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 老牛
自從謝劍平2011年底入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以來,外界對他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
謝劍平曾在當選院士后表示:“研究出最大限度減少危害的新方法,是我們煙草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而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楊功煥認為,謝劍平的說法極具欺騙性:“到目前為止,國際上尚沒有一種可以達到‘減害’效果的卷煙產品,謝劍平作為國際煙草科研合作中心(CORESTA)理事會的中國代表,他非常清楚這一點。”她告訴本刊,“減害降焦”研究給煙草行業帶來巨大收益:僅2011年1月至11月,低焦油卷煙累計銷售327萬箱,同比增幅405%。
近日,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中國防癆協會、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七家機構聯名致函中國工程院,要求撤銷其院士資格。
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則表示,依據章程,工程院不會主動撤銷謝劍平的院士資格,但正在對謝劍平做勸退工作,對方仍不接受。此前,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院士增選政策委員會主任旭日干也已回應,剛剛修訂的《中國工程院專業劃分標準》中已經刪除了“煙草科學與工程”這一學科,“今后,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不再受理煙草科技領域的候選人的提名或推薦”。
54歲的謝劍平是鄭州煙草研究院的副院長,師從我國煙草研究奠基人朱尊權院士。朱尊權院士為提高國產煙的水平,做了大量煙草選種、栽培、配方、工藝等工作。謝劍平則長期從事煙草化學、煙草香料和卷煙降焦減害的應用研究。盡管同樣對我國煙草研究做出了貢獻,但師徒兩人面對的控煙環境相差懸殊。1997年,朱尊權當選我國第一位煙草研究領域院士之時,《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尚未在我國生效。而謝劍平入選院士時,國內的控煙戰爭已經進入白熱化。
我國的3.5億吸煙者抽掉了全世界40%的卷煙,每年有120萬人死于吸煙。盡管各地紛紛出臺控煙新規,但煙產量在最近10年保持著年均3.5%的增速。2012年,我國卷煙制造業利潤總額為1018.85億元,同比增長26.97%。
在《中國卷煙科技發展綱要》中,國家煙草專賣局(中國煙草總公司)明確提出了中國卷煙科技發展的方向:科技工作就是要為“中式卷煙”服務。位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鄭州煙草研究院,是唯一直屬于國家煙草專賣局的綜合性科研機構。國內控煙組織認為,謝劍平從事研究的經費,幾乎全部來自煙草行業資助。
“減害降焦”的思路即加入中草藥,降低卷煙燃燒過程中的焦油含量。謝劍平的這項研究,包括他研發的“神農萃取液”被部分應用于“五葉神”、“黃鶴樓”、“芙蓉王”和“紅塔山”等卷煙的生產和促銷宣傳。“五葉神”集團官方網站上寫著如此宣傳語:中國卷煙行業第一個“低害品類”,上市十余年來,累計創造稅收260億元。
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向本刊記者解釋了“減害降焦”研究涉嫌學術欺騙的原因:一是“中式卷煙”的焦油含量的確減少了,但是卷煙中的其他物質如亞硝胺、稠環芳烴等致癌物質并未減少;二是該研究并未進行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也沒有針對慢性病和致癌情況進行人群試驗,就宣稱“中式卷煙”達到“減害”效果;三是對部分抽煙者而言,降焦、膨化技術、過濾嘴等加工方式使卷煙抽起來“沒勁”,因此會抽上更多根,甚至不能達到“降焦”效果。
中國毒理學會副理事長、毒理學家鄭玉新教授告訴本刊:謝劍平得出“低焦油”卷煙危害低的結論,依賴于卷煙成分的理化分析、體外毒理學評價及致死急性毒性評價指標,這些屬于低級別證據,并且目前已被具備高級別證據的國內外研究否定。
楊功煥告訴我們,2012年11月27日,美國聯邦法院做出判決,責成煙草公司承認其欺騙行徑,并要求煙草公司聲明:“所有卷煙都會導致癌癥、肺病、心臟病和早逝,淡味卷煙、低焦油卷煙、超淡味卷煙和天然卷煙無一例外。沒有哪一種卷煙是安全的。”
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說:“這份判決執行書國內很多控煙專家手上都有。今年1月28日工程院領導曾向我了解這份判決書,29日上午我就送了過去,但沒有回音。2月2日旭日干副院長就謝劍平問題向媒體表示,中國工程院今后不再受理煙草科技領域的候選人的提名或推薦。”
截至目前,中國控煙協會已經七次致函中國工程院,懇請工程院盡快撤銷謝劍平的院士資格,并在致函中稱:既然今后院士大門向煙草科技領域關閉,說明知錯了,為什么不能改錯?這距離中國控煙協會首次致函已經過去了16個月。
支持控煙的專家和機構頻繁借助媒體發聲,而謝劍平院士則一直拒絕回應,其本人的手機和辦公電話一直無人接聽。鄭州煙草研究院院長辦公室主任竇濱和“減害降焦”課題組組長聶聰均拒絕采訪,用其宣傳部門工作人員的話說:“他們(控煙方)想怎么說,讓他們說去,我們最近很忙。”
去年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大會召開前,工程院主席團曾對“煙草院士”解決方案進行表決,對于“復議謝劍平院士資格、修改工程院相關章程”一項,經投票后未通過。對于“從維護工程院聲譽和全國控煙工作大局,建議其本人提出辭呈”一項,大多數人投票同意。歷經多次勸退,謝劍平并不接受,造成了目前“勸而不退”的僵局。
事實上,這并不是煙草行業與控煙組織在“中式卷煙”項目上唯一的一次交鋒。去年“煙草院士”話題發酵期間,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第67號公告上,由國家煙草專賣局推薦的《中式卷煙特征理論體系構建及應用》位列科學技術進步獎名單。在項目申報材料中寫著,由于此項研究的推廣應用,已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735.74億元,新增利稅1421.80億元。
“我們當時就提出質疑,提醒中國科技界必須嚴肅對待這件事,國家不應該鼓勵這種見利忘義的行為。秦伯益、鐘南山等30位院士也聯名寫信,表示了深度關切。”王克安告訴我們,“國內的煙草企業打出了‘中式卷煙’可以清除煙氣自由基、吸完后嗓子很舒服、增加香味等的廣告,無非是要達到促進煙草消費的目的,但‘低害’、‘減害’這種說法本身就是欺騙,會導致更多人的健康問題。”
王克安說:“國內的煙草企業一直不愿意在包裝上印骷髏、爛肺、壞牙的圖案,但他們對外銷產品,比如銷往澳大利亞、港臺地區的產品就會印。這是很可惡的地方,如果國內包裝也印上這些圖案,可以減少煙草在送禮、宴請方面的消費。”
三聯生活周刊:你跟謝劍平院士相熟嗎?你曾當面問過謝劍平關于“減害”毒理的問題,而他沒有回答。你能談一談那次工程院討論會的細節嗎?
秦伯益:我過去不認識謝劍平。2012年2月8日上午針對社會上的質疑,工程院組織了一次有關謝劍平工作的學術答辯討論會,由旭日干副院長主持,環境與輕紡學部和醫藥衛生學部各有七八名院士參加,謝劍平本人也參加的。在他半小時報告后,很多院士提出了疑問,他一直不吭氣。我就“減害”實驗和毒性試驗等方面提了好幾個問題,謝劍平沒有回答一句話。那次會議是開得很正常的,可惜后來這個問題就轉入暗箱操作,問題越搞越復雜。此后,我感覺院領導的態度也越來越模糊,越來越為難了。這期間發生了什么問題,我就不得而知了。
一年多來,在媒體上有很多專家和群眾對謝劍平的批評和質疑,他始終沒有回應。這情況很不正常,因為科研工作者受質疑是很常見的事,受質疑者都會做出回應,像謝劍平這么無法回答反駁,不為自己辯說的,我還沒有見過。
三聯生活周刊:2011年12月,謝劍平依照程序歷經兩輪院士投票,入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其公示期間,你和鐘南山、巴德年等院士是否提出了反對意見?當時謝劍平順利當選是怎樣的背景?
秦伯益:公示期間,我們沒有注意謝劍平的問題。因為這不是我們學部名單中人,即使注意了,也很難發現問題。因為公示的只是學部、姓名、單位、學科等幾項。僅憑這些簡單內容,是無法發現問題的,況且我們不是做煙草研究的專業,不認識謝劍平,過去不知道他的工作。
2011年8月工程院剛公布當年當選新院士名單后,上午10時網友劉志峰就著文反對,接著楊功煥、吳宜群、王克安、陳春明等控煙組織的專家也紛紛反對。他們指出其錯誤和危害,這才引起了工程院王隴德、陳君石、鐘南山、巴德年和我等院士的關注和質疑,逐漸從4月初30名到5月底103名院士聯名,力主復議并撤銷謝劍平的院士資格。
三聯生活周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陸士新院士表示,控制煙草對人類的危害,應走降低香煙中有害物質含量之路。你認為這條道路是否可行?
秦伯益:原則上講,陸士新院士的意見是善良人們所希望的。但現在是具體處理謝劍平申請院士的材料造假問題,他沒有做“減害”研究,而說他的卷煙有“減害”的效果,這是造假,是欺騙,是違背科學道德的。
他強調焦油有害,減了焦就減了害。這個思路在上世紀國外做了大量研究,被否定了。因為煙草內除焦油外還有苯并芘、多環芳烴、胺類、醛類等幾十種致癌物質。焦油減少了,煙勁就少了,吸煙者就以多吸煙來達到本人的吸煙欲望,因此卷煙銷售量增加了。結果焦油的吸入量沒有減少,還吸入了更多的其他致癌物。
以上是國際煙草研究領域的全球共識,謝劍平作為國際煙草研究學會的成員,不會不知道。現在他沒有實驗證明來否定國際上“降焦”不能“減害”的結論,而誑稱“降了焦”就能“減害”,這是明顯的蓄意欺騙。由于中國煙草專賣局的縱容,這種偽科學在中國通行無阻,欺騙了包括很多專家在內的人民大眾,是不道德的。
謝劍平用“神農萃取液”加入他的卷煙內。“神農萃取液”是中藥,中藥加入到食品、化妝品、飲料或者香煙等要進入人體的產品,至少要按藥品新劑型的第四類進行申報。但“神農萃取液”沒有國家的生產批準文號,更沒有加入卷煙作為新制劑的生產批準文號。國家規定,沒有批準文號就上市銷售,就是違反法規。
三聯生活周刊:“煙草院士”事件中,外界對工程院有諸多質疑。第一點就是,謝劍平“卷煙危害性評價體系”和“減害降焦技術”研究屬于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中國工程院將其劃分到基礎研究的做法有什么特殊意義?
秦伯益:“卷煙危害性評價體系”是應用性方法學研究,“神農萃取液”加入卷煙是應用性研究,他整個成果的體現是卷煙銷售量的增加和利稅的增加,他本人申報材料上的內容都指向卷煙的應用。調查組幫他說成是“基礎研究”,只能看成是打“馬虎眼”,想以伸縮性較大的“基礎研究”來掩蓋有硬性規定的“應用研究”的缺失。結果“掩耳盜鈴”、“弄巧成拙”、“欲蓋彌彰”。從此也使人懷疑,院領導當初說要成立一個態度“中性”的調查組,以便得出公正的結論。那么,這樣的結論公正嗎?成立一個不能得出公正結論的調查組,院領導的意圖到底是什么呢?
三聯生活周刊:由于歷史原因,之前的煙草研究劃歸于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但謝劍平在卷煙中增加中藥試劑的研究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應當放在醫藥衛生學部評審。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干日前表示,已經修訂《中國工程院專業劃分標準》,刪除了“煙草科學與工程”這一學科。在這個前提下,第二點疑問就是,謝劍平院士現在應當劃歸在什么學部之下?
秦伯益:我認為,工程院刪除了“煙草科學與工程”這一學科的做法不合適。這一學科是列入了國務院學科序列內的,工程院無權刪除。工程院這種做法是被謝劍平事件纏痛了頭,“慌不擇路”、“矯枉過正”,想以“下不為例”,換一個“既往不咎”。
謝劍平之所以會被通過,主要是缺乏“同行評審”。環境與輕紡學部和后來的調查組內都沒有一個同行。所以他們誰也不出來公開回答學術界的大量質疑,這是很不正常的。
至于謝劍平,我根本不承認他的院士資格,我認為他不該屬于任何學部。體面的做法是自己辭退,將來如果真的做出像陸士新院士所希望的那種結果,我們會支持的。
三聯生活周刊:第三點質疑,中國工程院醫藥衛生學部的張伯禮院士是“煙草院士”事件的調查小組成員,他曾經是謝劍平申報院士成果項目的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你認為他是否應當回避?
秦伯益:我認為應該回避。至少工程院調查組在成立之初,應該說明他曾擔任過謝劍平主要成果項目的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并支持過該項目。其實,張伯禮還是太老實了,領導交辦的事就接受了。
在2月1日旭日干副院長答記者采訪的報道發表后,2月2日,鐘南山、巴德年和我就給周濟、旭日干二位院長一封信,其中有一段:“本項調查純屬學術調查,沒有政治問題等秘密,應該在陽光下進行,調查結果應開會討論,適時公布調查結果。但調查報告至今未向院士公開,甚至沒向主席團公開。這樣暗箱操作,不合適。院領導憑調查組一面之詞,對調查結果無法負責,難免做出錯判,也難以服眾,最后怕又會陷入被動。”
此外,我們還指出了:“調查結論說,謝劍平參評院士的材料‘各類獎勵獎項,未發現造假’。我們對此有異議。我們并沒有指控他的獲獎程序造假,而是學術造假,因為他沒有做‘減害’的研究卻說有‘減害’的效果、所用技術方法也早已被國際學術界證偽等。調查結論沒有針對質疑者的問題,答非所問,忽悠不知情的群眾。”
三聯生活周刊:謝劍平入選院士經過4年3次提名。在其3次評選院士過程中,煙草行業和控煙組織是否施加過壓力,要求其當選或是要求不予通過?
秦伯益:這個我不知道。如有這種事情,也是桌子下面的活動,外人無從知曉。
三聯生活周刊:你怎么看待目前這件事的僵局?調查結果尚不公布的背后可能有哪些原因?
秦伯益:
其實,從學術上否定謝劍平的資格是很容易的事,但從行政上要撤銷他確是非常困難的事。現在群眾中議論較多的是,社會上的“公關”活動很普遍,院士們特別是院領導“被公關”也難免。有錯不糾,久拖不決的背后有沒有不正之風的影響?這是社會上對工程院這次在謝劍平問題上的曖昧態度最普遍的疑問。我們認為,“被公關”不是大問題,但問題一經指出還遲遲不糾正錯誤就不是一個小問題!
我們工程院的集體形象沒有必要被一個謝劍平和煙草行業所捆綁!因此我很希望媒體能深入追蹤,及早給社會一個明確的交代,保持工程院在學術上和道德上的純潔性,還我工程院的良好聲譽!
三聯生活周刊:《中國工程院章程》第11條規定:“當院士的個人行為涉及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或涉及喪失科學道德,背離了院士標準時,可依據以下程序撤銷其院士稱號,即:有不少于五位院士書面提議,或者經學部常委會、主席團提議,要求撤銷其院士稱號,經其所在學部常務委員會調查核實,進行審議后,由本學部全體院士投票表決;參加投票表決人數達到或超過本學部應投票院士人數的三分之二,贊同撤銷其院士稱號的票數達到或超過投票人數的三分之二時,可做出撤銷其院士稱號的決定。此項決定,經院主席團審查批準生效,并通報全體院士。”你認為謝劍平的情況適用這條規定嗎?
秦伯益:謝劍平目前的情況還不適合這條規定。目前還是第一勸退,第二在下次院士大會上修改章程,再按修改后的章程啟動復議和撤銷程序。當然這相當困難,這將是對工程院的嚴峻考驗。
插圖老牛自從謝劍平2011年底入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以來,外界對他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謝劍平曾在當選院士后表示:“研究出最大限度減少危害的新方法,是我們煙草科技工作者的責任......
插圖老牛自從謝劍平2011年底入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以來,外界對他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謝劍平曾在當選院士后表示:“研究出最大限度減少危害的新方法,是我們煙草科技工作者的責任......
插圖老牛自從謝劍平2011年底入選中國工程院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院士以來,外界對他的質疑聲一浪高過一浪。謝劍平曾在當選院士后表示:“研究出最大限度減少危害的新方法,是我們煙草科技工作者的責任......
今年2月,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旭日干接受采訪時表示,針對謝劍平的調查結果顯示,其主要工作和成果屬基礎性研究,材料及獎項未造假。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指出,調查組成員張伯禮院士,是謝劍平主要研究成果的鑒定委員會主......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常務副院長潘云鶴3月7日在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提問時說,工程院依據章程作出的決定不會改變:不會主動撤銷“煙草院士”謝劍平的資格。從事“煙草減害”研究工作的專家謝劍平自2011年底......
●有一個場景讓人深感不安,那就是在大會堂門口,還有不少委員在吸煙。不安,是因為我們知道吸煙和二手煙危害健康;不安,更是因為大會堂門口展示著政協委員的形象。我們倡議:率先垂范,帶頭戒煙。——全國政協委員......
昨天上午,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著名肝膽外科專家黃潔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的器官捐獻體系預計將在兩年左右的時間內初步建立。屆時,器官移植將以捐獻器官為主要來源,今年兩會結束后,器官捐獻志愿者......
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中國防癆協會、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等7家科學社團與民間組織近日致函工程院,懇請重新審議“煙草院士”謝劍平的院士資格。由致......
中華預防醫學會、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中國醫院協會、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中國防癆協會、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等7家科學社團與民間組織近日致函工程院,懇請重新審議“煙草院士”謝劍平的院士資格。由致......
中國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在全球各種經濟指標和社會發展指標的排行榜上,中國經常處于總量很高、人均很低的尷尬境地。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煙草行業,不僅生產總量最高,而且人均也是最高。中國人口占世界20%,卻吸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