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在云南楚雄州祿豐市恐龍山鎮一處陡峭荒坡上,一堆恐龍骨骼化石“新鮮出爐”。只見僅3米寬的臺地上,大大小小的恐龍化石躺在紅色泥土中,犬牙交錯擠在一起,其中有一條粗大的股骨和一塊橢圓形的腹部肋骨如巨大的蒲扇,清晰可辨。
“這里有大中小3具恐龍的化石,屬于早侏羅世的蜥腳型類的恐龍,距今約1.9億年,用兩條腿走路。恐龍化石如此集中,在世界上也并不多見。在元旦來臨之際一次發掘出3條恐龍,也是送給恐龍研究人員和恐龍愛好者的一份新年禮物。”發掘團隊領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尤海魯告訴記者。
連日蒙蒙細雨,發掘團隊在發掘地點搭起一個塑料棚,尤海魯和4位團隊成員刨開潮濕的泥土,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塊塊大小不一的恐龍化石,打上膠和石膏固定。“在化石暴露后要對化石進行防風化處理,在現場繪制化石素描圖,留存第一手研究資料。發掘過程中,我們會將化石進行固定和打包,將化石包運送至祿豐恐龍化石科普展示教育基地倉庫內保存,留待今后修復、研究、裝架。”尤海魯邊整理化石邊介紹。
“這3條恐龍除頭骨化石被風化外,其他骨頭比較完整。一條恐龍大約7至8米長,一條約5米,一條約4米。從3條恐龍骨頭化石擠在一起的形態看,3條恐龍可能是群居,突然死亡的。”發掘團隊成員、祿豐市恐龍化石保護研究中心主任王濤說。
每天一起上山發掘的還有王濤的同事董啟興,以及昆明理工大學古生物專業的兩位研究生趙染塵和陳劉潤玄。作為發掘團隊后援的專家學者眾多,有恐龍蛋研究專家王強、古脊椎所技術室馮文清、中國地質博物館王婭明、北京自然博物館張茜楠、中國地質科學院任鑫鑫、楚雄州古生物化石研究中心王國付等。
這3條沉睡了1.9億年的恐龍是如何被發現的?2022年6月17日,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在距祿豐縣城30公里的荒山上勘測時,助理工程師趙見波突然發現一片陡坡沙土中露出一塊石頭,疑似恐龍的腿骨化石,他馬上聯系王濤來現場查看,王濤很快就確定是恐龍腿骨化石,3條恐龍由此重見天日。
2022年12月28日,云南省自然資源廳在祿豐市恐龍谷宣布對近年來楚雄州相繼發現的恐龍化石進行搶救性發掘保護,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負責發掘。此次即將發掘的恐龍化石點共9個,其中祿豐市恐龍山鎮1個,武定縣萬德鎮2個,雙柏縣大莊、大麥地和安龍堡3個鄉鎮6個。
據云南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陳俊介紹,本次三地恐龍化石搶救性發掘工作,于2022年12月12日獲得了自然資源部同意發掘批復。此次發現的恐龍化石多數位于斜坡上,整體埋藏較淺,骨骼形狀清晰可辨,因周邊土層風化嚴重,加之雨水沖刷等自然現象,已造成部分化石暴露于地表。實施搶救性發掘,切實保護好這些國家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資源迫在眉睫。
楚雄州享有“恐龍王國”“化石之倉”的美譽。這里曾經是恐龍繁衍生息的天堂。從1938年在祿豐縣沙灣地區發現我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到現在,全州已經出土了410多具恐龍個體化石,其中較完好者70余具,并發現了大量的恐龍足印化石,尤其是早侏羅世的恐龍,現在已知有14種,占全國早侏羅世恐龍的64%,也是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好的兩個地點之一(另一地點為南非)。
專家對目前出露的部分恐龍化石進行初步分析,除雙柏縣大莊鎮的恐龍化石屬于侏羅紀中晚期外,其余8個點的化石均屬于早侏羅世。其中,根據武定縣萬德鎮發現的化石推斷,當地恐龍生存時代是侏羅紀最早期,比祿豐盆地以祿豐龍為代表的恐龍動物群還要早。祿豐市待發掘的恐龍化石點位于川街盆地,初步判斷新發現恐龍個體較大,將為該地恐龍與祿豐盆地恐龍對比研究提供科學依據,也將進一步推進祿豐恐龍多樣性、分布及演化的深入研究。
“還有3天,就可以完成祿豐這3具恐龍化石的發掘,然后我們去武定縣金沙江大峽谷發掘兩個點的恐龍化石,春節后將轉戰雙柏縣,那里6個點的恐龍化石更多,我們將在8月份完成3個縣的搶救性發掘工作。”王濤說。
“武定縣的發掘點,有可能成為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恐龍骨骼化石地點。”尤海魯表示,“隨著恐龍化石發掘工作的深入,更多更翔實的發現、研究、推演、還原,將勾勒出云南早侏羅世恐龍化石更為全面的存在現狀,為研究生命起源和演化提供富有價值的科學依據。”
近日,《創新:地球科學》(TheInnovationGeoscience)報道了一枚發現于西藏昌都地區的恐龍牙齒化石。定性的形態比較和簡約法系統發育分析支持該標本屬于較為進步的馳龍類。貝葉斯末端定年分......
新的化石發現表明,一種獨特的恐龍頭上似乎包含毛發裝飾物,棘頭龍是恐龍的一個支系,具有明顯的圓頂形頭骨,以及各種角和邊緣的凸起,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它們在戰斗中會像現代山羊或雄鹿一樣把它們厚厚的頭撞在一起。......
當地時間11日,多國聯合組成的科研小組對外發布稱,在智利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發現了包括巨盜龍在內的四種恐龍化石。過去10年間,該地區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化石考古遺址。這一發現由智利南極研究所、智利大學和美國......
1月1日,在云南楚雄州祿豐市恐龍山鎮一處陡峭荒坡上,一堆恐龍骨骼化石“新鮮出爐”。只見僅3米寬的臺地上,大大小小的恐龍化石躺在紅色泥土中,犬牙交錯擠在一起,其中有一條粗大的股骨和一塊橢圓形的腹部肋骨如......
講述人:云南省祿豐縣恐龍化石保護研究中心主任王濤小時候在父親的影響下,我接觸到古生物化石,并醉心于此,一晃便是30多年。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居住的云南省楚雄州祿豐縣,從一個西南邊陲的小縣城,成長為現代化......
十多年前,一塊1.1億年前的恐龍化石在巴西阿拉里佩盆地被人在不明情況下帶走。后來,它出現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SMNK),但沒有合法的出口許可,也沒有收購的清晰文件。7月19日,德國當局......
近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召開恐龍足跡化石群專題報道工作會,通報了河北地質人員在宣化發現的大型恐龍足跡化石群情況。此次發現涉及面積為9000多平方米,共有恐龍足跡4300多個,其所在巖石層距今已有1.......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自然博物館14日消息指,該館工作人員近日在當地烏拉特后旗楚魯廟地區進行日常巡查時,發現一處較完整恐龍化石,根據對骨骼形態的研究,初步判定為禽龍類恐龍。官方表示,此次在烏拉特后旗新發......
中新網8月4日電據外媒報道,當地時間8月3日,一篇發表在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腫瘤》上的研究顯示,科學家首次在有角恐龍化石中發現和診斷了侵襲性惡性骨癌——骨肉瘤,這也是首次在該種恐龍中診斷出惡性腫瘤。......
阿根廷研究人員日前宣布,在位于該國西北部的圣胡安省發現了距今兩億多年前的巨型恐龍化石。這一發現將巨型恐龍的出現時間向前推進了至少2500萬年。圣胡安大學古生物學家塞西莉亞·阿帕爾德蒂率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