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1-18 14:52 原文鏈接: 第三屆載人航天學術大會在成都召開

      近日,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辦的第三屆載人航天學術大會在成都召開,來自載人航天相關領域學術界與工程界的院士、學者及工程技術專家齊聚成都,共同探討人類載人航天活動發展前沿,交流載人航天技術領域最新研究成果。

      學術大會開幕上,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主持開幕式。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原副總師趙宇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師鄭敏、王忠貴、陳善廣,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師助理劉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李言榮院士,中科院成都光電所所長張雨東,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顧逸東院士,探月工程副總師裴照宇,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韓杰才,著名女航天員劉洋,以及全體與會代表出席開幕式。

      周建平對第三屆載人航天學術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說,載人航天工程是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標志性事件,現已全面轉入空間站階段,各項研制工作順利推進,多項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取得了突破,以空間站核心艙和兩個實驗艙、貨運飛船、CZ-7和CZ-5B為代表的新型號研制均已進入初樣研制試驗階段,CZ-7號運載火箭和貨運飛船在新建的海南發射場也即將進行合練,天宮二號任務正在按計劃組織實施。

      周建平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飛速發展、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只有創新才能推動發展,只有創新才能推動進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經進入提升規模、追求效益、引領發展的新階段,工程的未來會更精彩。學術大會是聚焦中國載人航天的重要平臺,相信會越辦越好,為凝集國內頂尖科研人員的豐碩成果,促進國內載人航天學術交流,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跨越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李言榮說,載人航天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之一,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近年來,電子科大在鞏固和提升電子信息學科優勢的同時,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不斷優化學科結構,積極拓寬學科領域,以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為切入點,在空間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控制以及應用領域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建設了相關科研平臺,也積極參與了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高分辨對地觀測、二代導航及臨近空間高速飛行器等重大專項,希望各位領導、專家對電子科大的航空航天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給予指導和幫助。

      開幕式后,鄭敏、陳善廣、顧逸東院士、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李明、裴照宇、載人飛船副總師胡軍、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13所所長王巍院士、長2F火箭系統總指揮荊木春、韓杰才、張雨東、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沈波、電子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院長秦開宇等12位專家學者,圍繞載人航天工程的現狀和對未來發展的思考、人因工程、空間科學和應用、載人深空探測、嫦娥工程、大飛機等重大工程和技術前沿問題做大會學術報告。

      本次大會為期三天,由電子科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載人航天》編輯部和北京太空夢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周建平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利偉擔任組織委員會主任,共征集到學術論文381篇,評選出16篇優秀論文。大會設有總體與共性技術,生命、健康保障與人因工程,在軌服務與信息技術,結構、機構、材料與環境,推進與能源,制導與控制等六個分會場,130余篇入選大會論文作者與會代表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載人航天學術大會是我國載人航天領域最高水平的學術會議,每兩年舉辦一屆,是載人航天工程領導和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為加強載人航天學術交流與技術合作,推動工程創新發展重要舉措,前兩屆分別于2010年和2012年在浙江杭州和湖南長沙舉辦。

    相關文章

    這場空間技術大會在蘭州召開

    8月21日至23日,由中國宇航學會主辦,中國宇航學會返回與再入專業委員會、蘭州大學等聯合主辦的第十二屆進入、減速、著陸與上升(EDLA)技術全國學術會議在甘肅蘭州召開。本次會議以“探索浩瀚宇宙,自由空......

    航天事業奠基人之一梁思禮誕辰百年,女兒梁旋發文懷念

    梁思禮在天津梁啟超故居。中國航天報微信公眾號資料圖2024年8月24日,是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之一、著名導彈和火箭控制系統專家梁思禮院士誕辰100周年。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航天報”微信公眾號發布......

    世界首位獲馮·卡門獎的女航天科技專家吳美蓉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的中國航天科技專家,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主席團成員之一,世界首位且迄今唯一被授予馮·卡門獎(譽為“宇航科學諾貝爾獎”)的女航天科技專家,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原主任,資源衛星工......

    30個!中國科協發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難題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協發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十大前沿科學問題包括:1.情智兼備數字人與機器人的研究2.以電-氫-碳耦合方式協同推進新能源大......

    中國科協發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

    7月2日,在第二十六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上,中國科協發布2024重大科學問題、工程技術難題和產業技術問題。據介紹,今年的征集發布活動共收到102家全國學會、學會聯合體、企業科協和高校科協推薦的597個......

    新一代載人登月火箭來了!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了解到,今天(14日),用于載人登月等任務的長征十號系列火箭成功完成了一子級火箭動力系統試車。試車過程中,發動機正常啟動、穩定工作、定時關機,各項參數測試正常。此次試驗是長征十號......

    設備更新補貼政策持續落地!工程機械市場內需或將進入底部向上階段

    6月7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發布5月主要產品銷售快報,據統計,5月銷售各類挖掘機17824臺,同比增長6.04%,其中國內8518臺,同比增長29.2%。其中國內市場銷量5172臺,同比增長14.3......

    世界首次!嫦娥六號完成月球背面采樣和起飛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成功將上升器送入預定環月軌道。6月2日至3日,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

    嫦娥六號著陸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將開展月背采樣

    中新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郭超凱馬帥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2日6時23分,嫦娥六號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在鵲橋二號中繼星支持下,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預選著陸區。6月2日6時9分,嫦......

    “中國的航天與空間科學探索”科普報告會成功舉辦

    2024年5月19日,在第二十屆中國科學院公眾科學日的活動上,中國航天科普大使、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研究員劉勇,為觀眾們帶來了一場主題為《中國的航天與空間科學探索》的科普報告。 劉勇研......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