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在接受采訪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并提到加快核心技術攻關,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賽道和戰略必爭領域加速布局,以釘釘子精神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為推動產出更多原創成果和科技突破,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活力,將堅持放權賦能,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科研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等,同時優化考核機制,減少科研人員不必要的考核負擔。
為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化融合發展,科技部將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致力于構建更加完善、高效的國家技術轉移體系。一系列旨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措施正緊鑼密鼓地研究制定中,旨在通過新時期的政策引導,進一步暢通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渠道。
權威訪談丨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訪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陰和俊
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黨的十八大以來科技體制改革成效如何?怎樣貫徹落實好科技領域的改革任務?改進科技計劃管理、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將從哪些方面重點發力?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陰和俊給出回答。
深化改革驅動我國科技事業呈現新氣象
問:如何評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體制改革的進展和成效?
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系統部署、強力推進,改革驅動創新、創新驅動發展效果不斷凸顯。
組建中央科技委員會,實現科技領導體制和管理體制的系統性、整體性重構;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快核心技術攻關,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賽道和戰略必爭領域加速布局;聚焦加強研發投入、加快青年人才培養、加大初創企業扶持等內容,一系列改革舉措相繼出臺,科研人員創新創業活力進一步激發。
我國科技事業呈現出新氣象。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 2012 年的第 34 位上升到 2023 年的第 12 位,研發經費躍居全球第二,研發人員、高水平論文、發明專利多年位居世界前列,取得了載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導航、高鐵、移動通信、新能源汽車、深海深地探測等一大批標志性重大成果。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與世界科技強國相比、與建設科技強國的目標要求相比,我國科技實力還不夠強大,科技體制機制還不夠健全,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還不夠高。
對此,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作出部署,體現了黨中央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盼。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科技創新組織方式和治理模式,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推動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以釘釘子精神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
問:科技體制改革是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的重要內容。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科技創新領域將出臺哪些重點舉措?
答:科技部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和使命擔當,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以釘釘子精神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錨定 2035 年建成科技強國的奮斗目標,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主線,強化戰略規劃、政策措施、科研力量、重大任務、資源平臺、區域創新等六方面統籌,推動科技改革發展實現新的更大突破。
一是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優化定位和布局;推進科技創新央地協同,統籌各類科創平臺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建制化、協同化。
二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抓住支撐產業鏈、企業主體地位、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金融等重點環節,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制度政策體系。
三是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建立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健全保障科研人員專心科研的制度,堅持向用人主體授權、為人才松綁減負。
四是深化科技開放合作。踐行國際科技合作倡議,拓寬政府和民間交流合作渠道,聚焦應對全球挑戰開展聯合研究,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科技規則制定,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開放環境。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科技部將堅持以改革促創新、促發展,有什么問題碰什么問題,有什么堵點疏什么堵點,加快構建高效順暢、開放協同、富有活力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多高水平科技供給
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改進科技計劃管理”。如何落實好全會部署要求,推動產出更多原創成果和科技突破?
答:國家科技計劃是政府組織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載體,也是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著力點,科技界一直高度關注。前期,針對科技資源重復、分散等問題,科技部持續推動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取得積極成效。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要求,將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持續向縱深推進。
加強科技資源的統籌布局。去年以來,按照中央科技委員會部署,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遵照“以需求定任務、以任務定經費”的原則,建立了中央財政科技經費統籌安排使用機制,部署啟動一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后續,我們將以編制“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為契機,加強科技創新全鏈條部署、全領域布局,加強有組織的基礎研究,統籌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筑牢科技創新的根基和底座。
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活力。堅持放權賦能,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的技術路線決定權、科研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擴大“包干制”范圍,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深入實施“揭榜掛帥”“賽馬制”“鏈主制”等新方式,減少考核頻次,強化“里程碑”節點考核,提升項目實施績效。
完善責任體系。按照改革部署要求,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已從科技部全部劃轉到相關部門和單位,科技部重點抓好前端布局、中間檢查和后端驗收。下一步,要堅持目標導向和應用導向,壓實主管部門、專業機構、承擔單位的管理責任,嚴格把控項目進度和風險,確保任務按期完成。
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問: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下一步,如何通過改革實現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
答:推動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必須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科技部將重點做好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創新生態建設三方面工作:
一是從制度上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建立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大力培養龍頭型和高速成長型科技領軍企業,探索建立企業項目上升為國家項目的新機制,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建創新聯合體,促進產業鏈上下游融通創新。對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一視同仁,支持有能力的企業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充分發揮企業“出題人”“答題人”“閱卷人”作用。
二是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健全國家技術轉移體系,研究制定新時期推動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文件。深化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通過產權激勵進一步調動激發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依托我國產業基礎優勢和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協調推動重大科研成果示范應用,做優做強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
三是優化科技創新生態。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快形成以科技創業投資為重點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引導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將金融活水引入創新沃土。健全國家創新政策體系,加快形成與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科技創新生態環境。
近日,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在接受采訪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并提到加快核心技術攻關,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賽道和戰略必......
近日,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在接受采訪中提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科技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并提到加快核心技術攻關,量子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賽道和戰略必......
近期國科大師生團隊在多個科研前沿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探索生物親代經歷與后代生活史對策的關系揭開銀河系暗物質暈的神秘面紗理解英語中理工類圖文摘要修辭結構......生命科學、天文學、外語研究多學科交叉融合......
近日浙江德清縣的鄧女士家里的一只蘋果長出了“白色蘑菇”拍了照片發到社交媒體上后沒想到獲得近3萬點贊量還收到中國 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讀博士許容聚的私信求購這只蘋果做研究蘋果上長了白色蘑菇。......
近期,顏寧院士在中國科學基金,發布文章《探索科研新路徑,做“頂天立地”的研究》,內容提取如下:1激發研究人員內驅力,開展“頂天立地”的科研調動科研人員的內驅力,就要給大家充分的自由,不被事務性的工作打......
2024年6月27日,安捷倫舉辦了主題為“效能為先,平穩運營”的InfinityLab消耗品交流會暨新品預發布會,在提升實驗室運營效率與質量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本次活動匯集了行業內外專家與安捷倫VIP......
注:譚建榮,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工程專家、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機械設計及理論、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方面的研究。下文為譚建榮院士在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應中國教育在線就人才培養、......
在清華大學畢業活動現場一位博士畢業生拿出一枚自己親手制作的混凝土戒指向愛人求婚并告訴所有人“這枚戒指就像我們的愛100年不腐蝕不變質”2016年清華大學畢業生啟航獎頒獎典禮現場,金獎獲得者姚國友向愛人......
5月27日,202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輪值主場活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系好學術生涯‘第一粒扣子’”宣講活動暨中國醫院科研誠信聯盟年度學術活動在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舉行。活動現場。王昊昊攝據介紹,青年科研人......
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科技領域,青年科技人才既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也影響著科技事業未來的發展。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核心,重視和抓好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