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脈很重要!人際網絡是重要資源!”日前,在廣東省進行企業創新調查時,《中國科學報》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員意識到相互交流的重要性。
“實際上,正是利用深圳第一屆高交會這樣的交流平臺,當時尚處于創業初期的騰訊,拿到了第一筆風險投資,從而能夠起死回生,取得發展機會。”深圳市科協主席周路明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舉例說。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社會科學與管理學部主任曾國屏則談到深圳太陽能學會的例子。他介紹說,該學會既承擔第三方鑒定工作,又協助企業進行科技人才和科技項目的交流與發掘。同時,當科研機構或學校有新成果產生時,該學會還會就此對企業進行宣講培訓,以達到技術推廣的目的。
事實上,不僅是深圳,在整個廣東省,乃至全國,科技社團正在更大范圍內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溝通、聯絡和服務作用。
廣東省科協副主席吳煥泉介紹說,“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這一平臺把專家科技人員的科技專長與企業的需求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以廣東志高空調公司為例,該公司通過求助中科院院士周遠團隊,成功解決了智能家居控制和直流變頻空調等尖端技術難題。這使該公司2011年產值大幅提升,躍居全國空調業第三位。”他說。
據了解,近年來,廣東全省300多家學會,均可面向企業開展各類科技服務活動,推廣先進技術成果,并與企業建立了技術創新聯盟,共同開發企業關鍵技術、共性技術。
此外,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背景下,深圳市還成為了首個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試點單位。
面對目前的狀況,周路明認為,為了更好地促進科技人員之間的交流,相關部門要從原來單純地關注高科技制造,轉變為同樣關注高科技創新的人群和活動。
而通過科技社團組織的科技活動,幫助創新體系的各個要素之間建立起聯系,“這就是我們現階段構建創新型體系的重要內容。”周路明說。
在深圳,通過學會、校友會、學校科協等社團的建立,深圳市科協已基本能夠聯系到該市所有科技創新人才。這不但解決了深圳長久以來疏于聯系體制外人才的難題,也為科技人員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
“與一二十年前相比,中小企業創新已經有很大不同,創新門檻變得更高,因此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甚至可能比政府給予研發資金地位更重要。”他感嘆道。
“政府不僅要給科技人員研發的資金,還要提供喝咖啡的資金。”周路明認為,科技的業態在發生變化。行業的融合、學科的交叉和以前單一行業的創新有很大不同,在這種不同行業形成的新型商業模式中,新的溝通模式顯得尤為關鍵。
像深圳科協每年舉辦一百多場交流活動,“這背后蘊涵著新的商業機會,也能夠使企業在成長中少走彎路。”周路明說。
然而,目前的情況卻是,深圳對企業的硬實力建設投入力度比較大,比如在研發和產業化方面投入資金每年有上百億元。但在促進交流和溝通這樣的軟實力建設方面,無論是就深圳還是全國而言,都不盡如人意。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從投資規模和重視程度來看,目前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
為此,在新一輪的國家科技體制改革中,曾國屏和周路明都認為,對于促進科技溝通交流等軟實力建設,需要從國家戰略高度和政策層面上進行制度設計。例如,可以采取加大對國內外各種科技交流活動的投入,加強科學普及活動和人才培養工作的力度等措施。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75.shtm中新網長沙6月25日電(記者孫自法向一鵬)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書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74.shtm中新社長沙6月25日電(記者孫自法向一鵬)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25日發布的《2......
首都科技條件平臺檢測與認證領域中心組織召開“百進千”活動為充分發揮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科技資源及服務優勢,促進人才、技術、資金、政策、管理等與企業深度對接,引導組織科技人員服務企業,提升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
關于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19年度項目指南的通告國科金發計〔2019〕14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創新發展聯合基金”2019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著名金屬學及材料專家師昌緒院士曾說:“代表一個國家在國際上科學地位的,有兩個標志:學會與期刊。”師昌緒院士所說的“學會”指的是科技社團。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8月22日,清華校友企業創新能力評估啟動暨新聞發布會在清華科技園舉辦。據悉,此次活動由清華大學產業創新與金融研究院聯合清華校友總會共同發起,旨在通過科學的評價方法、規范的評選動作、嚴謹的評選流程選出清......
“人脈很重要!人際網絡是重要資源!”日前,在廣東省進行企業創新調查時,《中國科學報》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員意識到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實際上,正是利用深圳第一屆高交會這樣的交流平臺,當時尚處于創業......
“人脈很重要!人際網絡是重要資源!”日前,在廣東省進行企業創新調查時,《中國科學報》記者發現,越來越多的科技人員意識到相互交流的重要性。“實際上,正是利用深圳第一屆高交會這樣的交流平臺,當時尚處于創業......
“雖然你不會在一天內看到變化,但是卻能看到中國前進的步伐。”就中國的競爭力問題,美國《新聞周刊》國際版主編扎卡里亞在10月的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中國這些年“大力鼓勵科技創新,進行人力資源建設,各種產業......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七月十四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提出,中國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仍然薄弱,產學研結合的機制還沒有得到根本突破。 中國企業創新能力,尤其是自主創新能力嚴重不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