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規定,科技部開展了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議和公示等環節,確定314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附件1)、67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附件2)、203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附件3)和33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附件4)入選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具體名單如下: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名單
序號 | 姓名 | 所在單位 | |||||||||
---|---|---|---|---|---|---|---|---|---|---|---|
1 | 丁家波 | 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 | |||||||||
2 | 于 翔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
3 | 萬 青 | 南京大學 | |||||||||
4 | 萬 瑛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 |||||||||
5 | 山世光 |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 |||||||||
6 | 衛 敏 | 北京化工大學 | |||||||||
7 | 馬旭村 | 清華大學 | |||||||||
8 | 馬堅偉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9 | 馬曉軒 | 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10 | 馬 聰 | 華中科技大學 | |||||||||
11 | 王開云 | 西南交通大學 | |||||||||
12 | 王書翰 | 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 | |||||||||
13 | 王 訓 | 清華大學 | |||||||||
14 | 王發洲 | 武漢理工大學 | |||||||||
15 | 王江云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16 | 王 宇 |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 | |||||||||
17 | 王 志 | 清華大學 | |||||||||
18 | 王宏斌 | 中山大學 | |||||||||
19 | 王青青 | 浙江大學 | |||||||||
20 | 王佳偉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
21 | 王周平 | 江南大學 | |||||||||
22 | 王樹濤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
23 | 王艷麗 |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 |||||||||
24 | 王曉鋒 | 清華大學 | |||||||||
25 | 王鐵軍 |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 |||||||||
26 | 王健全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27 | 王祥科 | 華北電力大學 | |||||||||
28 | 王雪松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
29 | 王銘鈺 | 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 |||||||||
30 | 王 琳 | 華中科技大學 | |||||||||
31 | 王 博 | 北京理工大學 | |||||||||
32 | 王傲雪 | 東北農業大學 | |||||||||
33 | 王新平 | 南京大學 | |||||||||
34 | 王新強 | 北京大學 | |||||||||
35 | 王 裴 | 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 | |||||||||
36 | 尹梅貞 | 北京化工大學 | |||||||||
37 | 鄧偉僑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38 | 鄧祥征 |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
39 | 艾慶輝 | 中國海洋大學 | |||||||||
40 | 艾 渤 | 北京交通大學 | |||||||||
41 | 葉乃好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 |||||||||
42 | 葉 茂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43 | 申衛軍 |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 | |||||||||
44 | 田紅玉 | 北京工商大學 | |||||||||
45 | 田志喜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
46 | 田 明 | 北京化工大學 | |||||||||
47 | 田 倩 | 江蘇蘇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48 | 史聰靈 |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 | |||||||||
49 | 付保華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 |||||||||
50 | 付前剛 | 西北工業大學 | |||||||||
51 | 付雪峰 | 北京大學 | |||||||||
52 | 白曉春 | 南方醫科大學 | |||||||||
53 | 白博峰 | 西安交通大學 | |||||||||
54 | 包文斌 | 揚州大學 | |||||||||
55 | 馮玉軍 | 四川大學 | |||||||||
56 | 吉興香 | 齊魯工業大學 | |||||||||
57 | 呂雪峰 | 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 |||||||||
58 | 朱萬成 | 東北大學 | |||||||||
59 | 朱波峰 | 西安交通大學 | |||||||||
60 | 朱樟明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61 | 劉元紅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
62 | 劉立明 | 江南大學 | |||||||||
63 | 劉存志 |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 |||||||||
64 | 劉守新 | 東北林業大學 | |||||||||
65 | 劉軍林 | 南昌大學 | |||||||||
66 | 劉紅榮 | 湖南師范大學 | |||||||||
67 | 劉志洪 | 武漢大學 | |||||||||
68 | 劉 麗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69 | 劉 崗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
70 | 劉 兵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 | |||||||||
71 | 劉 詠 | 中南大學 | |||||||||
72 | 劉思金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73 | 劉艷峰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
74 | 劉泰生 |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 | |||||||||
75 | 劉 濤 | 尋山集團有限公司 | |||||||||
76 | 劉海峰 | 華東理工大學 | |||||||||
77 | 劉 浪 | 新疆大學 | |||||||||
78 | 劉家宏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
79 | 劉 靜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80 | 湯 楠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 | |||||||||
81 | 許正宏 | 江南大學 | |||||||||
82 | 許華平 | 清華大學 | |||||||||
83 | 許晨陽 | 北京大學 | |||||||||
84 | 孫玉文 | 大連理工大學 | |||||||||
85 | 孫有斌 |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 |||||||||
86 | 孫 進 | 沈陽藥科大學 | |||||||||
87 | 嚴 鋒 | 蘇州大學 | |||||||||
88 | 蘇 森 | 北京郵電大學 | |||||||||
89 | 杜太生 | 中國農業大學 | |||||||||
90 | 杜向黨 | 河南農業大學 | |||||||||
91 | 杜 巖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
92 | 李山青 |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 |||||||||
93 | 李云海 |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 |||||||||
94 | 李從舉 | 中納科技有限公司 | |||||||||
95 | 李文學 |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 |||||||||
96 | 李 剛 | 寧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97 | 李偉華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
98 | 李闖創 | 南方科技大學 | |||||||||
99 | 李興偉 |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 |||||||||
100 | 李呈軍 | 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 | |||||||||
101 | 李肯立 | 湖南大學 | |||||||||
102 | 李 明 | 湖南星索爾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
103 | 李 巖 | 同濟大學 | |||||||||
104 | 李金恒 | 南昌航空大學 | |||||||||
105 | 李建華 |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 |||||||||
106 | 李建春 | 東南大學 | |||||||||
107 | 李建秋 | 清華大學 | |||||||||
108 | 李 軼 | 河海大學 | |||||||||
109 | 李 鋼 | 大連理工大學 | |||||||||
110 | 李秦川 | 浙江理工大學 | |||||||||
111 | 李 峰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
112 | 李高鵬 |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 |||||||||
113 | 李盛本 |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 | |||||||||
114 | 李 晗 |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 | |||||||||
115 | 李智軍 | 華南理工大學 | |||||||||
116 | 李慧芳 | 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 | |||||||||
117 | 李澄宇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
118 | 楊小虎 | 上海交通大學 | |||||||||
119 | 楊 旭 | 西安交通大學 | |||||||||
120 | 楊守業 | 同濟大學 | |||||||||
121 | 楊運桂 | 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 |||||||||
122 | 楊坤德 | 西北工業大學 | |||||||||
123 | 楊信廷 | 北京農業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 |||||||||
124 | 楊鐵軍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125 | 楊海波 | 華東師范大學 | |||||||||
126 | 楊清武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 | |||||||||
127 | 來興平 | 西安科技大學 | |||||||||
128 | 肖志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129 | 吳元保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
130 | 吳立剛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131 | 吳明鉑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
132 | 吳 迪 | 南京大學 | |||||||||
133 | 吳海斌 |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 |||||||||
134 | 吳家強 |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 |||||||||
135 | 吳黎明 | 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 |||||||||
136 | 何寧佳 | 西南大學 | |||||||||
137 | 何 軍 | 四川農業大學 | |||||||||
138 | 何 軍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 |||||||||
139 | 何昭水 | 廣東工業大學 | |||||||||
140 | 何祥火 | 復旦大學 | |||||||||
141 | 何 鵬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142 | 何 源 |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
143 | 伯曉晨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 |||||||||
144 | 余 鷹 | 天津醫科大學 | |||||||||
145 | 閔小波 | 中南大學 | |||||||||
146 | 汪夏燕 | 北京工業大學 | |||||||||
147 | 汪海峰 | 浙江農林大學 | |||||||||
148 | 汪家道 | 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 | |||||||||
149 | 汪毓明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150 | 沈 杰 | 中國農業大學 | |||||||||
151 | 遲永寧 |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 |||||||||
152 | 張廣宇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
153 | 張文科 | 吉林大學 | |||||||||
154 | 張 民 | 天津科技大學 | |||||||||
155 | 張遠波 | 復旦大學 | |||||||||
156 | 張運林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 | |||||||||
157 | 張志飛 | 西北大學 | |||||||||
158 | 張春暉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159 | 張俊良 | 華東師范大學 | |||||||||
160 | 張 彥 | 山東農業大學 | |||||||||
161 | 張勇慧 | 華中科技大學 | |||||||||
162 | 張 健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
163 | 張浩力 | 蘭州大學 | |||||||||
164 | 張淑珍 | 東北農業大學 | |||||||||
165 | 張瑞福 |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 | |||||||||
166 | 張新剛 |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 |||||||||
167 | 張新波 | 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 |||||||||
168 | 張 瑤 | 廈門大學 | |||||||||
169 | 陳少華 | 北京理工大學 | |||||||||
170 | 陳立桅 |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 | |||||||||
171 | 陳 剛 | 浙江大學 | |||||||||
172 | 陳玖斌 | 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 | |||||||||
173 | 陳明君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174 | 陳寶梁 | 浙江大學 | |||||||||
175 | 陳玲玲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
176 | 陳玲玲 | 華中農業大學 | |||||||||
177 | 陳星秋 |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 |||||||||
178 | 陳曉峰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
179 | 陳雪飛 |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 | |||||||||
180 | 陳常青 | 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 | |||||||||
181 | 陳 鋒 | 河南農業大學 | |||||||||
182 | 陳 斌 | 西安交通大學 | |||||||||
183 | 陳 澍 |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 |||||||||
184 | 武振龍 | 中國農業大學 | |||||||||
185 | 范同祥 | 上海交通大學 | |||||||||
186 | 范志朋 |
其他網友還關注過相關文章
浙江湖州:打造創新人才“蒲公英計劃”湖州市打造創新人才“蒲公英計劃”,以產業創新為“錨”,以創新平臺為“根”,以青年人才為“種”,以成果轉化為“風”,進一步打通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渠道,孕育更多的產學研合作之果、科技創新之果、產業發展...... 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教育...... 2024年新重慶青年創新人才項目擬立項清單公示2024年新重慶青年創新人才項目擬立項清單公示按照《新重慶青年創新人才項目管理辦法(試行)》,重慶市科技局啟動實施了2024年新重慶青年創新人才項目評審工作,擬立項項目100項。現將2024年新重慶青...... 以改革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全國人大常委會專題詢問聚焦“雙一流”建設聚焦國家戰略需求,增設交叉工程、智能感知工程、碳儲科學與工程、密碼科學與技術、生物育種科學等84種新本科專業;突出服務國家需求和注重實際貢獻,探索代表性成果評價,落實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政...... 湖南公示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項目驗收專家名單關于省科技創新人才計劃項目驗收專家的公示根據《湖南省科技創新計劃項目驗收管理工作規范》(湘科計〔2020〕29號)有關規定,省人才協作中心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對“湖湘青年英才”“省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湖湘...... 2024年度“博新計劃”獲選結果公示全國博士后管委會辦公室關于2024年度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獲選結果的通知博管辦〔2024〕8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上海市人才工作局, 中共海南...... 拔尖創新人才生源選拔評價亟待多維“升級”近期,“強基計劃”試點高校陸續發布了2024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五一”假期前,報考考生也已完成網上報名。這意味著新一輪“強基計劃”的生源選拔環節已經啟動。2020年1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在部分高...... 湖南省“三尖”創新人才工程項目開始申報湖南省科學技術廳湖南省財政廳關于開展2024年度湖南省“三尖”創新人才工程項目申報的通知湘科計〔2024〕4號各市州科技局、財政局,國家高新區管委會,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湘高校和科研院所,省屬本科院校...... 學者建議以法律保障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12月8日-10日,由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主辦,中關村互聯網教育創新中心、北京樂達教科院、北京東方紅學校、山西教育出版社協辦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第十屆年會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主題為“教育高質量發展”。在......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與天津市人民政府簽約聯合資助培養博士后創新人才12月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合作設立“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與天津市聯合資助(特別資助)”(以下簡稱“博士后基金天津聯合資助”)協議簽約儀式,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儀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