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07-06 13:21 原文鏈接: 科技部負責人解讀:科研指揮棒有了新方向

    近日,《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提出了一系列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務實舉措,引起廣泛關注。科技部有關負責人就《意見》重點和社會關切作了解讀。

    深化“三評”改革是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

    科技部政策法規與監督司司長賀德方介紹,由于“三評”(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工作對科研活動起到指揮棒作用,關系科研人員和機構的切身利益,一直為科技界高度關注。當前,我國科技評價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符合科研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問題,廣大科研人員反映強烈,要求從體制機制上進行改革。

    近幾年,我國一直在探索推進“三評”改革工作。2013年以來,科技部、中組部會同10余個部門和北京市聯合推進,取得了顯著成效。科技體制改革,在科技計劃、科研經費、成果轉化、人才發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突破。這些都為進一步深化“三評”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賀德方表示,深化“三評”改革是推進科技評價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是樹立正確評價導向、優化科研生態環境的必然要求。《意見》明確了深化“三評”改革的指導思想,就是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核心,以構建科學、規范、高效、誠信的科技評價體系為目標,推進分類評價制度建設,發揮好評價指揮棒作用,營造潛心研究、追求卓越、風清氣正的科研生態環境,促進科技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人才評價打破“四唯”傾向,堅持“干什么、評什么”和“誰用誰評”

    《意見》是目前為止針對科技評價改革規格最高、內容最全面、工作部署最系統的指導性文件。聚焦科研人員反映強烈的問題,《意見》分別對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工作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并對普遍適用于“三評”工作的監督評估和科研誠信建設措施作出了安排,共計4方面18項具體政策措施。

    尤其是在廣大科技工作者關注的改進科技人才評價方式方面,針對人才評價標準、評價結果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統籌人才計劃、科學設立指標、正確使用評價結果、強化用人單位主體地位、加大人才穩定支持等改革舉措,營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安心、專心、潛心研究的制度環境。

    據介紹,“三評”改革打破了“四唯”傾向——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注重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影響。把學科領域活躍度和影響力、重要學術組織或期刊任職、研發成果原創性、成果轉化效益、科技服務滿意度等作為重要評價指標。

    《意見》提出要堅持分類評價,針對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軍事科學等不同學科門類特點,建立分類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程序規范,即“干什么、評什么”。按照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方向要求,分類完善職稱評價標準,不將論文、外語、ZL、計算機水平作為應用型人才、基層一線人才職稱評審的限制性條件。在對社會公益性研究、應用技術開發等類型科研人才的評價中,SCI(科學引文索引)和核心期刊論文發表數量、論文引用榜單和影響因子排名等僅作為評價參考。

    《意見》還提到強化用人單位人才評價主體地位,即“誰用誰評”,堅持評用結合,支持用人單位健全科技人才評價組織管理,根據單位實際建立人才分類評價指標體系,突出崗位履職評價,完善內部監督機制,使人才發展與單位使命更好協調統一。

    優化科研項目評審,建立科研機構績效評估制度

    優化科研項目評審管理是《意見》的主要內容之一,科技部資源配置與管理司副司長解鑫介紹,《意見》對指南的編制與發布、評審規則的公開公平公正、評審專家的選取使用、評審工作的質量效率、成果的評價驗收與獎勵、科技計劃的績效評估等方面均提出了改革舉措。

    為了保證項目評審公開公平公正,《意見》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開創性的改革制度設計。比如,項目負責人科研背景核查制度,重大原創性、顛覆性、交叉學科創新項目非常規評審機制,科技計劃項目成果驗收前向社會公開接受監督和驗收后不定期抽查及后評估制度等。

    在完善科研機構評估制度方面,科技部創新發展司副司長張旭表示,《意見》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對建立科研機構績效評估制度進行了全面部署,在科研機構全面推行章程管理制度,建立以科技創新績效為核心的中長期績效評估制度,并對完善科技創新基地評價考核體系一并作出制度安排。

    在加強監督評估和科研誠信建設方面,《意見》提出了建立覆蓋“三評”活動全過程的監督評估機制和集教育、自律、監督、懲戒于一體的科研誠信體系。

    據悉,《意見》對科研人員在項目評審過程、評審專家、成果驗收、人才評價標準、機構管理等方面反映的突出問題,都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不少政策措施規定十分明確,相關單位可以直接落實。


    相關文章

    人才“帽子”問題的破局之道在于分類治理

    當前,在高等教育領域破除“五唯”評價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然而,盡管國家對破“五唯”高度重視,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大家依舊感到“五唯”問題嚴重,甚至還有發展的趨勢。這其中,唯人才“帽子”問題最為典......

    基金委醫學科學部召開2024優青基金項目評審會議

    2024年6月28日,自然科學基金委醫學科學部2024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在北京召開。自然科學基金委  黨組成員、副主任張學敏出席會議并致辭。醫學科學部常務副主任孫瑞娟主......

    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召開優青項目評審會

    2024年6月29日,自然科學基金委化學科學部在北京召開2024年度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評審會,化學科學部主任楊學明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常務副主任楊俊林主持開幕式。楊學明主任在開幕式講話中指出,黨和國......

    基金委召開外國學者研究基金項目評審會議

    2024年6月25日-27日,自然科學基金委國際科研資助部在京召開2024年度外國資深學者、外國優秀青年學者研究基金項目評審會議。自然科學基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蘭玉杰出席會議并講話,國際科研資助部副主......

    天津公布國家數學應用中心專項等項目評審專家名單

    2024年天津市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等項目評審專家名單按照科技工作總體安排,現將2024年天津市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建設等項目評審專家名單公布如下(按專家姓氏拼音排序):一、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

    九部門:不得將專利申請、授權數量作為評價評定等主要條件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央宣傳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國知發保字〔2024〕10號)。方案要求:在各......

    “激勵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搞創新”——從職稱評審看江蘇探索人才分類評價改革

    一套智能產線,不僅幫企業提升了25%的生產效率,也成為南京工業大學教師方成剛晉升職稱的重要砝碼;一直沒有職稱的科研人員郭欣政,憑借扎實的學術造詣,通過“綠色通道”被直接認定為正高級職稱……如今在江蘇,......

    北京市高技能人才評價在雄安新區落地

    11月17日,京冀社會評價機構在雄安新區互認首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正式啟動。北京市2家評價機構已經完成在河北雄安新區備案,并啟動電子商務師、保健按摩師等職業的技能等級認定工作。這也意味著北京市高技能......

    200項科技著作出版獲國家資助!包含顯微鏡、電鏡、光譜等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經專家評審、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委員會批準,確定了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基金資助項目,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

    全員起立,競爭上崗——寧夏農林科學院完善人才評價機制

    1月份入職,4月就被委以重任,承擔經費達100萬元的科研課題,11月獲聘副研究員,第二年6月被破格選為二級學科帶頭人……在寧夏農林科學院,不滿35周歲的毛磊擁有了“開掛”人生。其實,這位國家肉牛牦牛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