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2-25 15:39 原文鏈接: 科研人員發現“博臺線”是中國區域均衡發展分界線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方創琳經過長期探索,通過計算發現垂直于胡煥庸線的“博臺線”(連接新疆博樂市與臺灣省臺北市的西北—東南走向的軸線)可建成中國區域發展均衡線。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地理學報》上。

      該研究成果對逐步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問題,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新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為破解胡煥庸線,縮小東西部發展差距提供了新路徑。

      研究認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我國新時期的重大戰略之一,面對中國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實,客觀上需要構筑一條或多條支撐區域協調均衡發展的主軸線,成為表征區域均衡發展格局的標志線。

      研究發現,“博臺線”是中國自然與人文地理要素的漸變線,可建成中國區域發展均衡線,未來建成國家發展的戰略脊梁線。博臺線與胡煥庸線交匯點位于甘肅鎮原縣,垂直區域涉及甘肅平涼、慶陽和陜西寶雞、咸陽4市交接地區。2016年博臺線西南半壁與東北半壁國土面積占比約為60%∶40%,而兩側人口占比約為45%∶55%,經濟總量占比約為40%∶60%,并分別向50%∶50%的平衡格局演變;兩側人均GDP比值為44%∶56%,人口密度比值為38%∶62%,經濟密度比值為32%∶68%,城鎮化水平比值為48%∶52%,主要均量指標都逐步趨向1∶1的均衡發展格局。

      研究認為,“博臺線”是連接“一帶一路”雙核心區的戰略扁擔線,是綜合交通運輸通道支撐連接的實體線和國家城市與城市群發展的琵琶型對稱線,也是雙向對外開放的中堅線、海陸聯動發展的對接線,更是促進東中西部、南北協調發展、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分界線,“博臺線”對推動國家區域協調均衡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與戰略作用。

      研究提出將“博臺線”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以博臺線沿線地區的天山北坡城市群、酒嘉玉城市群、蘭西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等6個發育程度較低的城市群建設為鼎,支撐博臺線從經濟發展低谷區快速崛起,形成“3+6”的空間支撐格局,真正擔當起國家發展戰略脊梁線的重任,將其建成為推進區域協調均衡發展的新增長帶和高質量發展帶。

      研究還建議制定“博臺線”發展戰略規劃,充分釋放“博臺線”承載的多重潛在功能,突出建設“博臺線”上西北端點(博樂地區)、中部戰略節點(甘陜交界地區)和東南端點(海峽兩岸地區)三大戰略支撐點,開展對“博臺線”的綜合科學考察。

      據悉,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特大城市群地區城鎮化與生態環境耦合機理及脅迫效應”和中國科學院戰略科技先導專項“泛第三極環境變化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的資助。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