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629.shtm
8月28日,長沙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劉小春舉辦個人年度演講《因夢想,而偉大》。這是他去年同期首辦個人演講后的第二場演講。
?
劉小春在演講。主辦方 供圖
2022年8月28日,劉小春在首次個人年度演講中,發起“聯合100名科學家,創辦一家先進材料研究院”的倡議。目前,深圳務實研究院應運而生,配備多臺高端科研檢測設備,已正式對外開放運營。演講現場,劉小春團隊介紹了核心技術及項目案例,展示了科研檢測能力及創新性。
劉小春是大山里走出來的孩子,本科從中南大學畢業,以年級第一的成績保送直博中國科學院大學,隨后到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工作。2019年10月,他來到長沙理工大學工作。但在新單位、新環境,面對無經費、無設備、無團隊的窘境,他開始了一番“折騰”。
賣掉自己的房子買設備,為湊經費帶動同事拿出買房首付款、墊上彩禮,聯合百名科學家自籌近1000萬元成立研究院,創辦面向社會服務的電子顯微分析中心,在B站“隆重”發布“劉小春年度個人演講”,組織投資者日主題活動,帶著自家孩子上臺演講,打造自媒體團隊宣傳業務……舉辦個人年度演講,只是這些“折騰”行為中的一部分。
今年5月,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的劉文柱、張麗平、孟凡英、狄增峰、劉正新等研究者和劉小春聯合,打造出像紙一樣薄、一樣可彎曲的太陽能電池,相關成果登上《自然》封面。“折騰”后,劉小春團隊取得可喜成果。
劉小春說,科學研究的成本是很高的,經費、平臺和團隊都很重要,在任何一個方面有短板的科學家,其發展都會遇到阻力。現在,他的團隊有了很好的設備平臺。“何不把相關領域的科學家聯合起來,實現科學家智力資源、實驗室硬件平臺和專業技術人才的聯合與共享?”這是他打造先進材料研究院的初衷。
演講中,劉小春分享了他過去20多年成長與創業過程中的“夢想”演變歷程:從最初無夢想、到大學期間樹立人生目標、研究生求學階段漸行漸遠忘記最初的夢想,再到獨立開展科研與創業,重拾夢想。
目前,劉小春團隊已陸續購入高端設備,并建設了自籌的高等級材料電子顯微分析平臺“長沙凱普樂電鏡中心”,其中有70%以上的二手高端科研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