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規定,科技部開展了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議和公示等環節,確定314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附件1)、67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附件2)、203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附件3)和33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附件4)入選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具體名單如下: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名單序號姓名所在單位1丁家波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2于 翔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3萬 青南京大學4萬 瑛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5山世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6衛 敏北京化工大學7馬旭村清華大學8馬堅偉哈爾濱工業大學9馬曉軒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術股份有限公司10馬 聰華中科技大學11王開云西南交通大學12王書翰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13王 訓清華大學14王發洲武漢理工大學15王江云中國科學院生物物......閱讀全文
【導語】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2014年即將結束,回首昨天依然歷歷在目。時代在進步,每一年都有著新的熱點出現,”整個人都不好了”“也是蠻拼的”“畫面太美不敢看”“你家里人知道嗎?”“也是醉了”“就這么任性”“約不約
2011歲末網友們盤點了很多熱詞,比如:控/hold住、傷不起、起云劑、虎媽、政務微博、北京精神、走轉改、微電影、加名稅、淘寶體、云電視等新詞匯。媒體也評出了日本地震、康菲溢油、南方先旱后澇的極端天氣、7.23動車事故、小悅悅與路人、校車事件、郭美美與紅十字會、建黨90周年、‘十二五’開局、天宮
前一段時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公布了2019年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資助名單。今年的國家優青入選人數相比往年直接增加了50%,達到了600人,一度引發熱議。 國家優青入選者何以獲得如此多的關注? 其實,這牽扯到國家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的戰略。近年來,從兩院院士、國家杰青、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到萬人計
“雙一流”建設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略。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42所雙一流大學”名單: “雙一流”以學科為資助主體,每5年調整一次名單,39所985大學+鄭州大學/云南大學/新疆大學,其余211高校全部“落選”! 1、原“985工程”高校
科技部辦公廳 中央組織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暨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推薦選拔工作的通知 國科辦政〔2016〕5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黨委組織部、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組織部、科技局,國務院有關部門、直屬機構辦公廳(室
——記錄行業的點點滴滴 【導語】光陰似水,歲月如梭,2013年已悄然離去;回望2013年,有欣喜、有榮耀、有失落、有彷徨。“霧霾”“鎘大米”“轉基因食品”“單獨二孩”“土豪”“中國大媽”“嫦娥三號”“比特幣”“斯諾登”“房姐”等被評為十大網絡熱詞。還有更多熱點事件,中國新領導班子
根據《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規定,科技部開展了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和專家評議等環節,共產生了314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7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03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33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擬作為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對象(按姓氏筆
——記錄行業的點點滴滴 【導語】年年歲歲話年終,年年歲歲話不同。年終已近,回顧一年來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哪些被你記憶、被你觸及,又有哪些
近日,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議和公示等環節,科技部正式公布2013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天瑞儀器 300165)董事長劉召貴博士成為全國242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之一。天瑞儀器董事長 劉召貴博士 劉召貴博士畢業于清華大學核物理專業,畢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6月26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發起主辦的“‘十三五’科技政策解讀會”在長春召開。會議邀請了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副司長吳學梯進行政策解讀,科學儀器生產企業、核心零配件生產企業以及科研院所等代表50余人參加了會議。 吳學梯就三個方面的內容進行了相關的政策解
人才“爭奪戰” 150多年來,一波波海外留學大潮興起,一代代海歸學成回國,成為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如今,一方面,中國年輕一代“出國潮”熱度不減;另一方面,在西方社會經濟發展前景不明朗、科技投入有所減弱的情況下,“回國潮”也必然成為大趨勢。中國出臺的各種人才政策,進一步推動了這一趨
關于公布2016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暨國家“萬人計劃”教育部推薦對象的通知 有關高等學校: 在直屬高校推薦基礎上,我司委托教育部科技委組織專家遴選,按照優中選優的原則,確定了2016年度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暨國家“萬人計劃”教育部推薦名單(見附件)。 請有關高等學校經校內公示后,通過國家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個中心”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推動實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導和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鼓勵創造的社會風尚,按照《上海市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會的有關要求
近日,科技部、財政部發布《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提出了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的相關措施。如何理解文件出臺的背景和目標?各項具體措施怎樣落實到位?就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科技部科技監督與誠信建設司負責人。 問:出臺《若干措施》基于什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14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共遴選產生306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2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中國農業科學院共有6人1團隊入選。 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王桂榮,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卜登攀、唐中林,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何萍,棉花研究所范術麗,
2019年11月29日,學校印發《中國農業大學關于公布首批“人才培育發展支持計劃”聘任人選的通知》(中農大人字〔2019〕35號),262名教師受聘各人才崗位:康紹忠、李德發、任發政、沈建忠、武維華、張福鎖(按拼音排序,下同)聘為講席教授A類,樊勝根、李小云、楊寧聘為講席教授B類(樊勝根、李小云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成就紀實 王曉東(右三)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有望用于治療各種程序性壞死相關疾病 邵峰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對敗血癥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大樓外景 錢學森、錢三強、竺可楨、李四光、周培源……這些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科學家。新中國成立以來,以這些科
今天,中國科學院人事局正式公示了2018年度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獲獎候選人,共有10位青年學者入選。 10位青年學者來自中國科學院各大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基本都在各自領域取得突出成果,多位學者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10位杰出青年學者名單如下:鄢社鋒 鄢社鋒,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博士
70后工程師王廣金:打破國外壟斷,保障中國核電安全 日前,中組部公布了“萬人計劃”首批名單,我省共有7人入選。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的羅先剛入選首批“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的王廣金,電子科技大學的彭倍、周濤、李強,西南財經大學的尹志超、劉軍強入選了首批“青年拔尖人才”。
內容摘要: 他們是千里挑一的“千里馬”, 每天都在上演著動人心弦、鮮為人知的創新創業故事。讓我們追隨2014年的聚光燈來了解他們的卓越貢獻吧!他1994年獲廈門大學工學碩士學位,1998 獲廈門大學分析化學博士學位,2000年獲德國吉森大學應用物理博士學位。2001—2004年在德國重離子加速中
為深入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人才規劃》),根據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的統一部署,由科學技術部牽頭,會同七部門聯合制定的《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以下簡稱推進計劃)現
近日,科技部正式發布了《科技部關于公布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的通知》。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議和公示等環節,共產生了306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0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00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32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作為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對象。中青年科技創
2019年9月7日,9月7日消息,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于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獲獎名單,邵峰、王貽芳、陸錦標、王小云四位頂級科學家獲獎。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邵峰獲得“生命科學獎”,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貽芳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陸錦標(Kam-Biu Luk
三、聚焦儀器儀表行業 儀器儀表是指用以檢出、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等的器具或設備,真空檢漏儀、壓力表、測長儀、顯微鏡等均屬于儀器儀表。儀器儀表業是現代高科技產業,許多國家都將其作為優先發展的產業。國家對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儀器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檢疫科研機構——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發展紀實 科研人員在討論實驗結果 工作人員使用病毒氣溶膠采集富集儀進行檢測 科研人員在進行實驗分析 中國檢科院成功舉辦“全國檢驗檢測檢疫學術論壇”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與綜合國力競爭
日前,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8年度新建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即“111計劃”)立項名單,全國共有62所重點高校獲批。 什么是“111計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該項目從2006年起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
日前,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即“111計劃”)立項名單,全國共有21所地方強校獲批,這也是繼2016年15所地方高校首次入選后,再次有地方高校入選111計劃。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
教育部關于印發《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規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教育廳(教委)、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職業教育局,各碩士研究生招生單位: 為做好2019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現將
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擬入選對象公示 根據《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規定,科技部開展了2018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經申報推薦、形式審查和專家評議等環節,共產生了306名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50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00名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和32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擬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