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匯聚科技創新動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
中國東海,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這里錨泊作業。從魚苗入艙、投喂養殖、起捕到加工,幾乎所有流程都能在這艘船上完成。船載艙養模式下,“國信1號”一年能養出3700噸魚,比每年查干湖冬捕總量的兩倍還多,堪稱移動的海上牧場。
有數據表明,中國是世界漁業大國里第一個實現了養殖水產品產量超過捕撈總量的國家。近年來,從抗風浪深水網箱、遠海生態圍欄到養殖工船,伴隨信息化、智能化技術為各類海洋養殖裝備賦能,我國不斷加快耕海牧漁的步伐。在發展空間上,由近岸淺水向深遠海拓展;在生產方式上,由傳統養殖模式向現代工業化生產轉型。通過持續打造“藍色糧倉”和優質蛋白生產新基地,越來越多的高品質魚類“游”上了百姓餐桌。
實踐啟示我們,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指出:“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解決好吃飯問題、保障糧食安全,要樹立大食物觀,既向陸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漁,建設海上牧場、‘藍色糧倉’。”我國擁有約300萬平方公里的主張管轄海域,蘊藏著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的優勢和潛力。在保護中科學開發利用,有助于緩解陸地資源緊張,豐富居民膳食結構,提高我國食物穩定安全供給水平。
進而言之,作為水產養殖大國,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提升的空間和潛力依然很大。著眼未來,應兼顧市場需求和環境承載力,實現多養魚、養好魚。一方面,要科學拓展宜漁水域,充分利用湖泊、水庫、河流等內陸大水面資源,優化升級生產方式,深挖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生態網箱等集約立體養殖模式的生產潛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優良苗種選育,加大水產“芯片”攻關,并在養殖實用技術、加工流通等環節發力,讓“菜籃子”裝上更多優質水產品。
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樹立大食物觀”被納入“抓緊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加以強調。耕地、海洋之外,2.31億公頃森林、近4億公頃草原等,都是讓中國飯碗更豐盛的底氣所在。也應看到,激發森林“糧庫”潛力,涉及精準育種、生態栽培、精深加工等環節,亟待培育生態化生產的綠色供應鏈;開發利用草原充盈“肉盤子”“奶瓶子”,尤須立足平衡草畜矛盾,在飼料生產、養殖模式、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方面開發推廣新技術,打造生態養殖的良性循環。總之,拓寬農業生產空間領域,開辟更多食物來源,離不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更需要扎扎實實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科技創新要產量、要產能,打好組合拳。
從過去80%的食物來自主糧,到如今肉蛋奶、果蔬菌、水產品等成為城鄉居民餐桌“主角”,相關趨勢折射出老百姓悄然轉變的食物消費結構,也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打造特色產業提供了機遇。踐行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匯聚科技創新動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我們一定能建設更多新糧倉,端牢中國飯碗。
民政部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全國科技領域社會組織超過4萬家,其中民政部登記全國性社會組織236家、國際科技組織17家。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度,各類全國性科技學術社團開展學術研討7000余次,舉辦展覽5......
7月10日,由國務院國資委和中國科協指導,中國科技館和中國石化主辦的“一滴油的奇妙旅行”互動科普展在中國科技館開幕。中國科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石化、中國科技館、中國科技發展基金會等有關方面同志出席開......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關于開展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單位和6個地方、為期2年的科技人才評價改革試點拉開序幕。可以認為,以此為標志,本輪改革從以“破”為主的......
本報記者杜雨萌6月21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深入學習《習近平論科技自立自強》,原原本本學原文讀原著、認認真真學思想悟原理,緊密結合國資央企實際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會議認為,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各有關單位:同步輻射聯合基金由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與科研部于2009年共同設立,旨在促進我校科研人員依托合肥同步輻射光源開展交叉學科的前沿研究和先進技術類的探索及協作開發。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承擔了國家重......
踐行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匯聚科技創新動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中國東海,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這里錨泊作業。從魚苗入艙、投喂養殖、起捕到加工,幾乎所......
踐行大食物觀,全方位、多途徑開發食物資源,匯聚科技創新動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中國東海,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在這里錨泊作業。從魚苗入艙、投喂養殖、起捕到加工,幾乎所......
更好地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是一個體制的問題,要靠高校和企業共同合作去探索。高校院所是科技成果產出的重要來源,然而據《2021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2021年高校發明專利產業化率僅為3%。......
本報訊(記者劉蘇雅)今天,國家科技傳播中心系列展覽正式開放預約參觀。中心現設有中華科技文明展、生態文明建設專題展、“郵票與科技”主題展和“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主題展覽。國家科技傳播中心位于奧林匹克公......
關于發布《吉林省科技專家庫管理辦法》的通知各市(州)科技局,長白山管委會教育科技局,長春新區、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管委會科技局,各縣(市)科技管理部門,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規范吉林省科技專家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