今年8月12日,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第十次主任會議上審定通過了新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包裝飲用水》國家標準,將在今年底公布實施,此國家標準將與國際標準相接軌,取消菌落總數指標,只對“致病菌”設立相關檢測指標。
李載明說,如果把飲用水中的細菌總數比作人數,新國標則是無論人數多少,好人不管,只抓壞人,對致病菌“0容忍”。
中消協維權專家楊永蘭說,這既是對消費者的健康負責,也讓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新國標借鑒和參照了世界衛生組織和歐盟等多個國際標準,其中規定,凡是致病菌,只要有1個,那也是不合格,這不僅是對消費者健康的維護,而且對消費者的維權也提供了支持。
專家解釋,科學使用桶裝水,要讓飲水機所在的地方保持環境干燥、干凈、陰涼避光,不能被陽光直射。市面上的桶裝水保質期在3個月左右,也有一些企業的產品保質期為1個月,桶裝水容易過期。
專家建議,桶裝水應以盡快喝完為原則,最好一個星期內喝完,一些家庭人口少的,8—10天內喝完也可以,桶裝水放時間長了,則最好煮開了喝。
而飲水機一般要3個月至半年就要清洗一次,清潔飲水機不僅要清洗干凈,還須進行專業消毒,僅用洗潔精清潔是不夠的,需清洗店的專用清潔劑,比如二氧化氯消毒劑,最好致電送水店,讓專業人士上門清洗,清潔完最好放掉一些水之后再飲用。
專家提醒,很多人只注重飲水機內部健康,出水口也很重要。出水口是與外界接觸最頻繁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結水垢的地方。若出水口結水垢了,要重新更換。
近日,2024年第17號國家標準公告發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化學試劑三水合乙酸鈉(乙酸鈉)》等335項國家標準,現予以公告。 335項國家標準(部......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公開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征求意見稿)》等2項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意見的通知”,征求《固定污染源廢氣揮發性有機物的采樣氣袋法(征求意見稿)》和《環境空氣......
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關于征求《元宵質量通則》等15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稿)意見的通知,涉及食品、日用品等方面,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4年9月16日。全文如下:關于征求《元宵質量通則》等......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國家標準《果蔬、花卉醬質量通則》(報批稿)征求意見。報批稿是針對GB/T22474-2008《果醬》的第一次修訂,并且報批稿文本的內容變化非常大,可能對行業帶來重大影響。下......
國家藥典委擬修訂3127單抗分子大小變異體測定法國家藥品標準,于近日發布了“關于3127單抗分子大小變異體測定法標準草案的公示”。該標準草案類別屬于生物制品,公示期60天。《中國藥典》2020版三部通......
近日,江南大學在北海市組織召開《北海海鴨蛋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規劃(2024-2026)》與《北海海鴨蛋質量等級標準》論證會。會上,江南大學食品安全風險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吳林海教授介紹了《標準體......
日前,在江蘇徐州舉辦的電動工程機械標準穩鏈經驗交流現場推進會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宣布了一項里程碑式的舉措:首批七項電動工程機械國家標準正式發布,這標志著我國電動工程機械標準體系邁入了全新......
色譜分析法作為一種常用的分離和分析化學物質的實驗技術,包括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和超臨界流體色譜法等等。近年來,隨著色譜分析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相關檢測標準也逐步完善。目前,已有共計......
7月29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2024年度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計劃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顯示,標準研制應當以保障人民健康為宗旨,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依據,充分考慮我國經......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7月31日消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中醫藥標準化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6年底,適應中醫藥高質量發展需要、結構合理的標準體系基本建立,中醫藥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