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總懸浮顆粒物指懸浮在空氣中的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0μm的顆粒物.同類的其它簡稱常見的有 TSP、PM10、PM2.5等.它們都是指粉塵微粒.
總懸浮顆粒物可分為一次顆粒物和二次顆粒物.一次顆粒物是由天然污染源和認為污染源釋放到大氣中直接造成污染的物質,如:風揚起的灰塵、燃燒和工業煙塵.二次顆粒物是通過某些大氣化學過程所產生的微粒,如:二氧化硫轉化生成硫酸鹽. 粒徑小于100μm的稱為TSP,即總懸浮物顆粒;粒徑小于10μm的稱為PM10,即可吸入顆粒.TSP和PM10在粒徑上存在著包含關系,即PM10為TSP的一部分.國內外研究結果表明,PM10/TSP的重量比值為60—80%.在空氣質量預測中,煙塵或粉塵要給出粒徑分布,當粒徑大于10μm時,要考慮沉降;小于10μm時,與其他氣態污染物一樣,不考慮沉降.所有煙塵、粉塵聯合預測,結果表達TSP,僅對小于10微米的煙塵、粉塵預測,結果表達為PM10. 大氣中TSP的組成十分復雜,而且變化很大.燃煤排放煙塵、工業廢氣中的粉塵及地面揚塵是大氣中總懸浮微粒的重要來源.TSP是大氣環境中的主要污染物,中國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按不同功能區分3級,規定了TSP年平均濃度限值和日平均濃度限值. 空氣中的全部粉塵量為“總懸浮顆粒物”,去掉10微米以上的顆粒物,剩下的就是“可吸入顆粒物”,技術上標為PM10.我們經常聽到的“可吸入顆粒物”就是這個PM10.如果將5mm以上的顆粒物去掉,剩下的“可吸入顆粒物”為PM5.
近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朱聽研究員課題組在權威環境學雜志《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發表了題為《嚴重霧霾天氣中北京PM2.5與PM10污染物中的可吸入微生物》的研究論文,報道了北京市霧霾天氣中大氣懸浮顆粒物的微......
多國科學家7月12日報告稱,由人類活動導致的室外空氣污染每年導致200多萬人死亡。這主要是因為大氣中PM2.5等懸浮顆粒物濃度上升,對人體肺部造成損害,導致肺癌以及其他呼吸系統疾病。來自美國、英國、法......
據外媒報道,2013年3月《食品與農業科學雜志》(Journal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刊登一項關于城市懸浮顆粒物(PM)中的砷、鎘、鐵與鋅四種金屬污染綠葉蔬......
《分析化學》2008年05期 應用多元線性回歸法測定黃河口不同粒徑懸浮物中的有機碳含量 張龍軍;劉立芳;張向上 ......
一、原理用重量法測定大氣中總懸浮顆粒物的方法一般分為大流量(1.1—1.7m3/min)和中流量(0.05—0.15m3/min)采樣法。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體積的空氣,使之通過已恒重的濾膜,則懸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