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科學報》記者 張雙虎
4月28日,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和歐萊雅中國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
經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評審委員會評審,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腫瘤中心主任、主任醫師王紅霞等20名女科學家獲得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總體設計及驗證團隊等5個團隊獲得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團隊獎;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站博士后丁文娜等10人入選第八屆未來女科學家計劃。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于2004年設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萊雅集團設立的“世界杰出女科學家成就獎”在中國的延伸。20年來,獎項規模已經從每屆5人增加到每屆20人,成為面向女性科技工作者并連接國際表彰平臺的重要獎項。
2014年,獎項首次開設并表彰“未來女科學家計劃”,致力于發現和培養處在博士或博士后研究階段,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發展潛力的女性科技工作者。2022年,該計劃的評選人數由5位增至10位,進一步支持科研儲備人才的發展。
據主辦方透露,本屆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者年輕化趨勢進一步凸顯,入選者基本由“90后”組成,其中不乏“95后”人才。
附:
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個人獎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共20人)
序號 | 姓名 | 工作單位及職務/職稱(研究方向) |
1 | 王紅霞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腫瘤中心主任/主任醫師(乳腺癌復發轉移) |
2 | 王連榮 | 武漢大學教授(微生物表觀遺傳) |
3 | 馮曉娟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全球變化與生物地球化學) |
4 | 曲靜 |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衰老與再生) |
5 | 呂琳媛 | 電子科技大學基礎與前沿研究院教授 (復雜系統與復雜網絡) |
6 | 李敏 | 中南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教授(生物信息學) |
7 | 李嬋穎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運籌學與控制論) |
8 | 何瓊毅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長聘教授 (量子糾纏與量子信息) |
9 | 陳玉麗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副院長/教授(復合材料多尺度力學) |
10 | 陳思宇 | 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 (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相互作用) |
11 | 陳彩蓮 | 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教授 (網絡系統分布式感知與協同控制) |
12 | 陳婷 |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皮膚再生調控與自身免疫疾病機制研究) |
13 | 范宣梅 | 成都理工大學國際交流合作處處長/研究員 (地質災害防治與評價) |
14 | 趙春暉 | 浙江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教授 (運行工況監控,設備故障診斷) |
15 | 段巧紅 | 山東農業大學教授 (大白菜生殖機理及育種應用研究) |
16 | 賈桂芳 |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研究員 (核酸化學生物學) |
17 | 黃敏 |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抗腫瘤新藥研發及機制研究) |
18 | 焦淑紅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能源材料,二次電池) |
19 | 鮑紅麗 |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研究員 (有機合成化學) |
20 | 譚倩 | 廣東工業大學生態環境與資源學院院長/教授 (區域水-能-糧紐帶關系與協同調控) |
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團隊獎名單
(按團隊名稱筆畫排序,共5個)
序號 | 團隊名稱(研究方向) | 團隊 負責人 | 依托單位 |
1 | 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總體設計及驗證團隊(航空發動機總體設計技術) | 齊曉雪 | 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 研究所 |
2 | 飛行器智能控制團隊(導航制導與控制) | 成艷娟 |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 第四研究院十七所 |
3 | 白羽肉雞原種“狀元白”研究團隊(生物育種) | 傅芬芳 | 福建圣澤生物科技 發展有限公司 |
4 | 極端苛刻環境油氣田腐蝕防護團隊(油氣田腐蝕與防護,緩蝕劑開發,油氣儲運,石油管工程,非金屬材料研發與應用,耐蝕新型合金材料研發) | 高秋英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5 | 磁電信息功能薄膜與集成器件團隊(電子材料與元器件) | 楊青慧 | 電子科技大學 |
第八屆未來女科學家計劃入選者名單
(按姓氏筆畫排序,共10人)
序號 | 姓名 | 工作單位及職務(研究方向) |
1 | 丁文娜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博士后(宏觀演化,生物地理) |
2 | 王寧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后(作物免疫調控) |
3 | 王悅存 | 西安交通大學副教授(微納尺度材料,力學行為,原位電鏡,無機半導體材料) |
4 | 尹喬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飛行器起降/滑跑穩定性及控制) |
5 | 劉婷 | 西北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 |
6 | 李雨 | 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后(肥胖與代謝性疾病) |
7 | 楊慧 | 江西農業大學副研究員(動物遺傳育種與腸道菌群) |
8 | 孟佳琳 |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博士后(集成電路工藝與器件,感存算一體芯片,柔性半導體器件) |
9 | 曹端云 | 北京理工大學博士后(表界面水的結構與性質) |
10 | 蔡佳蓉 | 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博士后(手性納米材料與生物傳感) |
關于公布第八批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入選人員名單的通知吉科協發學字〔2024〕9號各省級學會、協會、研究會,各高校科協,有關單位:根據《吉林省青年科技人才托舉工程管理辦法》規定,經組織推薦、專家評......
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20屆侯德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經過初審函評,于2024年5月25日在武漢召開評審會進行終審評選。第20屆侯德封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青年科學家獎擬授獎人員名單(以姓氏漢語......
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第六屆菁青化學獎推薦與申請通知根據《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菁青化學獎評選辦法》,啟動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工作者委員會第六屆菁青化學獎推薦與申請工作,具體事宜如下:授......
各省級學會、協會、研究會,有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根據《廣東省科協關于開展2024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計劃申報工作的通知》(粵科協組〔2024〕4號)和《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計劃管理辦法......
5月7日,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學術委員會在溫州成立。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學術委員會是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所屬的高端智庫,也是青科會的學術支撐機構,將為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高質量舉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第一批......
近日,由溫州世界青年科學家成長基金會、世界青年科學家聯合會(籌)及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的"2024可持續發展青年科學家獎"全球申報正式啟動。 全球申報啟動......
各有關人員: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重要指示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張雙虎4月28日,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和歐萊雅中國共同主辦的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經第十九屆中國青年女科學......
4月14日,2024綠橋、綠色長征啟動暨首屆青年綠色科技創新大賽頒獎儀式在雄安新區舉行。大型涉農高校融媒體項目《最炫農科生》與北京林業大學發布共創項目。北京林業大學供圖北京林業大學黨委書記王洪元致辭。......
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培養項目實施辦法》(寧人社發〔2023〕89號)規定,自治區黨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組織開展了2023年自治區青年拔尖人才選拔工作,經個人......