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6日,第一屆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遼寧丹東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綠色技術專家組、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以及遼寧省分析測試協會聯合主辦,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遼寧省分析測試協會承辦,會議得到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的大力支持。此外,研討會得到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丹東浩元儀器有限公司、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丹東通達科技儀器有限公司等企業的大力支持。
第一屆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匯聚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及企業代表,旨在推動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的深入發展,并為企業博物館的實地考察提供寶貴機會。研討會聚焦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共同探討科學儀器博物館領域的理論研究、技術與裝備研發、工程實踐等熱點與難點問題。
第一屆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研討會現場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劉成雁副理事長擔任研討會主持人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 劉長寬副理事長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劉長寬副理事長指出,盡管我國擁有眾多博物館和展覽,但在科學儀器這一對認識與改變世界至關重要的領域,我們仍缺乏一個專屬的博物館。他強調,建設科學儀器博物館對于展示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作用具有深遠意義,但過去在籌備過程中面臨了場地、儀器征集、內容策劃以及維護等多方面的挑戰。盡管如此,他們一直在積極籌備,并與多方進行了深入探討。他還特別提到了清華大學在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方面的貢獻,以及行業內其他企業的支持。最后,他期待通過此次研討會,大家能夠共同找到建設科學儀器博物館的最佳路徑,推動該項目的實施。
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清華大學 秘書長/教授 邢志
邢志教授帶來題目為《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的報告,分享了關于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籌)的綜合性建設成果與未來展望。他強調,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不僅是一個展示科學知識和文物的平臺,更是推動科學文化普及、促進學術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基地。博物館的收藏范圍廣泛,從與清華大學歷史緊密相關的科學知識、儀器和設備,到關注中國科學歷史的重要節點和事件,都體現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學術價值。他表示,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將繼續致力于科學文化的普及和傳承,為培養更多科學人才、推動中國科學事業的進步貢獻力量。
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 桂三剛副理事長
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桂三剛副理事長在分享中表示,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在國內正迎來發展黃金時期,對于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他也指出了當前建設面臨的挑戰,如實驗室建設難、管理歸屬不明確等,呼吁社會各界及行業內部共同努力。他特別提到行業內的人才和成功經驗,對科學博物館的未來充滿期待,強調早期建設和準備的重要性。
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 李紅院長
李紅院長分享了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陳列館的建設歷程和活動情況。該館成立于2015年7月,旨在匯總展示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多年的工作成果、科學儀器及科學成果。館內收藏了20多臺1980年代初期購進的科學儀器,這些儀器對遼寧省乃至東北三省的科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陳列館不僅承載著收藏性、研究性和科普教育的功能,還舉辦學術交流和科普培養活動,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和好評。她表示,希望陳列館能為整個博物館建設提供幫助,并期待大家實地參觀交流,共同推動科學儀器博物館的發展。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 曾偉秘書長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秘書長曾偉分享了對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的見解,并提出了對博物館建設的建議。他概述了行業的發展歷程、產業布局,并強調了原創性產品的重要性。他建議博物館應收集和展示科學儀器的原始資料、圖片以及核心部件,以記錄和展示民族工業的成就。他還特別提到了多個關鍵科學儀器的歷史價值,并強調了原創技術的重要性。
海能未來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張振方總經理
海能未來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張振方總經理分享了他對博物館建設的看法和期望。他認為,博物館的建設對于行業新人和中堅力量了解科學儀器的歷史演變和技術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啟發他們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決策。他強調了行業發展的歷程、政策變化、市場演變、行業前輩的貢獻以及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性。他提出,博物館不僅應該展示技術發展和品牌更迭,還應該記錄人物事跡和精神價值觀,為行業提供鼓舞和指導。
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付世江總經理
上海天美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付世江的發言中,他表達了對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的積極態度,并提出了幾點建議。他認為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是傳承工匠精神和激勵新一代儀器制造人的重要平臺。他建議行業專家和領導應積極參與博物館建設,以企業為中心進行申請,確保捐贈儀器得到展示和維護,并提出博物館應具有國際化視野,展示全球科學儀器的發展。最后,他強調了博物館建設的重要性,希望繼承老一輩精神,推動行業發展,并祝愿大會成功。
北京彩譜儀器有限公司 周志恒總經理
北京彩譜儀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志恒在分享中建議,鑒于官方資助的不確定性和博物館運營的高成本,博物館的建設應采取類似協會運作的模式。他建議首先成立一個管理機構,并委托各企業參與運作,以確保可持續性。同時,需要建立組織機構、制定制度以及建設網站,以便在沒有實體機構的情況下,提供一個虛擬的博物館平臺。此外,他提出在全國范圍內合理分布博物館,對已經成立或未來計劃成立的博物館進行掛牌和認可。這些觀點為科學儀器博物館的建設提供了新思路,并強調了合作與可持續性的重要性。
大連依利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李彤董事長
大連依利特分析儀器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彤博士提出了對博物館建設的看法和建議。他認為,建設科學儀器博物館是一項對當代有益、對后世有利的重要事業,強調了收集珍貴科學儀器的緊迫性。最后,他總結提出三條建議:一是建立專注于科學儀器、與科技館不同的博物館;二是創建一個結合娛樂、歷史和教育的博物館;三是打造一個開放、眾籌、具有自身特色的博物館。
遼寧省檢驗檢測認證中心 榮偉東副主任、研究員
榮偉東副主任提出了關于博物館建設的建議:首先,他強調了博物館的收藏功能,建議盡快開展展品征集,并利用博物館的品牌優勢來獲取制度和資金支持;其次,他提倡強化研究功能,深入分析展品并向公眾傳播科學知識,同時收集相關期刊和書籍以促進理解;最后,他強調了教育功能的重要性,建議通過科普宣傳和多元化服務吸引觀眾,并提供不同層次的培訓來提高公眾的教育程度。此外,他還對展覽場地提出建議,并強調了博物館在教育和資金創收方面的潛力。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關亞風研究員
關亞風研究員深入探討了博物館建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建議。他強調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各方資源,特別是企業、學會和協會的力量,共同推動博物館的建設。他建議制定明確的收藏規則,確保每件展品都有明確的來源信息,并聚焦于展示關鍵科學儀器的細節、部件及其設計者、制造者。同時,他還強調了在博物館中應重視歷史時期物品的展示,尤其是中國科學家和工匠在科學儀器發展史上的貢獻。此外,他還提倡在博物館中體現群眾性和具體性,不僅展示科學家和領導人的成就,還要關注普通人在科學儀器發展中的作用,以全面展示科學儀器的歷史和發展。
遼寧材料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 周楊韜副主任
遼寧材料實驗室分析測試中心副主任周楊韜詳細介紹了郭可信紀念館的建設過程及意義。郭可信先生是我國杰出的晶體學家、電子顯微學家,是中國電子顯微事業的重要奠基人和領路人,其學術成就和精神品質備受尊崇。遼寧材料實驗室在多方支持下,成功建設了紀念館,以展示和紀念郭先生的生平與貢獻。此外,為進一步推動科學儀器博物館的建設,遼寧材料實驗室還計劃舉辦“郭可信材料表征中心”揭牌儀式及學術研討會,以紀念郭先生并促進科學儀器領域的學術交流與合作。
衡昇質譜(北京)儀器有限公司 產品總監 高光曄
衡昇質譜(北京)儀器有限公司產品總監高光曄分享了他的職業經歷和對國產儀器行業的期待。他曾在外企儀器公司服務25年,如今決定回歸國產儀器領域。他期望能夠見證并推動國產儀器的發展,同時也期待能為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貢獻力量。
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 李鈞副總經理
上海舜宇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鈞強調了分階段實施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的重要性,并建議博物館展示內容應多樣化,包括具體的儀器展品、圖片、影像資料及背景故事等,以豐富觀眾體驗。他特別提到可以借鑒上海博物館新館的三星堆展覽模式,并提議利用現有圖紙資料重新制造老儀器進行展出,尤其是國產儀器,以展示科學儀器的發展歷程和技術創新。這些建議為科學儀器博物館的建設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 曹以剛副理事長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曹以剛副理事長在研討會上提出了建立科學儀器博物館面臨的挑戰,包括長期使用權、運營成本及展品產權問題。他建議通過分階段實施、設立多個分管機構并輔以在線博物館的策略,來克服這些困難。他強調需明確博物館管理歸屬,通過考核確定分管機構資質,并要求實時報備展品信息及變動情況,以促進博物館的持續運營與發展。
天津大學精儀學院 系主任/副支部書記 徐宗偉
天津大學精儀學院系主任、副支部書記徐宗偉,在研討會上分享了學院在科研與科普教育方面的經驗。他所在的學院與清華大學共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僅致力于科研,還承擔著科普教育的責任,并與多個行業協會建立了合作關系。他提到了學院在產教融合方面的努力。此外,他表示十分期望且支持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的建設。
天津分析測試協會 李全秘書長
天津分析測試協會李全秘書長在研討會上表示,他深受各位專家報告的啟發,對博物館建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強調了天津在分析測試行業博物館建設方面的不足,并贊賞了劉成雁教授在此領域的先行嘗試。他分享了天津在科普基地和博物館建設方面的現狀,特別是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學院的貢獻,并表達了結合天津大學等機構的資源,為博物館建設貢獻力量的決心。
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 遼寧區域經理 騰優銘
北京海光儀器有限公司的騰優銘表示,海光儀器見證了儀器行業的發展過程,他們始終保持著學習的態度。通過本次大會的探討學習,他們深刻認識到博物館對于行業的重要性和推動作用。因此,海光儀器將積極參與和支持博物館的建設過程,與各位專家老師共同努力,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付出努力。他表示,他們期待聽取更多關于博物館建設的感想和建議,以進一步完善和推動相關工作。
北京環球質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王志明總經理
北京環球質普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王志明總經理,表達了對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項目的深刻理解和支持。雖然起初對博物館建設的難度有所擔憂,但通過聽取專家發言,他認識到成立專門機構、確保收錄儀器具有歷史價值和技術原創性的重要性。他分享了自己的行業經驗,強調了對國產儀器發展的理解和支持,并表達了自己未來也希望通過技術積累和專利為國產儀器的發展做出貢獻,并期待能夠成為博物館做出貢獻。
最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劉成雁副理事長總結發言。他表示,希望通過國內頂級行業學會和協會的共同努力,構建一個協作工作平臺,以系統地開展博物館建設的相關事務。
為了有效推進博物館建設工作,在第一屆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研討會上決定成立工作委員會指導組、工作組及籌備委員會。指導組由關亞風、劉長寬、曹以剛等組成,工作組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劉成雁、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曾偉、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邢志等組成。本次會議集聚的眾多企業家以及各行業的專家,他們將成為籌備委員會的重要成員,共同致力于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的建設工作。這標志著博物館建設項目在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此外,會議強調了博物館建設對于促進企業和高校研究機構發展的重要性,并希望通過行業學會聯合授牌背書,加強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的推進工作。同時,會議還探討了以舊換新、再制造等議題,認為這些領域具有巨大的市場服務空間,對于資源高效利用和全生命周期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與會人員合影
會后,與會代表們考察了企業展館。他們訪問了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丹東浩元儀器有限公司和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等三家企業。通過實地考察,進一步促進了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
與會人員參觀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
與會人員參觀丹東浩元儀器有限公司
與會人員參觀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
培訓背景1)幫助華東地區承擔科技部“十四五”“基礎科研條件與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研發”重大專項(以下簡稱“儀器專項”)的單位了解項目實施方案及年度指南提出的第三方測試、可靠性與技術就緒度相關要求;2)研討......
2024年5月29日,大規模儀器更新驅動科研創新與產業升級主題研討會暨2024ANTOP頒獎盛典在北京順義館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順義館)隆重舉行。在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的大力支持下,“AN......
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國內科學儀器上市公司創新能力如何?2023年,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中國科學院情報研究所開展“科學儀器公司創新實力研究”,以年收入超億元的上市科學儀器公司為研究對象,主要從以下4......
5月23日至26日,第一屆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遼寧丹東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綠色技術專家組、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以及遼寧省分析測......
5月23日至26日,第一屆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遼寧丹東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綠色技術專家組、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以及遼寧省分析測......
5月23日至26日,第一屆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遼寧丹東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綠色技術專家組、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以及遼寧省分析測......
5月23日至26日,第一屆中國科學儀器博物館建設研討會在遼寧丹東成功召開。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綠色技術專家組、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測試裝備分會、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以及遼寧省分析測......
當前,高端科學儀器正在向高精度、高分辨、自動化、智能化、多模態等方向發展,體現出技術驅動、需求牽引、學科融合、高頻正向迭代等規律,對科學研究的作用日益突出。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我國科研裝備自主創新需求更......
“實現原子級分辨率的核心器件是這個qPlus傳感器,它是我們自己手工做的,可以看到上面的膠痕還不太規整。”5月23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輕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臺負責人江穎告......
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陜西省檢驗檢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嚴厲打擊檢驗檢測違法違規行為,推動檢驗檢測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陜西省檢驗檢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實施方案檢驗檢測是質量基礎設施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