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8-23 13:44 原文鏈接: 科技水平落后成中國低碳轉型最大瓶頸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在能源環境方面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中國生產力學會會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第一副會長王茂林日前在接受《科學時報》采訪時表示,中國走上低碳之路已刻不容緩。

      中國低碳轉型面臨重大挑戰

      “目前世界各國向低碳經濟轉型還沒有可供借鑒的成熟模式,具體的發展路徑選擇還需要各國根據國情作出選擇。”王茂林直言。

      如今,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一是,在國際產業鏈分工中成為低端產品的“世界工廠”;二是,在產業結構上“重化工業”要加速發展;三是,要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并舉的艱巨任務。同時,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先進技術的缺失都將在很長一個時期內成為我國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重大挑戰。

      然而,無論是從應對國際減排壓力,還是從促進國內可持續發展的自身需求等長遠目標出發,中國低碳轉型的道路已經無可回避。政府已經提出一些雄心勃勃的量化指標,包括: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較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森林面積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增加13億立方米……

      不過,王茂林認為,中國與發達國家在經濟保持增長、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同樣具有高能源消費、高排放的特征;與發達國家不同的是,中國還面臨著氣候變化、糧食安全、能源稀缺等諸多挑戰。

      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高污染、高能耗問題,主要源于經濟結構的不合理和覆蓋全國的低端制造、低端生產、低端加工。“通過經濟結構調整優化,淘汰消耗大、污染重、回報低的產業和產品,盡全力發展清潔能源、減少煤炭的直接燃燒,是中國未來10年最艱巨、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王茂林強調。

      王茂林坦陳,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現在還沒有完成工業化、城市化,應在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的同時,抓緊對清潔技術的開發和新能源的利用進行研究,全面實現中國低碳經濟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的有機結合才是現實選擇。

      科技水平落后成最大瓶頸

      “中國經濟由‘高碳’向‘低碳’轉變的最大制約是整體科技水平落后,一定要在科技創新的基礎上發展中國低碳技術。”王茂林說。

      目前,我國的科研體系和生產體系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產品開發能力低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的知識產權,科技投入較低,無法形成一個集科研、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完整鏈條。基本還是進行仿制或者為別人代理生產,依靠廉價勞動力、資源能耗的大量投入來賺取國際產業鏈低端的微薄利潤。

      “如果單純的以碳減排為核心,貿然向發達國家看齊,把當前的工作重心完全放在發展清潔能源上。那么,我們就不得不依靠商業渠道、花費大量外匯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王茂林直言。

      然而,相關資料顯示,按照中國向世界承諾的到2020年實現40%~45%的減排量,中國每年為此將新增投資約728億美元。“每年花幾千億元人民幣做這件事情的代價就非常大了,這對于尚不富裕的發展中的中國來說顯然是一個沉重的負擔。”王茂林表示。

      為此,王茂林認為,根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國際上應對氣候變化的趨勢,努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技術、適用技術的層次體系,做到各種技術之間互相協調與推動。不僅要加大適用技術推廣應用力度,也要著力加強新能源技術、清潔煤技術、節能降耗等戰略性技術的研發和儲備。

      當下,在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引導下,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地將發展新能源產業視為搶占未來經濟發展制高點的著力點,都希望在這場世界新能源產業的角逐中拔得頭籌。

      然而,“發展低碳經濟確實為中國提供了一個跨越趕超世界的契機,但在當前推進低碳經濟發展中,我們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與穩定、統籌與協調、經濟與社會、資源與生態的各種關系,決不能一味地追求低碳,而忽視我們的國情。”王茂林強調,應該在理性看待當前世界新能源產業這場角逐的基礎上,正確把握我國的能源現狀,科學推進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以免在爭先恐后中遺漏了我們最急需的東西。

    相關文章

    政策扶持新型儲能行業快速發展上市公司加碼布局

    儲能行業再迎利好消息。11月6日晚間,工信部公開征求對《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的意見,方案指出,著力擴大有效需求,推動實現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效聯動發展。引導上下游......

    “煥新”政策推動循環產業更多經濟新動能待激發

    商場超市中,家電家居琳瑯滿目,消費者購物熱情高漲;汽車4S店內,看車購車者絡繹不絕;循環產業園里,廢舊家電、汽車拆解忙碌作業,資源再生利用形成產業鏈……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出臺以來,家電、家居、汽車消費......

    長安汽車將發布固態電池新技術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速

    據太藍新能源官微,太藍新能源聯合長安汽車,將于11月7日在重慶召開固態鋰電池新技術發布會。今年8月,長安汽車入股太藍新能源,作為國內率先實現半固態電池量產的企業,太藍目前已經在部分細分市場實現產品的批......

    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涉網安全能力服務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

    國家能源局關于提升新能源和新型并網主體涉網安全能力服務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能源局,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各派出機構,全國......

    純鋰新能源公司全固態鋰電池實現量產

    傳統鋰電池在過度充放電、高溫、碰撞等條件下可能因液態電解質的泄漏和揮發而發生燃爆事故。安全事故頻發的壓力下,采用固態電解質的新型鋰電池技術備受關注。記者獲悉,北京企業純鋰新能源公司研發出了一款全固態鋰......

    再迎利好消息!工業硅、新能源兩大行業受益

    新能源汽車獲政策大力支持,工業硅價格迎來積極因素。公務用車大力支持新能源據消息,國管局、中直管理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做好中央和國家機關新能源汽車推廣使用工作的通知》,旨在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更好發......

    26萬股民沸騰!常山北明迎來擬置換資產引入新能源、智慧城市業務

    “常山趙子龍”大消息!大牛股迎來擬置換資產引入新能源、智慧城市業務27日晚間,大牛股常山北明突然發布公告,為了聚焦軟件主業,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公司擬引入與軟件業務有協同效應的新能源及智慧城市業務,同......

    向重大技術創新策源地加速邁進——遼寧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觀察

    短短兩年,一個嶄新的科技創新高地拔地而起!10月15日,大連高新區,英歌石科學城正式開城。這是一個面向未來的高能級科創平臺,匯聚了200多個高水平科研團隊、1000多名科研人才,全國重點實驗室、遼寧實......

    智能電網領域2025年度重大攻關需求建議開始征集

    關于征集智能電網領域2025年度重大攻關需求建議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能源局,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為高質量組織實施智能電網領域科研攻關,推動形成“自上而下”與“......

    北京工業大學與赫爾共建聯合實驗室產學合作共話卓越未來

    截至2023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而無論是動力電池還是新能源車,中國均占據全球超過60%的份額。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電池的安全問題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英國赫爾有限公司(H.E.L)自......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